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紅 崔保華 張曉麗(濱州醫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3)
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分析
郝春紅 崔保華 張曉麗(濱州醫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3)
本文主要以掌握某醫學院的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與之相關的各項因素為研究目的,從父母關系、專業興趣程度及學習問題等角度出發,對該院醫學生的心理問題的相關影響因素做了詳細研究。所得出的結果比較樂觀,大部分受調查的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良好,所以應從這些成功的案例中善于發現,汲取有益經驗,從而進一步提高心理教育的方法措施,大幅提升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關因素
大學生好比是早晨初升的太陽,肩負著國家的期望,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本文以某醫學院的醫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做了深入探討,為心理教育咨詢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從而達到提升醫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1.調查對象
本研究通過抽樣調查的方法,分層整群抽取30個小班,其中所抽取的專業有基礎臨床專業、放射專業、護理專業及藥學等。有效人數為850人,男生所占比例為41.8%,女生所占比例為58.2%。年齡范圍在18-24歲之間。
2.調查工具
首先制定學生一般情況的調查表,所包含的調查項目有年齡、性別、專業、月度消費、家庭狀況、家長學歷、家長職業、及個人興趣愛好等。同時制定
癥狀核查表、艾森克個性問卷、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應付方式量表、大學生生活事件量表。
3.調查方法
由經過特殊培訓的調查人員使用統一化的語言指導所調查的學生逐一填寫問卷調查表,填寫完畢后進行當場回收。并且采取預調查的方式,即在正式調查前選擇其中一個小班30名同學先行調查。初始問卷與回收問卷相同,分別為865份,有效問卷為855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達到98.84%。
4.資料處理
采用版本為SPSS13.02的統計軟件對調查對象的全部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并建立全面的數據庫。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分析單因素,采用非條件Logistic2回歸分析多因素。檢驗水準為α=0.06。
1.SCL-90評定結果
將本醫學院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國內常模的心理健康狀況作比較,從最終得出的結果發現,在敵對與偏執等因子、人際關系等均分方面要低于國內常模,而其他因子均分則不存在顯著的差異情況。具體見表1.
2.影響因素的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2回歸分析
如果要使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2回歸分析可以在更加良好及更加便利的條件下得以進行,必須對各項指標做到數量化,設兩項自變量,自變量分別為單因素檢驗以及所篩選出來的可以危險因素。設是否存在心理問題為是因變量,通過向后逐步的方法,α入為0.05,α出為0.10,由此進行多因素非條件 Logistict的回歸分析,從而有效防止控制變量間出現互相混雜的問題,同時有效降低混雜偏移狀況的發生。

表1
1.醫學院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本醫學院的醫學生同國內常摸相比較,除了敵對與偏執等因子、人際關系等均分方面要低于國內常模外,而其他因子均分則不存在顯著的差異情況。由此說明本醫學院的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普遍趨于良好的狀態。經過分析,出現此種調查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①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展,各大醫學院校紛紛開設了醫學心理學、思想道德修養等方面的課程,并且當學生存在心理障礙時,有專門的心理輔導教師為學生疏導談心。此外,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國內高等院校心理的在線網站紛紛成立,從而為學生的心理疏導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心理咨詢平臺。通過這類平臺,醫學生能夠改變學習方法,學會人際關系的交流溝通,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②較與同齡段的人群,醫學生具備的醫學常識以及心理方面的理論知識要顯得博學一些,由此能夠為學生心態的自我調整提供很好的幫助;③通常情況下,醫學院校的學生在社會上所獲得的認可、支持與幫助相對來說比較多,這樣不但對其個體保護起著有利的作用,同時對維持與調整自身良好的心態有著一定積極意義。從以上分析看出,在高等院校中開設心理學課程及做好相關的心理咨詢教育工作極其必要,同時也是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調查,男同學和女同學在一些因子評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之處。
2.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
在本項研究中,影響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行為習慣的改變、學習方面的問題以及神經質等;維護醫學生良好心理狀況的保護因素主要包括家庭關系和睦、熱愛自己的專業、對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采取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性格開朗樂觀等。
綜上所述,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首先,在學校方面應積極開設心理課程及定期開展心理咨詢講座,竭力為學生的心理狀況提供良好的交流溝通平臺;在家庭方面,積極與學校形成嚴密的配合,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與氛圍,讓學生在一個充分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在學生自身方面,要學會對自己寬容,正確認識自己,不過分追求完美;正確面對他人的評價,合理釋放壓抑的情緒,遇到自身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學會尋求幫助,從而以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去面對生活的中問題與挑戰。
[1]陳華.527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調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04):122
[2]姚斌、汪勇、王挺.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的比較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13):269-270
[3]王婷、馬寅生.近 5 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綜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 ( 03),56-57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62
郝春紅(1978--)女,山東博興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