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首度亮相的中央環保督察組公布了對河北省的督察意見,令公眾印象深刻的結論是,“原省委主要領導對環境保護工作不是真重視,沒有真抓”,“河北省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仍有較大差距”。
中央環保督察組這樣全新的監督機制究竟怎樣獲得線索?怎樣工作?除了曝光,是否能真正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相關人員。
環保執法人員泄露舉報群眾信息
按照中央的部署,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河北省進行督察。督察組進駐河北之后,就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很多時候接聽舉報電話的就是督察組副組長、環保部副部長翟青。
督察組的工作人員都對督察期間的最后一個舉報電話印象深刻。
2月4日19時58分,電話鈴響,翟青接起電話,一位群眾舉報稱,廊坊市大廠縣西馬莊村村南石料廠污染嚴重。令這位舉報人更擔憂的是,此前他曾向當地環保部門舉報此事,可沒想到他的個人信息卻被泄露給了污染企業,并由此受到企業的威脅。
督察組迅速將問題轉交給河北省,要求進行嚴肅查處,務必給百姓以交代。根據督察組的意見,河北省環保廳與省公安廳成立專案調查組,對大廠縣的3家石料廠進行了暗查暗訪,并約見了舉報人。經現場調查核實,舉報人反映的3家污染企業均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環保相關手續,屬非法企業,并對當地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同時,廊坊市紀委也成立了調查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涉案的3家企業的5名負責人被行政拘留15天。大廠縣環保局等機構的9名責任人被處以黨紀政紀處分。
另外,針對舉報人電話信息被泄露問題,廊坊市公安局和大廠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對泄露舉報人信息問題開展了調查,調取了粉石場和相關執法人員通話記錄總計4500條,進行逐條比對。懾于調查壓力,大廠縣環保局監察大隊長王鐵軍主動承認了其泄露舉報人信息的事實。對此,大廠縣委、縣政府決定給予王鐵軍“清出環保隊伍、撤銷監察大隊長職務”處分。
查實舉報信息背后的較量
舉報信息的查實也是一場暗中較量的拉鋸戰。督察期間,督察組共接到石家莊藁城區群眾舉報案件77件,問題數量在全省各縣(市、區)中排名第一。但當地政府卻向督察組反映說,他們對77起舉報案件進行核實,僅有7件屬實。
根據環保部掌握的信息,督察組認為藁城區可能存在交辦問題查處不深入、不到位的情況,要求河北省對這77件舉報件再次逐一調查核實。2月29日至3月5日,河北省環保廳會同省公安廳、石家莊市環保局、石家莊公安局,對藁城區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這次檢查證實,這77件環境問題基本屬實,并且得出結論,藁城地區對督察組交辦事項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責任到人,部分舉報線索甚至沒有進行現場調查。
督察組解除石家莊人的心頭大患
對石家莊的老百姓來說,華藥集團既是當地人的面子,又是心頭大患,既是利稅大戶,又是當地老百姓常年舉報的對象。企業附近的老百姓最不堪其擾的是企業排出的各種異常的氣味。這家企業也是中央環保督察組關注的重點。
1月29日至31日,河北省環保廳、省公安廳組織13名執法人員,邀請3名制藥行業專家,成立聯合調查組,在1月24日調查的基礎上再次對華藥集團的10家企業進行了現場調查。針對華藥集團部分企業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固體廢物未按要求進行處置、污水超標排放、部分工藝尾氣無組織排放影響周邊環境等行為,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其中3起涉嫌環境違法犯罪問題移交公安部門處理。華藥集團也承諾,所有的治理項目要在6月底前完成。
違規上馬污染項目 折射地方官員對環境的漠視
中央環保督察組在通報中曾指出,河北省的環境問題很大程度上與違規上馬污染項目、淘汰落后產能不力密不可分,而這背后折射出的是地方官員對環境問題的漠視。
案例一:市長違規干涉項目審批
督察組發現了時任衡水市深州市市長孫云霞在2012年干預項目的案例。陽煤集團深州化工有限公司22萬噸乙二醇項目,位于深州市化工產業聚集區內,屬煤炭加工轉化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按國家有關產業政策,該項目應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2012年12月,衡水深州市政府主要領導違規干涉項目審批,責成當地有關部門越級核準該項目,目前這個項目已基本建成。
由于深州市政府違規干涉項目審批,亂作為,嚴重損害了項目審批程序和嚴肅性,造成“兩高一資”項目違規上馬,如投產將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建成,現場督察時正在分段進行調試。
案例二:政府違規備案 污染企業堂而皇之上馬
這種地方領導不顧環境質量一味追求GDP的情況在河北不是個案。從2006年起,我國就一直在規范煤化工產業,明令禁止建設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規模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同時還明確,污染總量超標的地區要暫停審批新的煤化工項目,各級發展改革部門不得下放審批權限,違規審批,煤制天然氣項目環評只能由環保部審批,未下放省級及以下環保部門審批。
盡管有重重限制,但在十大污染城市的邯鄲市,武安新峰循環經濟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年產18億立方米的煤氣項目依然堂而皇之地上馬了。他們的尚方寶劍是,該項目經省長辦公會研究,已由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備案,邯鄲市環保局也已批復該項目環評報告書。
督察組介紹說,該項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加之邯鄲市空氣質量狀況長期位于全國最差十名之列,污染物排放總量遠超環境容量,該市也屬于極度資源型缺水地區。河北省發改委備案屬違規,邯鄲市環保部門審批建設項目環評也違規。
在督察組的問題清單中,還有多起這樣違規上馬的案件等待解決。
督察動真格 藍天或不難見
對于環保督察動真格,有評論指出這個應該點贊!環保工作難抓,其實就難在一些地方的環境執法部門不敢碰硬,或者不肯對“自家兄弟”動“手術刀”。2015年12月31日至今年2月4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河北開展環保工作督察試點。督察組5月3日向河北省反饋督察意見時提到了多個問題,其中就包括監督檢查流于形式。這樣的問題在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
中央督察自上而下,對于促進相關問題的解決會有幫助;被督察的地方不動真格交代不過去,積極整改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新修訂的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這個“嚴”,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環境執法部門要積極履行職責,嚴格執法,該停產的堅決停產,該關閉的堅決關閉,該抓的責任人也不能放過。從河北的效果看,當環保督察硬起來,嚴格執法就不是問題。希望這項舉措早日從試點走向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