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花 康建華 范菁
藥酒聯合熱敷預防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療效研究
韓春花 康建華 范菁
目的 研究藥酒聯合熱敷在PICC(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患者中的預防效果,為臨床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120例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將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方法分為3組,每組40例。對照A組采用單純熱敷治療,對照B組采用單純藥酒濕敷治療,觀察組采用藥酒+熱敷治療,比較3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對照A組與對照B組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A組與對照B組(P<0.05);3組患者在Ⅰ級、Ⅱ級、Ⅲ級、Ⅳ級中的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置管第1天,對照A組、對照B組的靜脈炎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觀察組靜脈炎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A組、對照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置管后的第2、3天,3組的靜脈炎發生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PICC置管患者采用藥酒聯合熱敷能夠有效預防機械性靜脈炎,降低PICC置管所帶來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藥酒;熱敷;PICC置管;機械性靜脈炎;預防效果
經外周靜脈直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一項將導管尖端到達上腔靜脈的技術,屬于是較長時間腸外營養和腫瘤化療患者常用的靜脈輸注途徑,該方法能減少反復穿刺引起的疼痛,還能減少化療藥物對外周血管刺激,能保護血管,避免局部組織壞死[1]。但是,患者由于導管長時間留置容易對靜脈內膜、靜脈瓣有一定的莫慘,容易引起機械性靜脈炎,影響患者健康。近年來,藥酒聯合熱敷在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2-3]。為了探討藥酒聯合熱敷在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患者中的預防效果,選取120例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醫院診治的120例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將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方法分為3組。對照A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0~70歲,平均(56.8±5.6)歲;對照B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29~71歲,平均(55.9±6.3)歲;觀察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31~73歲,平均(57.3±6.1)歲。患者中,61例肺癌,59例食道癌,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方案、護理方法等知情同意,且自愿簽知情同意書,患者性別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藥酒+熱敷治療方法:采用自制藥酒將20 cm×8 cm的紗布塊用中藥酒浸濕后抖開,平整鋪在穿刺點上方3~5 cm沿穿刺靜脈走向部位,用保鮮膜將藥酒濕敷的紗布包裹,防止酒精蒸發過快,在保鮮膜之上聯合熱毛巾熱敷,使藥物作用加強與倍增,3次/d,30 min/次,連敷7 d;方藥如下:黃柏50 g、丹參150 g、金銀花100 g、蒲公英100 g、雞血藤100 g、紅花50 g等。用法:將上藥浸于75%乙醇5 000 mL內2個月,用時取大小為20 cm×8 cm紗布塊4層,浸入藥酒中,濕敷相應部位。
對照A組采用單純熱敷治療方法:患者置管后予以12 cm× 10 cm的3 M透明貼膜固定,置管后l h囑患者做握拳活動,置管24 h后隨機在穿刺點上方3~5 cm處沿穿刺靜脈走向給予熱毛巾濕敷(溫度45℃~55℃)。對照B組采用單純藥酒濕敷治療方法:置管后予以12 cm×10 cm的3 M透明貼膜固定,置管后l h囑患者做握拳活動,置管24 h后隨機在穿刺點上方3~5 cm處沿穿刺靜脈走向給予自制藥酒濕敷,用法同觀察組。3次/d,30 min/次,連敷7 d。3組患者治療7 d后根據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靜脈炎分級標準進行判定。
1.3 觀察指標 比較3組患者的靜脈炎發 生率、發生程度及發生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集數據采用SPSS 18.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患者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 對照A組與對照B組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A組與對照B組(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比較[n(%)]
2.2 3組患者不同程度靜脈炎發生情況 3組患者在Ⅰ、Ⅱ、Ⅲ、Ⅳ級中的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3組患者不同程度靜脈炎發生情況比較[n(%)]
2.3 3組患者不同時間靜脈炎的發生情況 置管第1天,對照A組、對照B組的靜脈炎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觀察組靜脈炎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A組、對照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置管后的第2、3天,3組靜脈炎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不同時間的靜脈炎發生情況表[n(%)]
預防機械性靜脈炎是當前PICC置管治療中的一項主要工作。臨床上,采用中醫方式預防機械性靜脈炎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其中較為常見的是藥酒聯合熱敷的方式,具有較佳的安全性與效果。其中,自制中藥藥酒藥物成分主要包括:金銀花、蒲公英、黃柏、丹參、雞血藤及紅花等中藥材,將上述藥物放置在濃度為75%酒精中浸泡一段時間后變成制成中藥酒。中醫藥理論認為:金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4-5];黃柏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促進患者血淤、腫物消散;雞血藤、丹參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紅花具有活血、祛淤、消腫痛的功效;再加上75%濃度的酒精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從而有效擴張患者的局部血管,使患者血流加速有利于藥物被皮膚所吸收。配置后的中藥藥酒結合多種中草藥的功效,不僅具有清熱、消炎、消腫、散瘀、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而且還有解毒、營養肌膚、增強皮膚彈性及恢復皮膚顏色等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因長時間置人管膚質不佳的情況[6-7]。熱敷則通常利用藥物的較高的溫度等進一步促進患者皮膚對藥物的吸收,加快局部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物和毒素排出體外,改善組織缺氧,減少致炎物質的產生。此外,溫熱狀態下還能降低患者痛覺神經的興奮性,解除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和壓迫,從而減輕疼痛癥狀,提高置管的舒適性[8-9]。藥酒與熱敷二者聯合應用能增強機械性靜脈炎的預防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的預后,保障患者臨床PICC置管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PICC置管患者采用藥酒聯合熱敷能夠有效預防機械性靜脈炎,降低PICC置管所帶來的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1] 陳桂英,王惠琴,林丹妮.地塞米松預處理導管對PICC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的預防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6-9.
[2] 杜娟,任燕梅,張翠,等.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處理[J].山西醫藥雜志(上半月),2013,42(11):1260-1261.
[3] 沈煥云,吳丹.PICC置管術后機械性靜脈炎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8):107-108.
[4] 何亦紅.紫花地丁外敷預防留置針致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5,22(20):61-63.
[5] 穆桂梅,陳紅梅.腫瘤患者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致機械性靜脈炎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黑龍江醫學,2011,35(7):551-552.
[6] 段紅偉,孫立紅.三種方法預防PICC相關機械性靜脈炎效果及成本效果比比較[J].山東醫藥,2015,55(22):108-109.
[7] 宋雪嫻,鐘凱惠.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治療老年人靜脈輸液外滲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2):295.
[8] 曹軼,馬俊,金燕萍.濕熱敷聯合使用握力器降低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 32(11):55-57.
[9] 周江燕,謝珺.水膠體敷料聯合濕熱敷預防PICC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3):39-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0.109
江西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韓春花 康建華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