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安(鶴山市明鶴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廣東 鶴山 529700)
?
10kV電纜施工技術措施與相關問題分析
馮健安
(鶴山市明鶴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廣東鶴山529700)
摘要:10kV電纜施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電纜、電線、設備等的選型到具體的敷設施工都需要科學的施工技術的支持,掌握先進的施工技術措施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10kV電纜施工技術措施以及施工中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10kV電纜施工;技術措施;主要問題
電纜施工需要掌握好施工工藝和流程,利用先進的施工技術,采用合理的措施,必須加強電纜施工管理,從源頭上做好電纜選型,集中把握施工關鍵點,積極防范一切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實際的電纜施工中,最關鍵的施工環節就是敷設施工,把握好施工工序以及局部環節的施工工藝,注重細節部位的質量,才能從整體上打造出高質量的電纜施工。
1.1電纜施工程序
前期準備,預埋管檢查,安裝母線槽,敷設電纜,固定電纜頭。
1.2前期檢查
電纜施工前必須做好前期各項檢查工作,例如:電纜的規格、質量等必須達到規定的指標。先從電纜的外觀入手,查看是否完整包裝,電線絕緣層有無破裂、受損現象,質地是否均勻。所敷設電纜必須沒有壓扁、曲折、斷裂等現象,外部包裝殼也牢固緊密,而且要確保所選的電纜、電線能夠抗腐蝕、抗熱,其外部防護層也要有相應的標志。
為了確保電纜質量,同時也要做好試驗質檢,可以采用抽樣質檢的方法,來檢查電纜絕緣層厚度,線芯直徑等。
實際的施工前還要做好其他項目的檢查工作,例如:型鋼的檢查,要確認擁有質檢證,采用抽樣檢查的方式,履行正規的試驗檢查流程,確認達到規定的質量等級。同時,也要做好型鋼的外觀質檢,通常其表層需平滑無瑕疵,沒有腐蝕痕跡,也未出現扭折痕跡。
1.3安裝母線槽
母線槽是電纜敷設施工前的設備,必須把握好關鍵的施工工藝流程,變壓器、配電柜等都成功裝配后,檢查安裝質量,在檢驗通過的基礎上再配置母線槽。母線槽安裝前,為了確保安全安裝,要集中對母線的絕緣電阻加以檢測,測出的絕緣電阻值必須達到合格標準,這樣才能確保母線絕緣安全。
根據母線槽自身重來選配其懸掛吊桿,要確保螺母的靈活、可調節性,牢固母線的螺栓也必須來自于正規的制造商,牢固吊架的距離也要控制在2.5米以內,要把握好該吊架的水平架設高度,和地面保持2.2米以上的距離,要精準定位母線槽支架,確保縱向、橫向都處于平直、固定狀態。保證母線槽兩端密封完好,槽外殼要安裝接地線,兩側也要接地。
按照科學的規程、方法成功安裝后,要做好母線槽的清理、清灰與整理等工作,接頭處要牢固連接,相序也要正確,外殼接地需要牢固、緊密、沒有任何遺漏,正常安裝后,圍繞母線槽實施絕緣電阻測試。
1.4科學敷設電纜
1.4.1優選敷設方式與范圍
電纜敷設模式較多,一般來說,結合城市規劃特征,采用隧道與溝壑相結合的敷設方式,具體選擇直埋敷設、淺溝槽敷設方式。最理想的敷設地域為:綠地、人行道等載荷較小的地域,而且要盡量回避一些危險區,例如:高污染區、腐蝕區、動物病害區、熱源區等。
1.4.2溝渠內敷設要點
溝渠內的電纜要松散地敷設為波浪狀,防止敷設過緊、過密,要確保松弛長度達到電纜全長的0.5%-1%,把握好電纜各個方向土層的厚度,通常要在10cm左右,同時,位于電纜兩端的保護板,其覆蓋面積要在5cm以上。
相互并列的電纜,要防止接頭處重合,彼此要錯開,相互間距離要在半米以下,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由于一條電纜故障,而干擾其他電纜接頭。把握好電纜間的分類,例如:一次與二次電纜要各自歸于不同層次的支架。
1.5電纜頭的制作與牢固
必須確保電纜端頭、接頭等的干燥、封閉,保護好其絕緣度,電纜頭的制作要選好天氣和環境,選擇干燥晴朗的天氣,控制制作環境的濕度,回避任何霧霾、雨雪等天氣,而且要防止其他水分、雜物等的侵入。利用槽鋼,參照電纜槽的大小,加工出電纜固定支架,同時將兩塊鋼板分別焊在槽鋼兩側,發揮牢固作用,在鋼板的四個角落處各設一個孔,將其牢固于電纜槽的外壁。
