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祥


摘要:蕭山區自2008年開始對1∶500數字地形測繪實施動態更新,經過近八年來的實踐,認為此項工作是可行的。動態更新主要有二方面的優勢:一是能較快地在短周期內實現地形圖的現勢性,更加能滿足規劃與社會各界的需求;二是與傳統的大范圍重測更新相比,較大幅度地為政府減少了資金投入。
關鍵詞:動態更新;可行性;短周期;現勢性;少投入
一、引言
蕭山區經濟發達,建設較快,做好基礎測繪工作是規劃實施的保障,也是社會各界對測繪與地理信息需求的保證。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期間每年財政對基礎測繪的投入都在千萬元左右。1∶500數字地形測繪是全區基礎測繪工作中的重頭戲,占財政投入最大的份額。全區地域面積近1420平方公里,按照一個五年計劃一個輪回的模式,每年需測繪的面積約為280平方公里,費用就要近1000萬元。區測繪管理中心創新思路,從2008年開始實施動態更新,走出了一條新路子,經八年的實踐摸索,1∶500數字地形測繪實施動態更新是可行的。
二、實施動態更新中測繪技術的可靠性
1、 已有測繪成果。蕭山區先有的測繪成果可以用“一個全覆蓋二個全控制”來概括。“一個全覆蓋”就是蕭山在2010年實現了全區地域1∶500數字地形的全覆蓋,也就是14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了地形的數據,這對開展動態更新測繪是個先決條件。“二個全控制”就是 2005年由杭州蕭山城鄉測繪公司施測的324個D級GPS控制點為全區同系統等精度的平面控制測量提供了有利條件;其次,2009年由杭州市規劃局組織施測的132個二等水準點為全區同系統等精度的高程控制測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區測繪管理中心重視測繪數據的整理與入庫工作,“一個全覆蓋二個全控制”的所有數據已納入蕭山區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為調用下載原有數據與更新測繪數據再入庫提供了一個方便可靠的平臺。
2、 測繪技術方案。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測繪技術也在同步提高,先進的儀器、先進的軟件,為測繪出高精度的電子地形圖提供了保障。杭州市規劃局建立的網絡RTK技術系統HZCORS已成熟穩定,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等特點,更是動態更新這種零星小范圍測量的強有力的工具,完全可以替代傳統的控制點需進行導線測量的這種模式。
2.1控制測量。控制測量與數字測圖技術要求原則上按照《1∶500 1∶1000 1∶2000基礎數字地形圖測繪規范》(DB33/T 552-2014)以及國家其它相關測繪技術要求。
圖根控制測量宜優先采用GPS-RTK技術,也可選擇附合導線、結點導線網、支導線等形式。當采用GPS-RTK技術時,要加強點位精度檢查。為確保地形圖的精度,已知點的采用宜與原有圖幅控制保持一致。圖根控制應進行觀測記簿。圖根點點號原則上選取該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或工程名稱所包含文字的聲母作為前綴,如“奧蘭多小鎮”宜為“OL1、OL2…”,點號在同工程項目批次圖幅內要避免重復。
圖根點高程可采用GPS-RTK技術測定(按規定施測并須加強精度檢查)。位于平地的圖根點高程采用圖根水準測定,或采用光電測距高程導線代替圖根水準。山地或建筑物上的圖根點高程可用圖根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測定,圖根三角高程路線可起閉于圖根水準點。
2.2地形圖的平面測定精度
2.3地形圖高程精度:更新范圍內地勢有變化的地方應修測高程。a.城市建筑區和基本等高距為0.5m的平坦地區,其高程注記點的高程中誤差相對于鄰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0.15m。b.其它地區地形圖高程精度應以等高線插求點的高程中誤差來衡量。等高線插求點相對于鄰近圖根點的高程中誤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3、 成圖軟件與數據格式。成圖軟件采用清華山維EPS2008商業成圖軟件。地形圖數據成果分二種格式:dwg格式、edb(EPSW)。
三、實施動態更新中布置監管的操作性
2008年區政府批文同意工程竣工項目實施動態更新測繪,具體由區測繪管理中心監管執行,并把這項測繪費用列入財政預算內,為動態更新測繪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現這項工作由蕭山規劃分局下屬企業杭州蕭山城鄉測繪公司承擔,有利于布置監管,一方面該企業熟知蕭山區的測繪情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動態更新長期有效的發展。
光是區政府辦事中心受理的工程竣工更新測繪,面比較窄,只是“點”,尚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從2011年開始,蕭山區繞城以內(約200多平方公里范圍)的2007年、2008年測繪的數字地形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加大了更新測繪力度。
四、實施動態更新中實踐效果的優越性
到2015年12月止,近8年來我公司共動態更新近3200個項目,更新圖幅面積涉及766平方公里。以前實施五年一個輪回的測量模式時,往往會碰到規劃與社會各界真正需要的地形圖不是最新的,需要的區塊經常是沒包含在大面積測量的范圍內,就又得另行化錢委托進行針對性的測量,費時費錢。動態更新彌補了其中的不足,充分主要體現了二方面的優勢:一是能較快地在短周期內實現地形圖的現勢性,更加能滿足規劃與社會各界的需求;二是與傳統的大范圍重測更新相比,較大幅度地為政府減少了資金投入。
五、結論
蕭山區經過近八年的實踐,動態更新測繪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認為這項工作是可行的,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嚴格參照國家與地方相關的測繪技術規范與標準的同時,利用了先進的RTK測繪技術HZCORS系統,為動態更新測繪的準確與快速提供了保障。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測繪管理部門有效監管,為動態更新測繪工作的實施與推進提供了保障。動態更新能在短周期內實現地形圖的現勢性,更加能滿足規劃與社會各界的需求,與傳統的大范圍重測更新相比,較大幅度地為政府減少了資金投入。總上所述,動態更新測繪具有測繪技術的可靠性、布置監管的操作性、實踐效果的優越性,是完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城市測量規范》(CJJ/T 8-2011).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GB/T 7929-1995).
[3]《1∶500 1∶1000 1∶2000基礎數字地形圖測繪規范》(DB33/T 55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