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澤楊

調研、審議、審議意見送完了事是人大監督工作中存在的一類現象。永川區人大常委會不斷“放大招”,就是為了——
“現在.這個十字路口安裝了紅綠燈,而且在中間還設置了二次過街等候區,再也不用跑著搶時間過公路,孩子經過這里安全多了,我們家長也放心了。”家住永川區康橋生活公園小區的汪女士每天送孩子上學,都要經過區行政服務中心旁的十字路口,這個路口是該區人民東一路和人民南路的交叉點。在未設置紅綠燈以前,這里交通事故頻發。
自從2015年9月紅綠燈交通智能指揮系統投入使用后,沒再發生一起交通事故。
這個變化,與永川區人大常委會建立的跟蹤問效監督機制密不可分。整改進度每月報告
永川區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專題詢問了全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區政府分管副區長及公安、交通、規劃、市政、安監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如何整改落實道路交通安全突出問題作了承諾和表態。
承諾了、表態了,關鍵是如何落實。
專題詢問會后,區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牽頭成立督查小組,采取現場檢查、聽取進展情況匯報等方式,對整改落實情況開展明察暗訪。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志飛先后兩次主持召開主任會議,專題聽取整改落實進展情況報告。會議要求區政府整改落實情況報告要對照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和13個方面突出問題逐一回應。
投入5800余萬元,用于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落實農村公路建設“三同時”制度、完善城區智能交通建設;擬定《中心城區(建成區)路內停車泊位專項規劃(2015~2030)》等“1+7”工作方案,著力解決“停車難”、“停車亂”問題……
在幾個月的整改過程中,區政府堅持每月向區人大常委會報送整改進度,相關部門主動征求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代表的意見建議。
程序性監督向實質性監督轉變
“人大監督的重點都是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事關民生的重大問題。一旦啟動監督程序,就必須一抓到底,務求監督實效。但在監督工作實踐中,還一定程度存在調研了。審議了,審議意見送達了就完事了的現象。”王志飛這樣認為。
如何克服人大監督工作中存在的“會完事了”現象,提升監督工作實效,實現人大監督由程序性監督向實質性監督的轉變?永川區出臺了《永川區人大常委會審(評)議意見研究辦理情況跟蹤評估辦法》,就整改落實工作、跟蹤督辦、績效測評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區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聽取了區政府辦理審議意見情況報告,并對辦理落實效果開展了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為滿意。“通過對政府辦理落實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情況進行跟蹤檢查,促進熱點難點問題得到真正解決,增強了人大監督實效,提升了人大監督權威。”馬勇委員這樣表示。
“第一次測評結果為不滿意的,‘一府兩院在2個月內重新辦理并報告。如果對第二次報告測評結果還不滿意,區人大常委會將作出相關決議、決定,并依法啟動詢問、質詢等剛性監督方式。”王志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