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飛, 朱根平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合肥市裕溪路高架龍塘互通立交設計方案
楊鵬飛, 朱根平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城鎮化進程的飛速發展對城市對外交通系統提出了新的挑戰,城市出入口不僅是城市道路網的重要節點,也常常是交通的瓶頸和事故頻發點,基于對城市出入口道路交通運行情況的理解,通過介紹合肥市裕溪路高架橋龍塘互通立交設計方案,為城市出城口快速路與高速公路收費站的交叉改造設計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城市快速路;連續交通流;高速收費站;互通立交
自2013年春節開始我國全面實行部分節假日高速免費政策以及高速公路推行不停車收費(簡稱ETC)模式以來,節假日期間城市收費站出入口極易出現排隊擁擠的現象,由于收費政策、收費模式以及收費站改擴建后的通行能力的變化,城市出城口道路與高速公路收費站交口的車流密度出現了質的變化,由以前的間斷性車流變成了連續性車流,而城市道路(除快速路外)全部為間斷流的交通特性,兩者的特性是不匹配的,因此,只有將城市道路所能提供的交通方式由間斷流(燈控平交口)改造為連續流(無燈控立交),形成立體交通,提高通行能力,才能實現道路交通特性與車流特性相匹配,才是解決堵車的長效辦法。
合肥市裕溪路(鐘油坊路-橋頭集路)工程位于合肥市瑤海區及肥東縣撮鎮內。起點位于裕溪路與龍崗路交口,沿線經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二十埠河、繞城高速、三十埠河、合寧高鐵,終點至橋頭集路終點至裕溪路與橋頭集路交口東側。全長8.51 km,路線總體呈東西走向。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1-3](地面系統為城市主干路),高架[4]系統為雙向6車道,規劃紅線寬50 m。
現狀裕溪路與合寧高速收費站接線為地面平交(圖1),受信號燈控制。交口兩側主要為綠地、臨時用房、已拆遷空地、河流等.

圖1 龍塘收費站平交道口現狀
(1) 區域用地性質規劃。根據《合肥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2)、《合肥市瑤海區大興鎮總體規劃》、《肥東縣總體規劃》,該交口兩側為綠地,并預留了單喇叭互通的規劃用地。

圖2 土地規劃圖
(2) 道路規劃。合肥市快速路網規劃(圖3)為“目字型十二射”。本項目與高亮路一起組成“十二射”中的一條射線.

圖3 快速路規劃圖
(3) BRT交通規劃。本項目為合肥市快速公交規劃(圖4)為“一環多線式組合線網”的組成部分。

圖4 BRT交通規劃圖
(1) 合寧高速公路(安徽段)起自安徽省合肥西郊大蜀山,終于蘇皖交界的吳莊,全長約133.43 km,為上海至成都的滬蓉公路和上海至伊寧312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合寧高速正在進行4改8的擴建,龍塘收費站道口由4進6出,增加至8進12出。
龍塘收費站為合肥市東南部片區重要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隨著合寧改擴建及裕溪路的快速化改造,裕溪路與龍塘收費站接線現狀地面燈控平交已不能滿足快-高之間的聯系需要。
(2) 交通量預測與通行能力分析:裕溪路是中心城區、東部組團與高速快速銜接的重要通道,也是合肥市東向重要高速出入口,其高架系統主要承擔長距離快速通行功能,地面系統承擔收集沿線中、短距離生活性交通,更好的為沿線地塊服務,項目建設可減小過境交通流與沿線交通流的相互干擾,利于提高市內外交通轉換效率。
根據交通量調查、預測和分析,龍塘互通立交[5-9]擬建項目規劃年主要節點交口流量流向圖(圖5機動車晚高峰小時流量)。

圖5 交口高峰小時交通量
5.1 前期論證方案
(1) 方案一:裕溪路高架分幅跨越高速公路,后通過調整左右幅高架的標高,設置雙Y型互通立交(圖6),裕溪路高架東西方向與高速接線采用全定向匝道快速連接,利用現狀高速接線兩側空地新建300 m高架橋梁。

圖6 方案一效果圖
優點:① 可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及現狀平交匝道用地,無需占用路北規劃用地,布局緊湊,匝道指標較高。 ② 高架橋直接接入高速收費站,可實現高架交通與高速不間斷對接。③ 通過龍塘收費站廣場的交通轉換后,即可在該互通處實現客貨分流。
缺點:增加了高速收費站出口進入互通的匝道數量,加大了駕駛員識別出入口的難度和時間,不同車型選擇匝道出口時交織、干擾,易造成收費站廣場的擁堵。
(2) 方案二:該路段采用地面快速方案,裕溪路主線自拓寬既有橋孔下穿高速后上跨現狀平交口,并增設單喇叭互通立交(圖7)。

圖7 方案二效果圖
優點:工程投資低,便于車輛識別、交通組織簡單,龍塘收費廣場不易出現擁堵。
缺點:① 需拓寬既有高速橋孔,現狀裕溪路利用率低,施工嚴重影響裕溪路及高速公路正常通行。② 對裕溪路主線直行交通行車干擾大。③ 需利用規劃用地,征地拆遷量較大。
5.2 最終實施方案
裕溪路地面道路下穿既有高速橋孔(雙向八車道),在原高速收費站出口處新建一座匝道上跨裕溪路的B型單喇叭互通,連接裕溪路地面道路。裕溪路高架橋在高速公路西設置上下匝道,主橋(42 m+70 m+70 m+42 m)組合上跨高速公路,并上跨互通跨線橋匝道,在龍塘路東高架落地,不與收費站直接相接。互通西側交通量可通過上下匝道與高架相接,互通東側交通量可在龍塘路東高架落地主輔進入口與地面快速路相接(圖8)。

圖8 實施方案渲染圖
優點:① 由于高架橋不允許貨運車輛通行,高架橋不與收費站直接相接,減少了高速貨運車輛進入交口的辨別難度及誤入高架的幾率,減少了應不同車型選擇匝道相互干擾造成的高速收費站的擁堵。② 利用了現有裕溪路下穿高速的橋孔,減少了因拓寬橋孔造成施工期間的通行困難。③ 互通接入地面輔道,后通過主輔進入口與快速路相連,減少了對主線交通的干擾。④ 互通規劃用地已預留,滿足用地規劃。
高速出入口與城市道路交叉設計應綜合考慮城市用地、道路、公交等相關規劃、交通量、交通系統用戶特征、不同車型的相互干擾,路段、匝道的通行能力以及高速公路,城市規劃、建設等部門的意見。
[1] CJJ 37-2012,城市道路設計規范[S].
[2] GTJ 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S].
[3] CJJ 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程[S].
[4] 唐振忠.合肥市金寨路高架橋總體設計[J].工程與建設,2011,25(6):768~769.
[5] 岑樂陶.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6] 王 華.探討城市互通立交設計的特點[J].工程與建設,2009,23(4):490~491.
[7] 席紅巖.互通立交設計中應重視的問題[J].工程與建設,2009,23(2):214~216.
[8] 汪 浩.城市互通立交設計思路探討[J].工程與建設,2011,25(6):781~782.
[9] 楊少偉.道路立體交叉規劃與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016-08-29;修改日期:2016-09-02
楊鵬飛(1979-),男,安徽來安人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U412.3521
A
1673-5781(2016)05-06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