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元++董瑤
摘 要: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為廣西對外貿易發展提供了契機,廣西金融業也在不斷改革發展。研究廣西金融業對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不但可以為外貿提供寬闊的融資渠道,還能促進出口貿易結構跟隨金融業發展改革方向優化調整,具有戰略性的指導意義。本文通過分析廣西金融業和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的發展現狀,比較廣西不同時間段出口貿易結構情況,將廣西金融業發展對出口貿易結構影響與我國金融業發展對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長三角地區金融業發展對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進行比較研究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廣西;金融業;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
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為廣西對外貿易發展提供了契機,廣西金融業也在不斷改革發展。研究廣西金融業對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不但可以為外貿提供寬闊的融資渠道,還能促進出口貿易結構跟隨金融業發展改革方向優化調整,具有戰略性的指導意義。
一、廣西金融業發展現狀分析
當前,廣西金融改革逐步完善,金融業整體發展狀態穩定良好,各項存貸款余額的增速大于生產總值,廣西生產總值從1978年到2014年,從7585億到1567289億,增長了2066倍,年均增長率為16%,金融機構的各項存款年末余額從1978年的187億到2014年的2029854億,增長了10855倍,年均增長21%;各項貸款余額從1978年的462億到2014年的1607095億,增長了3479倍,年均增長18%。2014年各項貸款余額為1558546億元,同比增長121%,2015年7月末,廣西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214333億元,同比增長114%;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743947億元,增長125%;新增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136851億元,同比少增482億元。至2015年大型商業銀行、小型農村金融機構、財務公司、信托公司等等銀行類金融機構增加到5793個,從業人數上升到88825人,資產總額達到24276億元。推動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不斷深化改革,提高金融機構的發展質量。
數據來源:《2015年廣西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與此同時,廣西證券公司數量穩步增多,由區域性證券業向面向全國的綜合性券商發展轉變。從傳統業務逐步開始發展轉型。根據《廣西資本市場發展現狀、遠景及對策研究》自1993年柳工上市,2008年10月底廣西已經有25家上市公司,已發行了25支A股。廣西保險業發展也相當迅速。1987年以前保費收入不足億元的廣西,2015年實現保費收入3858億元,保險市場主體37家,保險分支機構1990家,保險服務基本實現全區覆蓋。
二、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分析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位于我國西南沿海的交通樞紐地段,形成四市和兩個市物流中心的“4+2”模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期為2006-2020年。在規劃發展下,北部灣地區出口發展迅速,2014年北部灣地區出口商品總值已經達到2103477萬美元,占廣西出口商品總值的86%。本文主要從出口市場結構、出口企業性質結構、出口貿易方式、出口運輸方式、出口商品結構對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進行分析。
出口市場結構方面,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逐步形成,北部灣經濟區也抓住機遇迅猛發展。以北部灣經濟區出口為主的廣西出口市場結構總體呈上升趨勢,出口市場主要集中亞太經合組織和東南亞國家聯盟,這些地方的出口總值基數大,上升趨勢也較明顯。但拉丁美洲、歐洲聯盟、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所占份額較小,出口總值相對增長緩慢,出口市場分布明顯不合理。
出口企業性質結構方面,廣西國有企業早期發展較好。隨著經濟開放,國有企業因其體制等一些原因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出口額所占比重也降低了。外資企業出口比重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狀態。2004年國家對外貿經營權放開的政策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廣西民營企業外貿出口總額呈迅速上升趨勢,民營企業出口額增長最快,民營企業的出口額占據出口總額一半以上,成為廣西出口貿易的主力軍。
出口貿易方式方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方式主要由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組成。邊境小額貿易總額明顯呈上升趨勢,加工貿易則呈U型曲線先下降后上升,一般貿易一直是主要組成部分,但是近年來其比例卻明顯呈下降趨勢。
