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波
女兒上小學之前,很少獨自買東西,對錢沒什么概念。上小學一年級后,我每天給她10元的零花錢,她漸漸對金錢有了自己的看法。每天放學回家后,她除了講述學校的趣聞外,總會說到小商店里面哪些東西好玩好吃,感慨:“有錢真好啊,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起初,我只當這是孩子的無心之語,并沒有多在意。可是后來女兒的言行舉止讓我感到有些不安。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出門,小丫頭又講起班上程程的爸媽每天給他20元零花錢,小男孩除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會經常給同學們送禮物,同學們都喜歡和他玩。她邊說邊感嘆:“爸媽有錢真好啊!”
我心里有點警覺,連忙說:“程程媽比我們有錢,又喜歡你,如果現在讓你給她當女兒,你愿不愿意啊?”小丫頭猶豫了一會兒,回答:“我還是給你們當女兒算了!”我說:“為什么啊?”小家伙煩躁地說:“不為什么,你們就是我的爸媽嘛!”
我又問:“班上同學除了喜歡程程之外,還喜歡哪個啊?”小丫頭高興地列舉起來,我接著問:“這些小朋友都給同學們送禮物嗎?”孩子搖搖頭,又說起每個小朋友的優點,最后,我總結說:“你看,受人歡迎的同學都有各自的優點,可見做一個受歡迎的小朋友,最起碼是真誠,樂于助人。以你的聰慧和善良,媽媽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同學們都喜歡的小朋友。再說程程也不是因給同學禮物而被喜歡,而是因為慷慨大氣受歡迎,是吧?”小丫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個小插曲過去沒多久,有天接到商店老板的電話,老板猶猶豫豫地說了一個情況,原來上周小丫頭在她那里賒購了一個二十幾元的玩具,說會讓媽媽來還錢,估計她早忘到九霄云外了。我聽完又氣又急,恨不得當時見到她就打一頓。
當晚,女兒做完作業,我喊她到臥室,我問:“你每天的零花錢夠用嗎?”丫頭開始點頭,后來又搖頭:“有時不夠用。”我接著問:“不夠用,你會怎么辦?”她皺皺眉:“有時就忍著。”
我摸摸她的頭,說:“嗯,對,你做得很好!不過你賒購學校商店玩具的事是怎么回事啊?”她笑了:“啊,我都忘記了呢,媽媽你明天送我上學時給她錢吧,我那天看到一個很喜歡的玩具就拿了。”
我嚴肅地說:“如果媽媽看到喜歡的東西都買,錢不夠就賒欠,那來我們家討債的不成群結隊啊?賒欠了不還,就相當于小偷的行為啊!很多東西,有必須買的,有喜歡但需要存錢買的,還有不需要的。這次媽媽幫你還賒欠的錢,但以后每天必須減少1元錢的零用錢,直到還完為止。你以后用錢就記住兩點:有能力買,需要買。好不好?”她點點頭,沒再作聲。
后來我和孩子約定,如果她每天能存1元錢,積少成多,就能買到自己喜歡而且價高的東西。我還鼓勵她擺小攤,把自己的舊書舊玩具轉賣。另外獎勵她存錢,當接近整數的時候,可以和我以零換整,錢攢夠百元后存到銀行的賬戶上,到年底給她利息。
這個方法還真管用。后來,女兒沒再到商店賒東西,也從不亂花錢。
現今社會,錢的問題不可回避,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更是刻不容緩。英國從2011年開始,就把儲蓄和理財列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要讓孩子明白金錢的得來需靠自己的努力,需通過正當的方式,同時也要讓孩子不貪戀金錢,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還要讓孩子明白情感、理想、快樂等都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只有身心不受金錢拘束、誘惑,孩子才能走得更遠,更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