千福利(鶴壁市山城區園林處,河南鶴壁 458000)
?
城市立體綠化理論下屋頂景觀設計的應用與探究
千福利
(鶴壁市山城區園林處,河南鶴壁 458000)
【摘 要】伴隨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城市綠地面積不斷減少,城市立體屋頂景觀綠化合理配置可對城市上層空間進行充分利用,并有效加大了城市的綠化量,為城市生態系統完善提供了新途徑。本文在城市立體綠化理論下,由生態景觀角度出發,探討了城市立體景觀的新形式—屋頂綠化。在了解與掌握立體綠化與屋頂綠化概念的同時,應嚴格遵循屋頂景觀設計原則,進行城市立體綠化屋頂景觀設計的應用,以此實現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市立體綠化 理念 屋頂景觀設計 應用 概況 設計 生態性、統一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用地日趨緊缺,城市高密度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也愈加嚴重,進而產生大量負面生態效益,致使城市環境逐步惡化,并對城市生活、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為此,相關部門必須對城市生態系統加以完善,才能改善城市環境。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生態城市、園林城市建設逐漸增多,作為城市立體綠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屋頂綠化是指將樹木花草種植到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等屋頂、露臺與陽臺,以此達到園林造景的作用。屋頂綠化屬于新興綠化技術,是種植技術和建筑技術的有效結合,是對地平面綠化的延伸。城市立體綠化理念下,屋頂景觀設計的實施,能有效提升城市綠化量、達到環境美化、空氣凈化及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目的。
1.1 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是指對不同立地條件加以充分利用,在各種構筑物、空間結構上選取攀援植物、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鋪貼的方式進行綠化,如立交橋、陽臺、屋頂、坡面等。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形式,城市立體綠化可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改善,是城市綠化景觀得以豐富的有效途徑。通過立體綠化的發展,可對城區園林綠化空間結構層次、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進行豐富,是降低城市大氣污染、噪音污染的手段,并能達到保溫隔熱、能源節約的作用。
1.2 屋頂綠化
屋頂綠化從廣義上講,是指在古今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等的屋頂、露臺、天臺位置種植樹木花卉進行造園。在城市綠化面積增加的同時,屋頂綠化可對日漸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空間加以改善,是田園城市建造與人類綠化空間開拓的有效途徑。草坪式、組合式與花園式為屋頂綠化工程的主要方式。
草坪式:在屋頂綠化結構層上平鋪栽植抗逆性強的草本植被,其具有較輕重量、廣泛地適用范圍,同時養護成本低。該類型可應用于承重差的屋頂或小面積住房。
組合式:可選取少量低矮灌木或植被,能夠達到錯落高低交叉的景觀,要求定期進行澆灌與養護。
花園式:景觀小品、建筑與水體都為花園式造景形式,與以上2者相比,該方式具有更為豐富的植被種類,同時,可進行高大喬木類植物的種植,施肥與澆灌工作都需定期進行。
為提升城市立體綠化水平,應在現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嚴格遵循《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0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T82—99)等相關規范,并與城市綠化特點相結合,進行城市屋頂綠化技術規范的編制,以此對城市立體綠化建設、屋頂景觀設計等提供科學的指導,并推動立體綠化的快速發展。屋頂綠化景觀規劃設計具備系統性,由生態系統構建角度分析,應對建筑、空間、植物、水等因素進行探究,其系統性要求如表1所示。
2.1 功能性原則
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為城市立體綠化屋頂景觀設計實施的主要目的,其可將良好的生活、工作場所提供給人們。在設計與建造屋頂綠化景觀時,應對屋頂豎向、平面空間加以充分利用,其中以植物景觀設計為主,以此增加城市綠化量。通常選取適合屋頂綠化的植被,并進行種植基質配置,以此對植物生存、生長能力進行有效提升。
2.2 美觀性原則