出口運輸方式方面,作為面向東南亞的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中心,水運、航空公路、鐵路等運輸方式卻沒有相互配套的綜合運輸體系,不完善的港口集疏運體系,與鄰省、鄰國交通運輸網絡不貫通。北部灣經濟區的運輸方式結構需要大力完善。其結構現狀如表2。
表2 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運輸方式概況
運輸方式現有運輸能力需完善的運輸能力
公路運輸經濟區形成“15小時”經濟圈連接相鄰省市通路少,沿邊陸路運輸能力差,公路密度低,農村需通路地區多
鐵路運輸干線交錯縱橫,北部灣經濟區港口群與后方腹地聯系的主通道初步形成疏運能力不足,通過能力小,區域內鐵路線路稀疏,布局不合理,發展不平衡,現有鐵路路線被客流和貨流共用,運輸能力不足
航空運輸南寧機場為唯一國際性空港貨運規模小,通往東盟等國家的國際航線少
水運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萬噸級的泊位在不斷增加港口發展不協調,功能單一,綜合競爭能力低,國際影響力低
此外,北部灣經濟區出口商品結構以工業制成品為主,但還屬于處在制造業的底端??傮w來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不夠高,出口貿易結構有待于提高。
三、金融業對出口貿易結構影響對比分析
廣西金融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北部灣經濟區的出口貿易2008年之前一直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出口貿易結構數據不多且不完整,無法通過實證得出結論,因此本文采用對比分析法來分析廣西金融業發展對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一方面,選取不同時期的指標數值作為對比標準,對比同一事物在“同比”情況下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選擇不同空間指標數據進行比較,與先進空間做比較,與擴大的空間標準做比較。
出口商品貿易結構反映一國或地區出口商品結構的合理性,2008年之前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較落后,數據不多且不完整,因此以2008年為界對廣西主要出口商品結構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對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有代表性意義。2008年以前主要出口商品總額增長緩慢,工業制成品占比例較低,甚至有時候低于初級產品,2008年以后主要出口商品總額快速增加,工業制成品所占比例也迅速上升。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以后,大量資金進入北部灣經濟區,有利于工業發展的金融政策也在不斷地提出和完善,為北部灣經濟區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做了重大貢獻。
(一)與長三角地區出口貿易結構優化對比分析
北部灣經濟區與長三角地區都有優越的出口貿易地理優勢,但是由于優先發展政策以及先天經濟基礎,長三角地區出口貿易結構比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較合理完善。通過借鑒參考史文婧《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來自長三角地區的經驗數據》中,在1998-2010年長三角地區的數據基礎上,通過似然不相關回歸方法,實證分析可得出對外開放度的提高有利于幫助出口貿易結構的升級,金融中介的發展明顯能夠推動出口貿易結構的優化的結論。
廣西出口貿易主要是北部灣經濟區的各港口,因此以數據較完整的廣西出口貿易結構代表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進行對比分析。韋燕如《廣西金融對出口貿易發展影響研究》中脈沖響應實證中反映,廣西金融規模對出口規模和金融效率對出口結構的沖擊力度很大。廣西金融中介以銀行為主的融資結構已經嚴重影響到廣西出口貿易,開始滿足不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金融的需求。對于拓寬融資渠道,平衡融資結構,使外貿企業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推動廣西出口貿易結構優化,廣西金融中介的發展必然是接下來廣西金融發展改革完善的重要方面。
(二)與我國出口貿易結構優化對比分析
馬麗芳《我國金融發展對出口貿易結構優化的影響研究》通過建立計量檢驗模型,選取金融規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結構來全面度量金融發展,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占總出口的比重來衡量我國出口貿易結構的優化,實證檢驗得出:1、金融規模擴張能夠促進出口貿易結構優化;2、我國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也就是金融發展結構的優化能促進出口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3、我國私人信貸發展相較金融總規模的擴張滯后,金融效率指標與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比例的提升存在較弱的相關性。在總體上我國的金融發展是促進出口貿易結構升級的。韋燕如《廣西金融對出口貿易發展影響研究》中指出,不完善的金融市場對貿易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從其實證檢驗中的方差分解中可看出廣西的金融規模對出口規模的貢獻率和金融效率對出口結構的貢獻率較突出。要真正達到金融發展完善對出口貿易結構的優化起到作用,需從融資渠道、融資效率、金融創新等方面進行完善。
