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紅 姜劍鋒
好班子 好門路 好服務 好山水 好鄉風 “黨建+”讓美好愿景在江山綻放
◎蔡一紅 姜劍鋒
連日來,305塊定制的鮮紅黨徽掛在江山市292個行政村、13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給平日里略顯靜寂樸素的村部增添了幾分喜氣。
今年以來,江山市委組織部緊緊圍繞“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的總體要求,把服務中心大局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主動對標省委基層黨建工作經驗20條及衢州市委基層黨建30條,查找薄弱點和關鍵點,走出了一條以“黨建5+”(即黨建+好班子、黨建+好門路、黨建+好服務、黨建+好山水、黨建+好鄉風)為風尚的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徑,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過硬。
“既然組織和群眾信任我,讓我來當村書記,那我就好好干。以后還請各位能夠支持我的工作,一起建設好我們的達埂村。”這是江山市賀村鎮達埂村新任村支部書記姜新民在第一次村聯席會上的表態發言。
“新來的書記是我們花了不少功夫從新疆請回來的。”江山市賀村鎮組織委員毛華微笑著說,“以前他一直在新疆做消防器材生意,做得很不錯。通過多次做工作,他把業務交給兒子打理,答應我們回來試試。”
“人才是第一要素。”這句話放在基層黨建工作中一點都不為過。江山市委組織部把加強基層隊伍建設作為基層黨建的核心工作來抓,通過“百千萬”行動(百名好支書、千名好干部、萬名好黨員),著力打造一支“干事有思路、管理有規矩、服務有真心、群眾有口碑”的干部隊伍。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村干部帶領發展經濟能力的需求也不斷提升,江山市委組織部更是注重拓寬選人渠道,想法設法讓在外能人和企業家等人才反哺回饋家鄉。目前峽口鎮楓石村、賀村鎮嚴麻車村、賀村鎮達埂村、張村鄉太陽山村、大陳鄉大陳村、清湖鎮九村、新塘邊鎮東亭村、石門鎮西山村等20余村的支部書記都由在外創業人士回鄉擔任,對村里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沒錢難辦事、經濟基礎決定村干部的精氣神。”這是基層一線干部的心聲。
針對廣大偏遠村壯大村集體經濟門路不多、思路僵化等問題,江山市委在今年重拳推出的“紅色物業”經濟園,讓一些偏遠經濟薄弱村干部感到振奮。
“紅色物業”經濟園第一期工程由江山市委組織部牽頭,總用地面積20203平方米,計劃建設5幢二層框架結構標準廠房,預算概算共計3653.89萬元。通過自主報名和層層篩選最終確定的31個省定集體經濟薄弱村入園(其中水庫移民扶持村22個)以股份合作投資的模式進行建設,其項目投資比例、資產占有、收益分配均按投資占比分配。
目前,經濟園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進入招投標環節。預計建成后,首批入園村每年能夠分到5至7萬元的租金收益。
“通過整合資源,各相關部門對‘紅色物業’經濟園前期審批都開了綠色通道。經過多輪的專題磋商,‘紅色物業’經濟園建設正快馬加鞭,爭取早日動工。”江山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壯大江山市村集體經濟收入,解決服務群眾、干事創業的基礎性問題。”

江山市充分發揮“中國村歌發祥地”的優勢,在全國首創“兩學一做”主題曲——《我是黨員》,歌曲上線一天內就得到10萬多人次的點贊轉發。/許 真 攝
今年來,借助“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江山市委組織部在“三民工程”的基礎上,又創新性制定農村黨員“優學優做積分法”,實行學做積分、月度曬分、年末亮星、末位整轉、一票否決的動態管理機制。注重從群眾的需求出發,把群眾的需求當成自己的需求,急群眾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讓黨員服務群眾有載體,讓群眾路線真正落到實處,贏得了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
“我們村結合實際,對市里下發的‘優學優做積分法’進行了細化,如黨員幫助村兩委處理一次民事糾紛的一次可以加10分,極大地提升了普通黨員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江山市上余鎮山頭村支部書記樂呵呵地說。
“我們鎮準備出臺滿60周歲農村黨員補助制度,與‘優學優做積分法’掛鉤,提高黨員服務群眾的積極性。”江山市大橋鎮新任組織委員王永林說。
“經濟再發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唯有此,我們的發展績效才能真正轉化成政治認同,群眾才可能真心跟著黨走。”這已經成為了江山市全體黨員的共識。
自2014年“五水共治”以來,從尋求可游泳的河流變成每條河流都清澈見底;現在“美麗庭院”示范戶成了隨處可見的陸上美景。這幾年江山城鄉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這是江山60多萬市民近年來的切身感受。
江山市委組織部緊緊抓住創建省美麗鄉村示范縣契機,號召全市黨員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引導廣大黨員采用廢物利用、種植苗木等方式帶頭美化自家庭院。與此同時,各鄉鎮街道也積極組織年輕黨員干部,采用結對幫扶、出謀劃策的形式,現場指導黨員群眾開展美麗庭院創建。
目前,江山市已建成賀村鎮耕讀村、清湖鎮和睦村、大陳鄉大陳村等多個“美麗庭院”示范點以及S315省道雙塔段、鳳林光谷小鎮觀光線等多條“美麗庭院”示范線,全市共評選出1000戶“美麗庭院”示范戶,其中黨員戶400戶。
好的鄉風就好比是三月春風,讓人沉醉;又好比是冬天里的暖陽,讓人舒坦。
“以黨風涵養鄉風、以鄉風帶動民風、以民風反哺黨風。”今年3月,江山市委組織部專門出臺了《鄉鎮(街道)黨員教育服務中心黨支部工作指導意見(試行)》,明確對不合格黨員強制進行3到12個月幫扶整轉,對整轉不合格的勸其退黨,勸而不退的予以除名。
目前,已有95名不合格黨員組織關系被遷轉至教育服務中心支部,接受強制教育幫扶,原本不支持不配合中心工作的黨員在教育幫扶期主動拆除了豬舍等違建,其中賀村鎮三塘村、上余鎮迎賓村3名黨員在轉入支部當天就主動拆除違法建筑。教育幫扶成功率達到100%。
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建黨95周年的大會上,江山市委隆重表彰了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并在全市主要新聞媒體開設專欄,對“兩優一先”代表進行集中宣傳報道,在全市營造了向先進看齊的良好氛圍。“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整轉,基層已經基本形成了風清氣正的良好黨風,有效涵養了鄉風民風。”江山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