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洪慧敏 通訊員 毛靜明
聽葉青一席談
□本刊記者 洪慧敏 通訊員 毛靜明
名片
葉青大廈黨委下屬3個二級黨委,35個黨支部,黨員600余人。曾榮獲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雙強”百佳黨組織稱號,今年7月1日,葉青大廈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首先就是要主動適應國情,而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處理不好這種關系,適應不了這種國情,企業家的發展就有局限性。”

葉青大廈黨委召開預備黨員轉正大會。
進入葉青大廈,只見,著裝時尚靚麗的各色白領男女,不斷進進出出。而就在大廳顯眼處,張掛著一張張大幅照片——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視察葉青大廈。再往內走,室內竟是別有洞天——一個大屏幕前,幾十把做工考究的凳子兩排一溜擺開,工作人員拉上布簾,此處頓時變成了一個小型電影院,葉青大廈黨委宣傳片有聲有色地播放起來。
看畢“影片”。葉青大廈黨委書記邵云勇微笑地迎上來。這位部隊出身的書記,嗓門宏亮,一口“京片子”,身上帶著軍人特有的自豪感。他說:“2010 年8月2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來到葉青大廈調研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充分肯定了葉青大廈黨委在基層黨建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與創新:‘葉青大廈開展黨建工作一是有探索,二是有力度,還有一個是認真。葉青同志對黨建工作支持、理解,黨建工作也對民營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午,葉青大廈的電梯一打開,幾乎全部是人。邵云勇說:“目前,我們有近百家駐廈企業,其中約九成都是非公有制企業。他們中有高層次的‘海歸’,有互聯網創業者,也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城市白領階層……”
怎樣才能把這些既無隸屬關系又無資產聯系的企業和員工凝聚起來?
葉青大廈探索出一種以樓宇為單元、立體開放的基層黨組織體系和黨建工作模式。對于規模較大、職工和黨員隊伍比較穩定的企業,建立二級黨委或獨立黨支部;對于有黨員但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以樓宇僑聯、知聯會、商會為載體,建立群團組織黨支部。
此外,大廈黨委還不斷強化黨的政治引領,創新實踐“以黨建帶統戰、以統戰服務黨建”的樓宇統戰工作新模式。先后成立民建、僑聯、婦聯等民主黨派和群團社會組織,進一步延伸了黨委工作觸手。群團社會組織及時了解非公經濟人士等思想動態和利益訴求,又通過非中共優秀人士綜合評價體系,對優秀人才發展前景做出宏觀預測等,逐步形成了推薦入黨積極分子加入黨組織、推薦優秀人士參政議政的“雙推”機制。
而對于駐廈企業和員工來說,葉青大廈黨委代表著溫暖人心的“服務”和“幫助”。
“還以為自己一直得當‘沒娘’的孩子,沒想到大廈就有黨委!”王進宏從央企跳槽到北京恒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后,就在葉青大廈上班,黨組織關系一直在原單位。大廈黨委成立后,他希望把組織關系轉過來,大廈黨委很快到他原單位查檔案、續交黨費,把關系轉到了葉青大廈黨委。
駐廈企業北京匯豐盛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慧超是外地戶口,當年孩子上學可愁壞了她,無奈求助于大廈黨委。黨委跟教育部門多次溝通、來回奔波。“孩子終于上了花家地小學,葉青大廈給我的感覺真像個家!”王慧超說。
讓寫字樓變溫暖,讓駐廈企業把大廈當成“家”,在葉青大廈,這句話成了“現實”。“遇到什么困難,馬上會找黨委出面解決。”駐廈的一些互聯網企業負責人紛紛這樣告訴記者。
憑借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和黨建做法,葉青大廈先后吸引了中國銀行、鼎橋通信、e代駕等80多家國內外著名企業入駐經營。去年,駐廈企業生產總值達400億元,繳稅額達15億元。

今年9月5日,北京市首個商務樓宇黨委——葉青大廈黨委迎來“十周歲”生日。
“一個企業家如果處理不好與企業黨組織書記的關系,就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葉青大廈黨委成功的背后,跟出資人葉青的重視和支持分不開。葉青,這位獲得習近平總書記肯定的“出資人”,到底是怎么樣的“神人”?
作為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有很多“光環”——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
跟葉青的采訪,約在了他中午回大廈吃飯的時候。“我們董事長太忙了,早上外出辦事,下午又要出去,你們中午可以邊吃邊聊。”邵云勇說。
“最早的時候,我們老板是北京一家服裝廠的設計師。后來他出來創業,購地建起了葉青大廈……”邵云勇一談起葉青,語氣中盡是佩服。
正說著,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葉青回來了——他,個子不高,眼神又亮又銳利。
不是共產黨員的葉青,如何做到相處有道?飯桌上,面對記者的提問,葉青侃侃而談——
“企業家要把握好自身與非公企業黨組織的關系,這種關系絕對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不能因為老板是企業的出資人,就要求企業的黨組織書記也要聽命于企業家。非公企業黨組織不是黨的建設的‘法外之地’,同樣要堅持‘黨要管黨,黨管干部’。”葉青說,“企業老板在企業內部同樣要聽黨的話,并不會因為聽黨的話、被黨組織約束,就會矮化老板在企業中的形象。面對黨組織,企業家不能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而是要對黨忠誠,維護黨的領導,為黨提建議、獻良策,在企業內部為黨組織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為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服好務。”
沉吟一會兒,葉青語重心長地對記者說:“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首先就是要主動適應國情,而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處理不好這種關系,適應不了這種國情,企業家的發展就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