(三)結論
不論是不同時期的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比較,與經濟較為發達的長三角地區的出口貿易結構優化比較,還是與全國出口貿易結構優化的比較,都反映出必須大力發展和完善金融體質改革,促進金融發展,為外貿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才能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出口貿易結構的優化提供優越的后備支持。只有金融得到了合理的發展和完善,出口貿易結構才能實現真正的優化升級。
四、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優化調整的金融對策建議
通過借鑒對比研究可知,廣西的金融規模對出口的規模沖擊力度較大,金融效率對出口的結構沖擊力度較大;廣西金融規模對出口規模以及金融效率對出口結構的貢獻率較突出。資金流向不平衡問題,民營中小型企業發展受資源、資金等限制問題,金融行業管制問題等都影響到了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結構的優化。需要對廣西的金融發展提出較可行的建議來滿足北部灣經濟區出口貿易各方面的發展。將主要從融資渠道、融資效率和金融創新能力方面來提出對策建議。
(一)政府方面
根據金融約束理論,對于欠發達地區人為的進行適當的干預可以推動金融市場發展,提高金融效率和資金的使用質量。政府部門在政策上可以起到積極的指引作用。對于欠發達的廣西地區,金融機構發展緩慢,金融管理松散,金融體制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都在制約著廣西經濟的發展。廣西政府可集中廣西地區的金融資源,搭建金融貿易合作平臺,利用經濟輻射帶動發展,通過兩地區域合作來形成規模經濟,利用經濟輻射帶動發展。自貿區平臺也可以加大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外資,籌集更多資金支持廣西的貿易發展。
(二)金融機構
推動各類金融中介發展,擴展融資渠道。放松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限制,鼓勵保險、證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中介的發展,并擴大業務范圍和增加業務種類。廣西保險業規模不夠大,對北部灣經濟區主要貿易方式一般貿易的滲透深度還沒達到貿易需求。廣西證券業起步晚,發展緩慢,證券化率低,發展遇阻。但作為能為外貿企業提供融資,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金融機構,為平衡融資結構,促進外貿發展,應大力發展保險和證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規模,且針對貿易企業制定一些更便利的服務業務,提高融資效率。
其次,通過實施部分地區的利率差別化,特別是針對貿易規模較小地區,適當地提高存款的利率,有助于閑散資金的吸收,降低貸款利率,以促進投資增加。隨著中國-東盟貿易的發展,北部灣經濟區面向東盟的出口貿易會越來越多,增加的貿易會涉及到信息不對稱、企業的資信和融資等的問題,若實施了不同的利率等級,就可以使由于上述問題所造成的成本有部分抵消。
此外,要真正實現出口貿易的技術創新,就要先達到金融領域的創新。面對競爭激烈的金融業,只有應對好利率市場化,推出多樣的金融服務,避免惡性競爭。可以從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往來作為著手點,推出針對東盟貿易的金融產品。只有不斷開拓金融服務領域的新產品而不是僅靠存貸差來作為主要盈利來源,金融機構才能在未來的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中有更好的發展。
(三)出口企業
北部灣經濟區的中小民營企業是外貿主體,但因為其發展不夠穩定,相關資料審查也相對嚴格,從而獲得資金較為困難,資金周轉受阻。融資困難,出口企業應關注民企融資相關優惠政策,利用好各種獲取資金的渠道,提高融資效率,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廣西可利用金融發展對外貿發展的作用機理,通過資本積累方式改變資本和勞動的組合比率,結合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特點的具體情況,打造具有廣西北部灣特色的產業貿易,并針對這些特色優勢產業的生產和出口的貸款利率做適當的降低,以減少企業的支出成本。通過不同優惠利率的實行,促進改變北部灣經濟區的比較優勢的結構和優化出口貿易商品結構。(作者單位:欽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本論文是2016年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文化產業公司人力資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KY2016LX40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馬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金融發展研究[D].廣西大學.(2013).
[2] 張夢婷.金融發展對我國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研究[J].國際商貿.2015(2).
[3] 韋燕如.廣西金融對出口貿易發展影響研究[D].廣西大學.2014.
[4] 李平.北部灣經濟區對商業銀行的機遇和挑戰分析[J].時代金融.2011(9).
[5] 沈立君.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J].區域金融.2010(03).
[6] 韋江江.北部灣經濟區可持續金融支持機制探析[J].市場論壇.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