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金鴻


摘要:辦學就是辦專業,專業是人才培養的載體,是學校特色的體現,關乎學校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而專業定位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決定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團隊建設、實踐基地建設、教學管理體制等方方面面。該文以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為例,采用“職業分析法”對高職院校專業定位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討,供同仁們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專業定位 職業分析法 職業崗位 培養目標與規格
中圖分類號:D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a)-0106-03
專業定位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決定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團隊建設、實踐基地建設、教學管理體制等方方面面。專業定位一方面應該緊跟國家的相關行業政策和社會對該專業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應獲到學生家長的認同,同時要結合學校自身所處的區域環境和辦學條件。
1.全國物流行業背景
2009年3月國務院發布首個《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了物流業的產業內涵與產業地位。該《規劃》實施后,2011年全國物流業增加值為3.2萬億元,是2008年的1.6倍;2011年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8%,比2008年提高0.2個百分點;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7%,是2008年的1.76倍。
2011年3月,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到2011年底,A級物流企業已達1 506家,同比增加445家,增長42%;其中5A級物流企業達98家,同比增加22家,增長29%;物流園區建設加快,入選中物聯《2012年度中國物流園區(基地)名錄》的各類物流園區754家,比2008年的475家增長58.7%。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從國家“十三五”規劃一些列文件中涉及的“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商貿物流準入政策將更加開放;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在河北”等發展綱要中18次提及“物流”,從國民經濟發展各個層面規劃了物流發展的重點及要點。
以上行業背景足以表明全國物流業,尤其是以第三方物流為核心的市場群體正在形成并將呈現迅猛發展勢態。
2.社會物流人才需求與供給結構
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產生了對于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公布最新數據統計,截止2010年,我國大專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為30萬到40萬人,在職人員培訓需求達到100多萬人。物流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十二五”期間,中國采購與聯合會就物流從業人員供需情況的調研結果顯示:物流業每年新增就業人員需求為130萬左右,而我國職業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年畢業生人數才40萬左右,這一差距也表明目前社會物流人才需求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同時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人依然將物流簡單的定義為運輸、倉儲等基本功能范疇,加之我國較多物流公司是由原來的運輸或倉儲公司轉型過來的,所以這類第三方物流企業中真正懂物流理念、掌握物流技術及運用方面的人才嚴重欠缺。因此隨著物流行業信息化、現代化程度的加深物流人才的多元化與專業化程度將成為決定物流行業良性發展的關鍵。
3.高職院校“職業分析法”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3.1高職教育的特點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交叉,具有自身的教育定位和特點。大致上來講有以下一些特征:具有較強的職業針對性;以培養技術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中心;采用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教育內容以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態度為主;注重提升職業素質。
3.2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方法
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就是“培養什么人”,即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基于高職教育自身的特點,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可以采取“職業分析方法”,通過獲得專業面向,就業崗位,對學生的能力、知識和素質要求,來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職業分析法的具體操作流程如圖1所示。
從這個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模型中可以看出,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是要緊密結合行業和市場需求的,而且是動態循環的,行業發展變化帶動職業崗位職能的變化,決定新一輪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改革。
4.物流管理專業“職業分析法”人才培養定位
4.1確定物流職業領域
依照上述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模型,針對目前物流產業的發展和市場需求,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就業領域包括:交通運輸(民航、鐵路、地鐵、公路、水運等)、現代商貿(連鎖、超市、配送、特許經營等)、快遞、國際貿易、港口、機場、物流園區、大型制造企業、商檢、海關、國際貨代等各個領域、行業、部門的采購、運輸、儲存、商品經營與流通管理。
4.2每個職業領域包含的職業崗位
職業崗位群:客戶管理與市場開發崗位群,倉儲與配送管理崗位群、運輸管理崗位群、企業物流崗位群、國際物流崗位群。
職業崗位:采購員、報關報檢員、貨代專員、計劃員、調度員、倉管員、理貨員、配貨員、客服專員等。
職業發展崗位:采購主管及經理、業務主管及經理、客戶主管及經理、運營主管及經理、倉庫主管及經理等。
4.3職業崗位工作對人員要求
職業崗位工作內容及對應職業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4.4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從上述的分析得出,高職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如下。
4.4.1培養目標
培養面向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商業企業和生產企業從事倉儲與配送管理、運輸管理、采購管理、國際貨代管理和物流信息處理等物流活動相關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4.4.2規格要求
(1)培養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敬業和吃苦耐勞精神、具有良好人際溝通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2)且備物流市場需求調查,針對客戶物流需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能夠與客戶談判并簽訂物流項目合同,制定業務計劃,組織貨物的集貨或交付業務;有效地裝卸、搬運和驗收貨物,并完成組織貨物入庫、保管、盤點、出庫、分撥、配送、運輸等作業;能夠處理貨運代理、報關、報檢及通關業務;能夠及時準確核算及結算物流成本和費用以及對倉儲中心、配送中心、運輸系統、物流基地的規劃與設計等能力。(3)取得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各種機械的駕駛證(汽車、叉車、吊車),以及報關員、報檢員、采購員、物流師等資格證書。
5.結語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定位上應該本著滿足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定位理念:建立在大量的前期調研工作及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綜合得到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只有科學的制定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才能培養出社會真正需求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