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彥(中國黃金集團新疆金灘礦業有限公司,新疆 鄯善 838200)
?
礦產資源開發優化配礦模型的再思考
張騰彥
(中國黃金集團新疆金灘礦業有限公司,新疆鄯善838200)
摘要:對于礦產企業來說,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以及運營成本最低化一直是其追求的目標。文以金礦資源開采為例,探討了優化配礦模型的建立,分析了其具體應用,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礦產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礦產企業;礦產資源;優化配礦模型;數學模型
礦產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礦產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拋棄了以往復雜、瑣碎的數學模型,建立直觀、簡潔的數學模型,讓其能夠廣泛的應用到礦產資源的開發中,實現礦產企業綜合效益的提升。
根據金礦石配礦所存在的問題,將最優配礦作為目標,借助基礎打得數學原理、方法進行礦產資源最優耗竭探討,建立通用的礦產資源最優耗竭模型。
1.1假定
假設某礦段ki有不同品位的礦石n種,其分別標記為(A1、A2、A3、···An),將已經探明的存儲量和礦石的品位分別用(Q1 (t)、Q2(t)···(Qn(t)))與(C1(x10-6)、C2(x10-6)···Cn (x10-6))進行表示,以上數據均未已知量。為了讓礦產企業能夠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需要將概況段不同品位的礦石按照最佳的搭配比例進行運輸[4-5]。并將不同品位的日選礦量分別記作(m1(t)、m2 (t)···mn(t))。將礦石An的日選礦量作為基準,假設:
將礦廠的日選礦能力用M(g/d)進行表示,其為已知量,因此能夠得到:
假定礦廠每日所生產的精礦質量為mj(t),品位表示為Cj(x10-6),每日所生產的尾礦質量表示為mw(t),品位表示為Cw(x10-6)。因此可以得到公式:
由于礦產每日生產的總質量不便,因此能夠得到:
可以將上式變化為:
將礦產精礦冶煉率用ly表示,該礦段開發的總收益使用f表示,如果該礦產在選礦、冶煉方面的生產技術、工藝流程沒有提升,則該礦產的冶煉率、尾礦品位、精礦品位均為固定量,也就是說ly、Cw、Cj都是常量。
1.2建立目標函數
A、如果在配礦的過程中礦石An首先被耗光,但是礦石A1、A2、···、An-1均還有剩余,假定礦石An的服務時間為S年,所生產的精礦量和尾礦兩分別表示為mj’(t)和mw’(t)。因此An礦石的已選礦量可以表示為Qn(t)。由公式(1)可以退出礦石An-1的已選礦量為ɑn-1·Qn(t),剩余礦量為Qn-1-ɑn-1·Qn(t)。進而可得:
將礦產每年的有效工作日記為300,當礦石An被耗盡時,可得
該公式中的[S]表示S取整,從上式可以看出S為變量。
在(ɑ1,ɑ2,···,ɑn)約束下,實現礦石最優控制條件的最優耗竭。
B、如果在配礦時,礦石Ai(Ai≠An)最先被耗盡,則礦石Ai在服務年限為該礦產所創造的經濟效益為:
C、如果配礦時,礦石A1、A2、···、An剛好按照ɑ1:ɑ2:···:ɑn-1:1的比例同時耗盡,便有:這種情況,該礦段所有礦石的服務年限為
由于Q1、Q2、···Qn、M為已知量,因此S也是已知量。則所為礦產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可以表示為:
礦廠在將礦石運輸到礦廠前,需要將礦石的存儲量、品位等數代入數學模型中進行運算,得出ɑ1、ɑ2、···、ɑn-1的值,然后將不同存儲量、不同品位的礦石按照所得出的搭配比例進行運輸,實現礦產資源的最優耗竭。
綜上所述,該模式應用數學方法對礦產資源進行了分析,并對不同存儲量、不同品位的礦石建立了最優耗竭的模型,讓其更加符合實際配礦情況。需要指出的是本模型還存在改進的空間,旨在提供解決礦產資源配礦問題的思路,筆者希望該模型能夠有效的降低礦產資源耗竭,提升礦產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明,范繼璋.區域礦產預測中的小單元法和礦化模型系列[J].地質論評,2000,46(z1):92-96.
[2]侯增謙,宋玉財,李政等.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帶Pb-Zn-Ag-Cu礦床新類型:成礦基本特征與構造控礦模型[J].礦床地質,2008,27(02):123-144.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119
作者簡介:張騰彥(1991-),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礦山采礦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