因環境、建筑物平面大小等因素的制約,屋頂綠化面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在小面積屋頂綠化設計中,要求其具備精美、別致及風格獨特等特點。如何通過屋頂景觀設計要素進行景觀合理配置,必須重視其統一性、對比性、均衡性原則,才能充分體現屋頂景觀設計的美觀性。
(1)統一性。部分與整體的和諧是城市立體綠化屋頂景觀設計統一性的重要體現。做好各個部分之間的統一,才能確保植物搭配的合理性、有序性,才能將城市屋頂綠化美感展現出來。
(2)對比性。由視覺感強弱不同的異質部分組合成對比,設計個性表達的基礎為形體、色彩與質感等要素之間的差別,并利用量、形狀等在景觀營造內充分融入人的感情與情緒。
(3)均衡性。對稱與非對稱為均衡的2種類型。在視覺軸線和支撐點2側對稱均衡局部形式可使其具有相同或相似平衡權重。對稱均衡具備簡單、靜態的特點,能夠體現出來園林景觀的規整性,有序性。伴隨構成要素的增加,非對稱均衡將產生極大的變化,并具備動態感。與對稱均衡樣式相比,該形式具有活潑、多樣等特點。
2.3 生態性原則
在設計屋頂景觀時,應始終堅持以生態理念為導向,站在城市生態系統的角度,合理規劃屋頂綠化設計,最大限度地將屋頂綠化生態效益發揮出來,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在屋頂景觀設計中,要求充分選取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如生物技術、可循環技術等,達到高效、經濟的目的。
(1)屋頂綠化與建筑的協調。屋頂綠化景觀應具備系統性、整體性原則,在規劃設計中要求屋頂綠化和所在建筑具有協調性。應統一看待建筑和屋頂綠化,在人們需求充分滿足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展示。按照建筑屬性、外形特點及藝術風格等對屋頂綠化景觀布局進行充分考慮,其中屋頂景觀設計要素必須有機結合建筑主體風格。同時,應根據建筑所在地氣候等自然條件,進行植物形態、類型的選擇。選擇與建筑物相匹配的植物群落,將其特點、風格充分展示出來。

圖1 屋頂綠化景觀設計的系統性要求
根據建筑使用性能不同,可分為辦公建筑屋頂綠化、商業建筑屋頂綠化等多種類型。以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屋頂花園為例分析,在中國館地區2.7萬平方米屋頂面積上,設計師設置了“新九洲清晏”屋頂花園,寓意為“河清海晏,天上升平,江山永固”,以此對中國園林文化進行充分展示。以屋頂平臺中心廣場為景觀主體,將其作為內湖水面,以9處園林景觀作為9個島嶼。并根據地勢、氣候特色進行各種植物類型的重視,以此將我國各個地區的植物特點展現出來。
(2)由建筑、園林設計資質單位承擔屋頂綠化設計,并驗算屋頂綠化荷載,屋頂綠化設計應與建筑消防、安全要求相符,需對建筑承載能力、防滲漏、給排水等進行有效處理。按照安全、生態、美觀及經濟的設計原則進行屋頂景觀建造。在城市立體綠化理論下,應以植物栽植作為屋頂景觀設計的重點內容,在植物類型選擇中應始終堅持生態結合景觀的原則,對屋頂高度、管理水平、綠化設置、景觀效果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
自然式、規則式設計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屋面大小、天臺出入口位置、附近景觀環境等因素,并按照施工需求進行花壇、花池、山石等設置。因屋頂承載能力影響,300到500毫米為池水深度,選取獨立式噴泉作為屋頂噴泉類型,應對屋頂荷載、防水層進行合理配置一般不建議屋頂進行大型假山(土石)工程建設,可進行精美置石的設置,該類景觀提亮小,宜于觀賞。在花窗、裝飾隔墻、雕塑等園林小品增設時,要求其具備小體量、輕質量。按照環境特點、設計規定合理進行燈具設計,避免使用高大燈柱。
在建筑物安全允許范圍內,屋頂景觀設計應符合荷載、防水、防腐等需求。一般不在特種屋面進行該技術應用。通常情況下,復層綠化可用于屋面坡度小于10度的建筑,該類型以草木、花灌木為綠化植物,一般不建議使用喬木。地被式綠化則可應用于10到30度,不宜屋頂設種植層的屋面、拱屋面坡度為30度以上。當屋面坡度在15度以上時,可進行防滑裝置設置。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綜合實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城市立體綠化作為提升城市綠化面積的重要途徑,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立體綠化作用,對城市發展至關重要。屋頂景觀設計作為城市立體綠化的重要內容,在景觀設計中,應嚴格遵循相關規定合理、科學地實施設計方案。基于此,相關部門必須重視屋頂綠化設計工作,在充分了解其相關概念的前提下,根據設計原則,選取切實可行的的措施進行施工建造,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席文川,段建立,石麗麗,聶微.建筑屋頂綠化可實施技術措施[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01).
[2]金武.簡單式屋頂綠化系統的研究及其應用策略和效益分析[D].浙江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