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林藥復合經營模式探討
摘要:本文對黑龍江省林藥復合經營的林地選擇及3種經營模式“幼齡林+藥材模式”、“成齡林+藥材模式”、“林果+藥材模式”進行了論述,希望能為黑龍江省林下中草藥經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林藥經濟;復合經營模式
黑龍江省是我國森林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有著發展林下經濟的獨特優勢。2014年出臺的《黑龍江省林下經濟發展規劃》中根據黑龍江省地域特點確立了林菌、林藥、林果、林畜、林菜、種苗花卉等六大建設重點。林藥作為上述林下經濟的主要建設重點之一,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資源統計,黑龍江全省藥用植物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627種,低等植物如地衣菌類有46種,既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又有種植草藥的傳統。近年來,在黑龍江省推行的林藥復合種植模式,已取得較好的綜合效益。
林藥復合經營發展模式是通過利用林下空地水土資源,種植具有北方特色的傳統優質草本、木本藥材,建立集多功能、多結構、多效應、多層次為一體的復合生態系統,實現生態、產業與地方經濟同步發展。藥材本身多生長于林地,更適應林下的生長環境,因而藥材生長好、質量優。

圖1 林藥生態系統循環模式
通過圖1可以看出,林藥復合經營不僅能使林木與藥材多種產業同時發展,而且在土地空間利用上實現上、中、下立體配置優勢互補,生產經營時間上長、短期效益相結合,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化。
2.1樹種選擇。一般選擇在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下種植藥材。選擇的人工林應是當地主栽植樹種,栽植面積大,且郁閉度適宜。一般來說針葉林條件優于闊葉林,具體表現在種間競爭弱,能保證中藥材正常生長。
2.2生境選擇。根據中草藥的生物學特性選擇適宜生境,因地制宜,確保藥材生長過程中能獲取充足的土壤養分、水分等。
2.3環境選擇。中藥材屬于短期收益作物,林地應盡量選擇平原丘陵區的防護林,靠近道路,以便于適時采收,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在有效成分最高時間內采收的藥材藥用價值也最高。
3.1幼齡林+藥材模式。人工林造林2~3年后才能形成樹冠,達到一定的蔭蔽度。這段時間內,合理套種株型瘦小、莖稈低矮的中藥材品種,可減少土壤養分流失,抑制雜草生長。例如,樟子松、小黑楊、水曲柳等人工林第l~3年,在3 m×3 m寬的行距中套種黃芪、防風等植株較小、喜陽的中藥材品種;第3~5年,隨著樹苗的長大,其3m×3 m寬的行距已形成較蔭蔽的環境條件,可種植一些喜陰的中藥材,如柴胡等。
3.2成齡林+藥材模式。人工林造林5年后,行距內已形成較蔭蔽的環境,透光度達到30%,為需要生長在此種環境的中藥材提供了天然的生長條件。例如,在成齡林栽植喜陰的人參,就是一種較好的林藥間套模式。黑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在采伐基地栽種松樹同時利用林間的株行距空間種植人參,一公頃可以產參1萬kg。到2013年末,遜克縣北藥產值達到2.2個億,人參種植面積累計得達到1 000 hm2,林下參的面積能達到6萬多畝。
3.3林果+藥材模式。利用林果間的自然環境,種植短期中藥材,用“滾雪球”式的方法,在果園成熟前即可將部分充分成熟藥材加工成商品出售,剩余部分留作種用作栽培,待第3年林木、果園已形成了適合該藥材生長的遮陰條件后,用留作種用栽培的種子進行大規模種植,這樣就能以低種款投資得到高效益,徹底解決了“種林栽果”見效慢的后顧之憂,為林農、果農開辟了一條既穩妥又高效的致富之路。
林藥復合經營作為以林為主、利用林下資源來發展中藥材的一項措施,充分利用原有的人工林地,提高土地生產效益。林藥間作,尤其是林下種植木本長效藥材,可使農民短時間內獲得經濟效益,同時提高農民管理的積極性,在管理藥材的同時林木也得到了管理,有利于林木生長。王占軍的研究表明,適宜的林藥同作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物種數和植被的蓋度。
經過近年發展,目前黑龍江省林藥復合經營模式已經初具規模,但由于發展年限較短,各種藥材的種植模式還在探索階段,對各種土壤、林分、水分等條件的要求還沒有細化,僅僅是從藥材對林分的適應情況來限定經營模式,略顯單一。要真正的形成林藥產業,優化農、林業生產結構,需要對已有的林藥復合經營模式進行長期調查與研究,通過對實踐經驗總結,得出系統規范的技術和指導,從而為黑龍江省林藥復合經營提供技術參考和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力,王金錫,郝云慶.北川縣林—藥套作模式營造技術與經濟效益研究[J] .四川林業科技,2006,27 (03):28~31.
[2]楊彥伶,張新葉,張軍,等.鄂東丘陵山地林藥復合種植模式探討[J] .湖北林業科技,2012 (01):39~42.
[3]杜德魚.陜西省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研究[J] .西北林學院學報,2013,28 (05):264~268.
[4]王占軍,蔣齊,劉華,等.寧夏干旱風沙區林藥間作生態恢復措施與土壤環境效應響應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學報,2007,21 (04):90~93.
158100黑龍江省雞西市林業局大同林場徐學雁
161005黑龍江省森林與環境科學研究院崔琳張玉柱王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