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南廣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 530022)
鐵路大型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研究
張瑩
(南廣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 530022)
以新建南廣鐵路西江特大橋項目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為例,從大型橋梁工程質量管理需求出發,介紹了包含工程質量目標等五個方面的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及運行情況,研究提出了基于施工全過程的鐵路大型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和模型。
質量管理;施工質量;鐵路大型橋梁;西江特大橋
Flynn等的研究將質量控制活動分為基礎活動與核心活動兩種形式[1]。Horiuchi等討論了解決軟件項目客戶創造的項目質量管理的結構[2]。Wu利用模糊數學的方法對項目質量管理系統進行了研究[3]。Zafarani比較了項目管理指南不同版本關于質量管理部分的目標、重點和結構[4]。Pascu等根據PMBOK指南(第4版),提出了一種質量管理過程的綜合模型(QMP)[5]。許邶等提出了一個虛擬企業生產過程質量保證模型及其運作流程[6]。許勁等研究了質量管理在項目總承包模式下所面臨的相關問題,然后提出了利用質量鏈管理方法加以解決[7]。馮良清等分析了傳統企業質量管理方法和虛擬企業質量管理的現有基礎[8]。周國華等結合京滬高鐵,利用貝葉斯網絡方法對建設項目質量管理風險進行了分析[9]。烏云娜等針對大型項目提出了質量鏈的相關概念[10-11]。上述文獻大都基于模型構建或理論探討進行質量管理的研究,對于鐵路建設項目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現狀以及橋梁等單體工程的質量管理體系模型考慮不多。本文基于鐵路大型橋梁工程質量管理實踐經驗和IS09000質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對大型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了研究,幫助企業有效建立項目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指導工程質量管理。
西江特大橋項目是新建南廣鐵路的標志性和控制性工程,位于廣東省肇慶市,橋梁全長618.3m,孔跨布置為(41.2+486+49.1)m+1-32m,跨越西江,主跨為跨度450m的鋼箱提籃拱橋,矢跨比為1/4。工程于2009年開始施工,已于2014年12月開通運營。該橋具有水文氣象條件復雜、地形地貌條件復雜、拱座施工難度大、錨碇錨索施工難度大、塔架拼裝和纜索吊機拼裝施工難度大、拱肋安裝施工難度大、工程投資大等特點。在如此復雜多變的條件下,如何加強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成為項目質量管理的難點和關鍵。
1.1 工程質量目標
質量目標的建立不能違背質量方針,同時建立的質量目標應盡量能夠被考核,且便于測量目標是否達到。西江特大橋項目工程的具體質量目標,包括: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施工中的重大質量事故杜絕情況,竣工文件是否合格,對樁基、墩身、鋼結構等已完工程的質量自檢檢測率問題。
1.2 工程質量計劃
1.2.1 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為使項目管理者能夠更有效地統籌指揮,同時也為了順利實現項目質量目標,項目部按照ISO9000質量體系要求,組建了項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成員主要由項目經理、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以及各部門負責人組成。項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在組建過程中對部門員工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同時建立了質量責任追溯機制,強化對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
1.2.2 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職責
質量管理領導小組作為質量管理的最高指揮機構,主要負責項目的日常質量管理活動,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以約束員工行為,同時對施工現場進行督查,及時處理反映出的問題。而項目質量的主要負責人——項目經理,需要對項目各環節進行把控,并時常與各方溝通項目進展,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項目總工是施工現場技術總負責人,主要指導員工按規范、標準施工以確保項目質量,同時處理重大技術難點,預防項目出現質量安全事故。項目副經理主要對現場的生產管理進行負責,做出相應的計劃,并確保項目按計劃實施。各部門負責人主要負責部門內部的工作能夠高效保質完成,同時與上級部門和其他橫向部門進行有效溝通。
1.2.3 質量風險識別
工程項目具有一次性、參與方眾多的特點,因此施工階段面臨著發生許多難以預料的情況,這些情況會對項目質量造成相應的影響。西江特大橋項目具有規模大、質量高、結構復雜等特征,要確保西江特大橋順利完工并保證質量,就需要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合理的施工管理,因此無形中提高了項目實施和管理的難度。為了減少由于質量事故帶來的損失,需要事先對項目的質量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同時做好事前相關的風險應對和控制安排。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要及時將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出現質量問題要能夠有序有效地進行應對,避免次生損失。西江特大橋項目共識別出包括基坑開挖、拱肋和鋼梁施工等五大類主要工程施工質量風險。
1.3 工程質量保證
1.3.1 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是確保項目質量的一種技術和管理相融合的手段,能夠使建設過程中的質量活動標準化、系統化。同時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能夠使各個單位有據可循,對參與方具有強有力的約束作用,最終使項目質量滿足業主合同和社會的需要。為此西江特大橋項目部提早開展組織策劃,根據工作需要建立了健全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確保了“優質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具體見圖1。
1.3.2 質量保證措施
西江特大橋項目包含管理、資源、技術三個質量保證措施維度,囊括了五大要素,加強對這些要素與環節的質量管理是實現項目質量的重要內容。其中管理保證措施包括選擇經驗豐富的現場管理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實現責權統一,完善崗位責任制、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勵制度等;資源保證措施包括保證物資供應時間和質量、配備先進的機械設備等;技術保證措施包括選擇先進合理的施工技術、加強現場管理和工藝控制以及關鍵崗位持證上崗等。項目質量保證措施見圖2。
1.4 工程質量控制
1.4.1 質量關鍵點控制
西江特大橋項目工程質量控制要點是按照施工工序設置的,包括橋梁基礎工程、橋梁下部結構以及橋梁上部結構三個方面。對橋梁進行質量控制需要細化到工序部分,并對控制指標等進行設置,具體見圖3。
1.4.2 質量控制(QC)小組活動
本文以“提高西江橋錨碇錨索鉆孔傾斜度合格率”為例進行詳細的闡述。
