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陳立新
鍛造『二次出發』的主力軍
□浙江省永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陳立新

□開場白
隨著改革開放30多年的推進,老一代民營企業家的年齡結構日益老化,新生代企業家已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我們要緊緊抓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這一組織工作生命線,把新生代企業家培養作為組織部門服務人才、服務經濟轉型的有效抓手,積極促進新常態下民營經濟的代際傳承和轉型升級。
重視新生代企業家培養工作的現實需求。永康作為全國著名的“百工之鄉”和“五金之都”,民間創業創新氛圍濃厚,民營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的95%以上。改革開放以來,勤勞的永康人憑借“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通過“一次出發”讓永康實現了由窮到富的轉變。然而,隨著一代創業家年齡結構的日益老化,企業代際傳承步伐也隨之加快,目前已處于交接班的高峰期,85%以上規上企業的“創二代”將從父輩手中接過“接力棒”。當前,新生代企業家群體中也存在著如堅守實業的欲望淡泊、領航發展的能力不足、企業傳承的磨合困難、社會責任的有待提升等諸多問題。在面對國際市場的持續低迷、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金融匯率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下,組織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職責,積極培育一批“政治上有方向,經營上有本事,責任上有擔當,文化上有內涵”的新生代企業家群體,讓他們勇挑重擔,實現“工匠精神”的傳承接力。
正視新生代企業家培養工作的短板不足。近年來,各地雖然開展了積極探索,但還存在著不少短板和不足。一是思想政治引導不夠,存在陣地不穩固問題。新生代企業家由于成長背景原因,與老一輩相比對黨和政府的感情相對欠缺。當前,我們對新生代企業家的思想陣地的把握和引導不夠,不能很好地將他們凝聚在黨委政府周圍,在新生代企業家的黨性教育、企業家精神培育和社會責任感引導上,還缺乏有效途徑。二是工作合力有待加強,存在松散管理問題。在黨委政府層面,組織、統戰、人社、工商聯、團委及相關經濟部門都有相關管理職責,并從自身角度開展了一些工作,但未形成系統性培養機制;在社團組織層面,存在青年企業家協會、留學生青年聯誼會、創業青年聯合會等多個群團組織,性質相近、人員交叉、活動類似,缺乏有效整合。三是深化問題導向不夠,存在以培訓代培養問題。這些短板和不足,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予以正視,并積極加以破解。
加強新生代企業家培養工作的一些探索。近年來,永康圍繞加強思想引導、強化教育培訓、搭建交流平臺、助推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環境五個重點工作全力推進。一是醒腦子。加強思想引導,將傳承創新、奮斗執著、誠信奉獻作為新生代企業家培育的精神核心,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紅色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傳承和發揚老一輩企業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業、特別能創新的品格和精神。二是引路子。建立立體式的教育培訓體系,創立永康傳承學院,教育培訓注重與需求導向相結合,全面提升新生代企業家對產業集群規范發展與轉型升級、家族企業管理與傳承、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接等問題的理解和認識。三是搭臺子。為新生代企業家搭建政銀企交流平臺,增進相互了解,促使他們及時掌握最新政策方針、經濟走向,助力破解民企傳承中的實際問題;組建創業導師團,暢通一代二代之間的溝通對話;組建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推進新生代企業家群體更廣泛、更緊密的團結。四是壓擔子。積極為新生代企業家搭建與科研院所及各類高層次人才溝通聯系的平臺,鼓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家族企業轉型升級。引導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堅持質量強企,做專做精產品、做強做大企業;充分借鑒現代營銷模式與管理經驗,深挖企業文化內涵,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幫助企業借助電子商務更好地打開市場,助推企業經營模式轉型。五是撐場子。引導新生代企業家自覺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并通過媒體等多種渠道提高社會各界的關注度和認知度,多渠道提高新生代企業家的政治地位,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