電力電纜敷設過程中,必須把握幾大關鍵施工點,防止由于不合理的操作與不合格的工藝等所導致的電纜損壞、失效等問題,電纜損壞問題不易被察覺,事后將帶來故障排查困難。因此,要把握好幾個施工關鍵點。
(1)電纜實際敷設之前,必須做好各項檢查工作,按照設計圖紙來一一核對電纜的型號、尺寸等,外貌檢查與內部性能試驗配合展開。大于1kV的電纜需開展直流耐壓試驗,相反,電壓等級較低的電纜則應通過1kV的搖表來進行對地絕緣電阻測試,其數值要在10MΩ以上,各項檢查達標才能敷設。(2)機械的輔助。通過機械設備來安裝電纜,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合理定位,確保安裝安全,同時要重點配好鋼絲繩、滑輪等,如果是人工進行電纜敷設,則要預先配好滾輪。(3)電纜如果需要流經一些障礙物,例如:樓板、地板、墻板等,則必須將電纜用套管保護起來,成功敷設過后,則需采用防火材料堵住套管,加強封堵作用,預防水體的侵入。(4)敷設中的關鍵點:電纜敷設按照方向,通常包括水平敷設與垂直敷設,不同的敷設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術。前者通常依靠人工、機械設備等的輔助,如果電纜同橋架平行,則應選擇單層敷設方式,而且要整齊排列,防止出現電纜縱橫交錯等問題。遇到轉角位置,則要以最大截面電纜允許彎曲半徑為標準。實際的電纜敷設過程中,還應根據電纜的電壓級別進行分層次敷設,其中高壓電纜設于最上方、低壓電纜則向下敷設,相同電壓級別的電纜如果順著支架敷設,相互間的距離也要在35毫米以上。對于垂直敷設的電纜則要盡量本著從上到下的順序,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要做好防滑工作,例如:電纜軸處、一些高危樓層等。如果客觀條件不運行,則可以選擇從小到上的順序逐級敷設,低樓層部位的小電纜應該借助滑輪與人力進行牽引式敷設,相反,截面較大的電纜則應借助機械進行牽引。當沿支架敷設施工時,要注意的問題:保持支架間距在一米半范圍內,而且為了確保敷設質量,需要每完成一根,立即固定一根。同時,將標志牌設置于電纜的兩端、轉角、交叉等部位。要確保標志牌尺寸相當,具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所設的標志牌中要明確指出電纜具體的型號、規格、電壓等級等信息。(5)電纜敷設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支架牢固配置、拓展安裝,橫向、豎向不能出現傾斜,這樣才能保證安裝質量,確保安全安裝。而且要確保相同層面的擋板處于一個水平面,相互之間的高度不能出現偏差,上下不能超出5毫米。(6)施工中故障案例分析。某市區10kV電力電纜線路施工,總長度為:300m,采用XLPE絕緣,施工過程中發生電纜故障。1)故障檢測與分析。
為了明確該故障的成因與類型,拆除纜頭,并選擇電動搖表進行絕緣電阻測量,測量目標為:不同的電纜線芯,與其對地絕緣電阻,同時,讓末尾部分的線芯實施短路處理,再通過萬用表來測量,具體的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2)電纜故障測距。a、探測電纜路徑。此電纜敷設工程選擇了纜溝與直埋結合的施工方式,借助探測儀通過對電纜路徑的探測,當儀器中顯示數字處于724-750范圍內,則可判斷這樣路徑為電纜路徑。b、故障初步定位。利用探測儀得到了故障電纜的參考波形,經觀察發現:當電纜兩側的直流電壓上升,高出電纜間隙擊穿電壓,則將發生故障點擊穿放電故障。經檢測發現在距離測試點750m的地方發生異常,參照故障電纜參考波形圖最終實現了對故障的精準定位。
電纜是電力傳輸的主要介質之一,做好電纜施工,掌握科學的施工技術,把握好施工關鍵點,才能從根本上確保施工質量,維護電纜線路的正常運行、高效運轉,發揮其電力傳輸功能。
參考文獻:
[1]楊同建,蔡峻云.施工中電力電纜的試驗[J].電氣時代,2003(05):69-70.
[2]李明旗.電力電纜的敷設、安裝及試驗[J].農村電氣化,2005(06):16.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