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
【摘要】 在先進技術支持下,無線網絡應急通信隨之出現,但當前,突發事件頻發,直接考驗著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應變、反應與處理能力,為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本文分析了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傳輸技術,介紹了應急通信中無線網絡的特點,分析了其對流媒體協議的選用,闡述了其通信終端系統的構建,旨在充分發揮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傳輸技術的作用,使各類突發事件均得到及時與高效的處理。
【關鍵詞】 無線網絡 多媒體 通信 傳輸技術
引言: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升,其安全防護意識也有所增強,在先進技術支持下,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的應用愈加廣泛,不僅保證了人們的安全,還提高了其生活質量。但實際應用中,對應急多媒體通信有著較高的要求,如:實時性、可靠性與連續性等,而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未能滿足上述要求,因此,本文探討了其傳輸協議與通信終端系統,旨在進一步提高其整體性能。
一、應急多媒體通信的無線網絡特點
其一,低寬帶,通常情況下,其寬帶僅為1-2個數量級;其二,時變性,對于應急通信終端來說,其主要用于移動情況,此時的應用環境會影響無線網絡的寬帶變化,特別是移動處于高速狀態下,可能發生突變;其三,非對稱性,無線網絡的上行與下行寬帶各異;其四,影響較大,在實際數據傳輸中信道干擾較為嚴重,同時誤碼率較高,通常情況下,與有線傳輸相比,會高出幾個數量級。在實際研究與設計過程中,結合上述特點,要求應急多媒體通信傳輸技術應符合以下要求:第一點,在保證清晰度的前提下,占用較小的寬帶資源;第二點,寬帶大小變化過程中應具備較強的自適應性;第三點,多媒體數據傳輸時應保證較小的延時;第四點,數據傳輸應具備較高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二、 應急多媒體通信流媒體協議的選用
目前,傳輸協議較多,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有用戶數據報協議(UDP)與傳輸控制協議(TCP)。
1、UDP協議。此協議屬于無連接協議,其在網絡中主要用于處理數據包,它的優點為簡單的分組格式、較小的頭部開銷、較快的處理速度,因此,UDP作為應用層時,所提供的傳輸服務則會缺少可靠性。在選用UDP協議時,應考慮UDP的特性,通常情況下,其可用于大信息量的音頻、視頻與普通數據的實時傳送[1]。UDP協議的快速與簡單等優點較為顯著,滿足了大多數流媒體的應用需求,但由于此協議缺少可靠性與可控性,導致其極易出現各種問題。
2、TCP協議。此協議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服務有線網絡,當前,其作為傳輸層協議的使用頻率較高。由于有線網絡擁塞問題較為嚴重,進而極易出現報文丟失,同時其出錯率也相對較低,而使用TCP協議后,經發送方、接收方與網絡的協調合作,進而保證了有線網絡數據傳輸的效果。對于無線網絡而言,如果其使用TCP協議,為了保證多媒體數據的高效傳輸,需要較大的緩沖區,同時也需要充足的寬帶,但在實際應用中不具備上述條件,隨之出現了諸多問題,如:較高的丟包率、較差的網絡狀況等。
3、混合協議。現階段,流媒體傳輸協議中最為流行的為RTSP/RTP/RTCP/UDP協議,實時傳輸中應使用RTP與RTCP兩個端口,前者借助UDP協議,以此保證了實時視音頻數據的快速傳輸,后者借助TRCP協議,從而實現了對傳輸信息的有效控制,通過二者,最終實現了高效傳輸[2]。UDP具有良好的實時性,但其不具備擁塞控制機制,導致UDP協議易丟失數據,進而擦混熟速率也將受到較大的影響;TCP擁有擁塞控制機制、重傳機制與流量控制機制,其實施需要借助大量的反饋信息,而此時的信息會占用一定的寬帶。在此情況下,本文結合二者的優缺點,設計了TCP/UDP混合協議,通過二者優點的充分發揮,兼顧了傳輸效率與可靠性,以此保證了無線網絡視音頻的高質量傳輸。
三、ARM/DSP雙核嵌入式系統
在無線網絡中傳輸視音頻時,利用TCP/UDP混合協議,保證了傳輸的速度與質量,但為了保證整個音視頻通信的效果,仍需要注重其終端,在強有力終端支持下,進一步增加多媒體數據傳輸的速度,進一步提高其通信的質量。目前,國內外學者在研究多媒體時,主要關注的內容為嵌入式終端系統計算能力的提高。本文提出了ARM/DSP雙核移動多媒體嵌入式系統,其中ARM端的主控芯片為S3C2440A芯片,DSP端的主控芯片為BlackFin533芯片,它可支持WinCE與Linux系統,充分發揮了ARM的控制性能與DSP的視頻數據處理能力。ARM/DSP雙核嵌入式系統主要是由ARM、DSP及其相連接的SPI接口三部分構成的,ARM作為操作系統,主要提供的功能有圖形界面、應用程序與網絡通信功能;DSP需要提供SPI通信協議,從而實現了相應的操作[3]。
總結:綜上所述,本文分析了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傳輸技術,重點分析了其傳輸協議及終端系統,相信,通過TCP/UDP混合協議及ARM/DSP雙核嵌入式系統的應用,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的質量將不斷提高。
參 考 文 獻
[1]何君燕,劉凱. 井下無線多媒體傳感器網絡圖像傳輸技術研究[J]. 軟件,2012,01:112-115.
[2]王海濤,付鷹. 基于無線自組網的應急通信網絡組網技術研究[J]. 電力系統通信,2012,07:1-5.
[3]肖奇飛. 基于流媒體技術的無線通信網絡視頻傳輸[J]. 中國新通信,2014,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