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榧屬紅豆杉科,是中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又稱細榧、真榧,是榧屬植物中品質最優的一種果實。香榧果炒熟后松脆可口,有特殊香味,深受人們歡迎。同時,香榧果仁更有著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
近年來,松陽縣大力發展香榧產業,以“平原茶發家,山區榧致富”為指導思想,依托優越的自然環境,進一步優化生產要素配置與產業集約化經營,實施品牌戰略,落實食品安全監管,積極謀劃香榧全產業鏈布局,努力將香榧產業打造成為該縣繼茶產業之后林農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產業。目前,全縣累計種植香榧面積達6.3萬畝,規劃到2020年前實現種植面積達10萬畝的目標。
積極謀劃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自1990年開始,松陽香榧經歷了引種試種、緩慢發展到近年來全面發展的各個階段,一步一個臺階達到了目前的發展形勢。2011年,浙江省原省長沈祖倫先生親臨該縣調研香榧產業,倡導“種樹養老”發展模式,并捐建“天薈天放”香榧基地暨松陽縣香榧發展專項基金。同時,松陽還陸續制定出臺了《松陽縣香榧產業發展規劃》、《松陽縣香榧產業培育工程(2013年—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積極謀劃香榧全產業鏈建設。
2010年,“松陽縣小港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以下簡稱“綜合區”)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現代農業綜合區創建點。幾年來,該縣以“綜合區”建設為載體,建立了以縣長為組長,財政、發改、農業、林業、水利、國土、科技、電力、交通等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綜合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并多次召開規劃會議進行反復論證,全面拉開在松陽縣小港流域建設“一區(香榧產業示范區)三園(香榧集約栽培精品園,香榧復合經營精品園,圓榧觀光園)”的香榧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的序幕。截至2015年底,“綜合區”累計完成投資1.31億元,建成香榧產業核心示范區6394畝,幫助農民人均純收入從4421元增加到10948元,人均勞動力產出從15253元增加到24776元,增幅明顯高于全縣平均水平。
為了有效推動香榧全產業鏈建設步伐,該縣組織縣林業局、各鄉鎮(街道)的相關人員,成立了“一區三園”香榧全產業鏈建設宣傳隊伍,通過網絡、報紙、電視、黑板報等方式大力宣傳建設內容、目標、計劃、標準、實施等情況。目前已將相關政策宣傳到全縣401個行政村,大大提高了香榧產業示范區建設工作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同時,由財政、農業、林業和當地鄉鎮等單位領導組成的項目質量驗收組對實施項目進行驗收,確保建成項目切實發揮效益。
全面提升產業發展品質
2012年,松陽縣出臺了香榧產業培育工程實施方案,積極扶持香榧大苗基地建設,提升基地示范引領作用。鼓勵大苗種植,引導低效經濟林下套種香榧,解決香榧種植前期經濟效益低、撫育管理成本高等問題,促進香榧產業提質擴面增效。2015年,該縣以村級為單位,制定了大苗種植折合面積50畝以上的村給予70元/株,50畝以下的40元/株的扶持政策。與此同時,在楓坪鄉山乍口村、錢余村兩處創新開展“種樹養老”扶貧模式探索,種植面積100畝,切實幫助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
發展林下經濟能夠大大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有效提升產業發展品質,進一步增加產業經濟效益,實現“一畝山萬元錢”發展目標,是發展生態富民林業的有效途徑。為進一步推進全縣域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力爭兩區“三品”產地認定實現全覆蓋,該縣于2014年制定了《山地茶園套種香榧技術規程》及《山地茶園套種標準化生產模式圖》,積極推進山區5萬畝茶園實現香榧套種,有效降低了香榧的開發成本。該項科研成果于2014年、2015年先后獲得省科技興林三等獎和麗水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邀請浙江農林大科技特派員團隊、諸暨林科所香榧專家、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專家來松陽指導香榧發展,開展以推廣香榧高效生態復合經營模式為核心的技術培訓。并通過與浙江農林大學開展科技協作的方式,在林村林場、湖溪林場建立良種采穗圃110畝、示范基地230畝和良種壯苗繁育基地20畝,實現了香榧苗木年產量達30余萬株,為香榧產業的提質擴面提供了良種保障。同時,該縣林業部門組織開展了香榧統一授粉與施肥撫育管理、林技人員素質提升、香榧完熟采收及加工前處理等一系列技術培訓,培養了一批香榧技術后備人才。
為進一步加強香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加產業的附加值,松陽縣林業局以“田園風情省級旅游度假區”為載體,結合“全國傳統古村保護發展示范縣”建設,與縣旅委合作推廣“探尋玉巖古村落,呼吸百年草榧的負氧離子”的養生鄉村旅游。以小港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園區為核心,串聯縣域內50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全力打造4條美麗鄉村風景線。同時,積極挖掘香榧養生文化,增強文化底蘊,推進香榧文化與耕讀文化、養生文化等融合發展,豐富產業文化內涵,有效促進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打造香榧產業的農旅融合發展之路,實現謀風景又謀“錢景”。
努力塑造品牌形象
隨著松陽香榧產業基地相繼進入了初投產期,經濟效益開始逐步顯現,推進特色香榧品牌建設,扶持香榧加工企業的標準化生產成為了推進香榧產業發展的加速器。2015年,該縣與浙江農林大學合作開展了香榧自動化炒制試驗,推進香榧加工由單機作業向清潔化、連續化、智能化轉變。同時,松陽縣香榧產業協會于2015年成功注冊了“天陽”香榧公用品牌,并積極參展義烏森博會,大力推廣“互聯網+香榧”發展模式,有效提升了該縣香榧品牌的知名度。
該縣正通過互聯網把香榧“種”到消費者眼皮底下,讓生產的每批次香榧從栽培撫育到生產銷售的各環節都能通過掃描二維碼查詢到其“成長信息”,透明香榧生產全過程,讓消費者放心,構建香榧質量溯源、監管、查詢為一體的香榧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積極塑造優質放心的松陽香榧品牌。同時,還通過引進全省領先的香榧龍頭企業進駐松陽,引領香榧完熟采摘、后期處理等標準化生產,開展天陽香榧公共品牌宣傳與推廣,幫助企業開展QS認證。2015年,全縣實現了香榧青果產量4萬斤,產值達100余萬元,成效逐漸顯現。
多年來,松陽縣立足優越的區位條件和豐富的山地資源,以浙江省“香榧南擴”戰略為抓手,以當地山區林農脫貧致富為主要目標,全面推進香榧全產業鏈建設,積極打造浙江省“香榧南擴”的重點區和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