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明麗
摘要:電費作為供電企業的主要經營收入,欠費問題成為影響供電企業經營收入的重要因素。這就需要供電企業通過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來降低電費欠費的現象與風險。這就需要供電企業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對管理模式適時創新。該文主要論述了電費管理制度的一些關鍵性問題,同時,分析了當前應該如何有效地保證電費按期回收,提出了一些比較有效的建議和對策,以供同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電費管理 回收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a)-0076-02
供電企業的經濟基礎是電費的回收,如果動搖了經濟基礎,那么供電企業的便難以生存。在實際工作中,要及時發現工作中的不足,經常進行電費的專項稽查,通過發現電費的工作環節中的抄、核、收中的漏洞和薄弱環節,來進行高效合理的整改工作,從而使電費管理更加完善,最大程度地實現管理的閉環模式。使電費管理工作始終處于優良的安全可控狀態。電費管理制度如果不科學,就難以保證電費的按期回收,也容易導致電費管理工作出現各種問題,所以,必須要探討如何更好地完善電費管理制度。
1.電費回收難的原因
(1)在市場大環境的發展趨勢中,競爭越來越激烈。然而,伴隨著金融危機的出現,迫使一部分廠礦、企業停產、虧損以及倒閉破產,給供電企業的經濟收入帶來很大影響,尤其是電費回收,使電費回收工作難上加難。
(2)在用電戶中,存在著形形色色延期交費、拒交電費以及各種因經濟困難,經營虧損等原因,而無力支付電費的情況,當然還有個別惡意欠費的電戶,這些均是電費管理中需要規避的風險。
(3)在該地區,電費回收還沒有執行預付費管理方式。電費預付費裝置還沒有普遍入戶,絕大多數的專變用戶沒有安裝,一旦有企業或廠房出現虧損、破產等狀況,會導致電費收入的呆賬、壞賬增加,致使供電企業經濟收入受損失。
(4)供電企業在管理制度中,存在著重生產輕回收現象。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安全生產管理上,而電費的回收工作存在很多薄弱和漏洞。一味追求電費回收月底結零,而忽略了一些實質性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方法、風險防范措施以及績效激勵制度等。很多收費員,為完成單位下達的月底結零的任務,而自己墊付等。
2.電費回收風險的產生原因
2.1電力商品存在交易上的特殊性
在我國,一直延用著“先用電,后繳費”的管理制度。電戶常常是在用電一個月后,再付費。如果出現欠費狀況,同樣也是在電戶延后一個月才會被終止送電,這樣就給一些投機電戶提供了投機便利。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供電公司就會替電戶承擔拖欠費。同時給供電企業帶運營風險。
2.2客戶繳費意識不強
電,是一種特殊商品。無法儲存,交換概念不強。而且很電戶認為電是國家的,交不交都行。這些現象更突出表現在一些缺乏誠信的電戶,這些電戶常以自己無能力支付、經濟困難,下崗職稱或低保戶等,給供電企業提出減免費用無理要求。種種欠費現象,均是由于電費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電戶的法律意識不強等因素造成。
2.3國家電力法律的滯后
與電戶法律意識不強相對應的是,我國的法律制度在電力立法方面也相對落后,賦予供電人事后補救的途徑有限,同時我國《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相關條款的滯后,也為保障供電企業的合法權益帶來難度。
3.探討加強電費回收管理的措施
3.1加強內部管理,為電費回收奠定有力基礎
(1)建立健全電費回收制度。對供電企業的電費回收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要明確,將任務落實到每位工作人員,實行績效考核制度,獎罰分明。調動收費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此同時,供電企業要定期召開電費回收專項會議,對一些漏洞與薄弱環節及時補充或整改、完善,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2)電費回收風險控制管理。風險控制管理的關鍵在于對電費業務的嚴格督查以及精細的稽查管理。首先,要對電費查、抄、核業務進行細化和規范化。對電能計量裝置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及時采取措施,從根本上提高查、抄、核工作的質量。同時,在查抄核工作中,要堅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以避免因工作失誤而引起的與電戶問的糾紛。
(3)對電費回收以績效考核的形式進行激勵管理。建立嚴謹的績效激勵制度,實行“逐級管理,分項考核,權責分明”并且嚴格執行,杜絕喊空口號。對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及工作內容,嚴格執行。主要對年度電費余額、當年電費回收率、當年電費回收系數和舊欠電費回收率4個指標進行考核,使電費回收指標與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效率進行考核、相互制約,落實工作崗位責任金制度,最大程度地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管理制度,上下同心,積極主動地做好電費回收工作。
3.2提供優質服務,為電費回收營造和諧的環境
(1)增強宣傳力度。供電企業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渠道對電力法規進行廣泛宣傳。使電戶對電力法規更加了解,而減少電戶因不懂法而造成的延付費或拒付費現象。
(2)協調好電戶、供電企業以及政府部門間的工作關系。大部用電大戶的經營運作均與當地政府、地方材委會有著或多或少的工作關系。因此,供電企業可以與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協調,爭取能夠通過政府部門的干預和輔助,提高電費回效率。
(3)為電戶提供豐富、便捷的繳費方式。繳費方式的局限性,也是降低電費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供電企業要開發更多更廣泛的電費支付途徑,以便提高電費回收效率。當前,電戶繳付電費的主要方式有:營業廳辦理現付、銀行柜臺交付、綁定銀行卡定期代扣、通過定點POS機或ATM機支付。伴隨著各種支付手段與支付網絡的快速發展,供電企業要與各銀行積極開發、探討新的合作方式,以豐富電戶繳費渠道,實現隨時、隨地,全天候的電費繳費業務。
3.3推廣預付費裝置,防范電費回收風險
通過建立電費預警機制,對存在電費風險的用戶安裝預付費裝置,采取先繳費后用電的方式。包括:臨時用電的用戶以及已發生欠費和查實有竊電行為的用戶;有違反《供用電合同》行為,或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用戶,或在工商、稅務、環保、司法等部門有不良記錄的用戶等。預購電量繳費方式是充分利用國家現有的政策空問,安裝使用預付費裝置,對用戶客戶實行“先付費后用電”的交易方式,其改變傳統的“先用電后付費”慣例,變被動為主動,杜絕電費糾紛,確保電費資金按時回收。對于“先付費后用電”的交費方式,客戶從自身利益考慮一時難以理解和支持,大都存在抵觸情緒,供電企業通過宣傳和履行正規的手續來鞏固,并根據本地區的具體實際,逐步擴大預付費裝置的安裝范圍,使之漸漸進入主流地位。
4.結語
總而言之,供電企業只要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就能夠大大完善電費回收的可控、在控機制,確保電費回收。除此之外,供電企業也可建立嚴格的風險控制制度,比如:按照電費風險及客戶信譽等級評價,在整體經濟疲軟時期,適當調整電費風險及客戶信譽等級評價,也可以有力地規避電纜回收的風險。可見,在電費回收方面,一定要依照科學有效的電費管理制度,在有章可循的前提下,一定可以提升電費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