(1)QC小組目標的確定。QC小組結合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確定錨索成孔傾斜度合格率要達到95%這一目標。為保證目標能夠順利實現,QC小組聘請專家作為咨詢顧問,同時選取有經驗的隊伍進行現場施工,另外,QC小組活動也得到了各方的全力支持。
(2)PDCA循環。
1)確定影響因素。為了確保施工質量,需要對影響傾斜度合格率的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通過實地測量獲得相關數據,利用軟件進行數據統計,結果見圖4。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影響錨碇錨索鉆孔傾斜度最重要的因素是“鉆機定位”,因此加強對“鉆機定位”這一因素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圖2 項目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圖3項目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圖4 影響因素排列圖
2)原因分析與確認。為了得到影響鉆機定位的原因有哪些,QC小組成員利用頭腦風暴法從人、機、料、法、環五個要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最終得到一張因果圖。通過討論與分析得到:人員方面的原因包括技術員經驗不足或者培訓不到位這兩類;機械方面包括由鉆機螺栓連接松動引起的鉆機自身固定不牢靠,鉆機在孔口未限位;材料方面包括腳手鋼管彎曲變形大;工藝方面包括由測量工藝精度低和全站儀未標定而引起的測量定位不準確,支架不牢固;環境方面包括支架地基沉降。QC小組通過分析發現主要原因有三條:一是人員方面的技術員經驗不足,二是工藝方面由全站儀未標定而引起的支架固定不牢靠,三是工藝方面的測量工藝精度低。
3)提出對策。QC小組針對上述三條重要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于技術員經驗不足,一方面,加大培訓力度,促使其能力與崗位匹配;另一方面,重新招聘優秀的技術人才。對于支架固定不牢靠,則采取增加附斜撐及剪刀撐的方法或者增大排數及斜撐的方法。對于測量工藝精度低也有兩種對策:一是初步定位儀器復核,二是儀器的全程跟蹤。
1.5 竣工后質量管理
1.5.1 整理工程質量檔案
項目文檔是以后運營維護的重要支撐資料,同時也能為類似項目提供參考。工程竣工后,項目部收集、整理工程質量的相關文件,并在工程檢驗合格后,按要求編制工程竣工文件并歸檔。
1.5.2 運行質量監督
項目部從施工質量控制角度提出工程運營維護方案或建議,根據工程特點對質量關鍵點進行跟蹤檢測,并對其日常運行情況進行必要的跟蹤監測或了解,必要時采取維護措施,從而延長了工程的使用壽命。
南廣鐵路西江特大橋項目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考慮了施工全生命周期,同時也符合鐵路行業大型橋梁的相關做法。大橋施工期間,施工項目部嚴格按照指定的質量管理體系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未發生任何質量事故,質量管理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對西江特大橋項目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實踐進行研究總結,可以提出鐵路大型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和體系模型。
2.1 基本思路
(1)工程質量目標、工程質量計劃等五個方面是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
(2)質量管理體系要基于工程施工全過程,保證工程質量全生命周期都處于可控范圍,同時保證工程質量目標能夠有效實現;按照項目生命周期階段的不同特點制定工程質量管理的具體內容。
(3)應積極靈活應用PDCA循環、風險管理、QC小組等現代項目管理的方法或手段。
2.2 體系模型
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通常可劃分為前期策劃、設計計劃、施工、結束四個階段,可以從質量管理的階段構建質量管理體系模型,具有普遍性。大型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模型見圖5。
南廣鐵路西江特大橋項目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實踐證明,以施工全生命周期為基礎,從而建立基于工程質量目標、工程質量計劃等五個方面的橋梁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是切實可行的,對于質量管理重點、難點的把控是正確的。由此研究提出了按照前期策劃、設計計劃、施工、結束四個階段構建大型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思路和模型,具有普遍意義。

圖5 大型橋梁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模型
[1]Flynn B B,Schroeder R G,Sakakibara S.The impact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Decision Sciences,2007,26(5):659-691.
[2]Horiuchi T,Seki T.On th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for customer creation in software project[J].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8,10(5):8-12.
[3]Wu X.The Contract and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 Its Applications,2012,6(14):77-85.
[4]Zafarani E.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approaches: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J].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2011,15:37-43.
[5]Pascu R V,Zerbes M V,Popescu L G.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es group:an interative model[J].Academic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2011,9(2):112-119.
[6]許邶,蘇秦.虛擬企業生產過程質量保證模型[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2,7(2):27-30.
[7]許勁,任玉瓏.總承包體制下項目質量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4):186-188.
[8]馮良清,馬衛,彭本紅.虛擬企業質量管理研究的基礎與發展文獻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150-154.
[9]周國華,彭波.基于貝葉斯網絡的建設項目質量管理風險因素分析:以京滬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為例[J].中國軟科學,2009(9):99-106.
[10]烏云娜,楊益晟,馮天天.大型復雜項目宏觀質量鏈構建及協同優化研究[J].軟科學,2013,27(7):1-6.
[11]烏云娜,楊益晟,張昊渤,等.工程質量缺陷免疫系統及預警機制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5,29(4):205-212.PMT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