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靈
摘要:本文順應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的改革趨勢,結合陜西省屬國有地勘單位“事轉企”改革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地勘單位重組上市的必要性。與此同時,針對國有地勘單位重組上市存在的主體選擇、業務重組、資產重組、辦社會職能分離、勞動人事關系、上市對現有財政政策的影響、工作策略等問題提出了對策,對推動國有地勘單位資產證券化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地勘單位 重組上市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十二五”期間,陜西省在全國率先推進省屬地質勘查單位“事轉企”(事業轉企業,下同)改革,到目前為止,納入改革范圍的地礦、有色、煤炭、核工業等地勘單位從體制序列和法律方面已完成了“事轉企”改革。理論上講,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擺脫了舊體制的束縛,面向市場,打開了發展的廣闊空間,在國企發展歷程上實現后來居上是有可能的。但實現情況是,轉企后的地勘單位在籌資、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多困難,發展較慢。如何突破瓶頸,發揮后發優勢,挖掘資源潛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擺在干部職工面前的緊迫任務。筆者認為,在新常態下,地勘單位加快重組步伐,加大資本運作力度,盡早實現上市是實現這一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
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前身是陜西核工業地質局,伴隨著我國核事業的發展成長壯大,在我國鈾礦地質勘探方面創造了許多輝煌業績。經省政府批準,2012年,原陜西核工業地質局整體變更設立成為國有獨資公司,現由省國資委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近期,集團公司制定了“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跨越式發展目標,資產證劵化是實現規劃目標的戰略措施。本文對推動資產證券化工作做了一些前瞻性思考,對地勘單位重組上市遇到的問題和對策提出了意見,拋磚引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二、深刻認識重組上市的必要性、增強工作的主動性
提起重組上市這個話題,在地勘單位人員中有兩種不同的模糊認識,一種認為“上不上市無所謂,無關緊要”;一種認為“不可能”,有畏難情緒。這些認識層面問題不解決,不僅重組上工作難以開展,而且實現上市目標就是一句空話。因此,要推動重組上市工作,就要從國企改革政策和企業發展需要方面加強分析引導,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重組上市符合國企深化改革的方向。中共中央、國務院中發[2015]22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大力推動國有企業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國務院國發[2015]54號《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明確指出:“按照市場化、國際化要求,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以提高經濟效益和創新商業模式為導向,充分運用整體上市等方式,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等方式實現股權多元化。”由前述文件可以看出,中央對國企資產證卷化是非常重視的。國有企業資產證劵化有利于發揮國有資本的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有利于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國有企業治理現代化;有利于建立市場化的評價體系;有利于加強監督,防止腐敗。重組上市是資產證券化的重要形式,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事轉企”的國有地勘單位,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早日實現上市目標,符合國企改革的方向。
其次,符合自身發展的需要。從省屬國有地勘單位自身來講,事業體制下,“業務政府給、資金政府撥”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事轉企”后,地勘單位要自覺適應市場環境,滿足市場需要才是生存之道。省屬地勘單位“事轉企”時間短,企業化業務基礎薄弱,投融資渠道單一,運行體制機制比較落后。積極推進重組上市工作,有利于拓寬投融資渠道,有利于挖掘潛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有利于機制轉換,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有利于推動管理創新、促進商業模式轉型升級;有利于改善企業形象,提升知名度;有利于發現資產價值,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重組上市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強的工作,推動重組上市工作,在帶動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可發揮“綱舉目張”的作用。
再次,從省屬地勘單位的實力來看,重組上市也有現實的可能性。以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為例,經過多年的轉型發展,形成了地質礦業、建設工程、健康醫療、生物科技等產業板塊格局。截至2015年底,資產總額60億元,凈資產21億元,營業收入30多億元,凈利潤1.2億元。集團公司編制的“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了營業收入和總資產翻兩番的發展目標。把集團公司現實實力和發展目標進行科學重組,重塑上市主體,有現實的可能性。
股票市場是公司擇優汰劣、資源整合、績效評價公共平臺,重組上市是國企深化改革重要方向。省屬地勘單位重組上市有很強的必要性,也有可能性。對此,要解放思想,堅定信心,順勢而為,銳意進取,奮力開拓國企改革發展新局面。
三、優化重組,塑造上市主體
地勘單位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業務范圍已跳出單一地質堪查業務的圈子,呈現出業務多元化的態勢。業務多元化不符合上市公司主業突出的要求,因此必須進行必要的重組。重組要按照中國證監會2015年11月修改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要體現規范性、連續性、效益型等原則。
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經過軍轉民、屬地化、事轉企及其集團化等多年的改革發展,形成了地質勘查、工程建設、健康醫療、生物科技、金融貿易五大產業板塊基礎。由于各大板塊業務關聯度不強,主業不突出,很難實現集團整體上市,板塊上市被提上議程;五大產業板塊中,地質勘查板塊業務歷史悠久,特色明顯,現實效益較好,發展前景廣闊,在板塊中占有優勢;地勘板塊涉及七個法人,各自獨立,業務相近(歷史原因),任何一個獨立法人上市都會因為同業競爭問題而無法通過證監會審查。截至2015年11月末,地勘板塊七個法人合計總資產9億元,凈資產4.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6.8億元,凈利潤0.8億元。中陜核集團公司擬選擇地勘板塊整體重組上市,可以避免同業竟爭,同時有一定的經營基礎,對集團公司的影響大、支撐作用強。
四、端正上市目標,加快轉型升級
社會上有一些人把公司重組上市的目的簡單片面理解為“圈錢”,筆者對這種理解不以為然。筆者認為,重組上市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要利用重組上市這個抓手,全面加強內部管理,促進企業發展,提升綜合素質。上市打通了企業和資本市場的通道,有直接融資的效果,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與資本市場相適應的運行體制和機制。重組上市落實到具體工作,就是要圍繞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扎實推進業務重組、資本重組、機構重組、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的工作。
五、分離辦社會職能,為重組上市單位減負卸載
由于歷史原因和“事轉企”改革不到位,地勘單位改制后都背負著沉重的辦社會負擔,諸如離退休人員管理,社區管理等仍由原單位管理。推進地勘單位重組上市工作,必須解決地勘單位辦社會的問題。在政府出臺新政策以前,地勘單位可嘗試實行內部辦社會改革,建立集團統管、區分職能分類改革的運行模式:一類是事務性管理,如離退休人員管理,由集團公司成立專門機構進行統管,費用由集團統籌;一類是可轉化為經營性業務,如社區管理,設立集中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通過分離辦社會職能,為基層經營單位減輕負擔,為重組上市創造必要條件。
六、關于重組上市對現行財政政策的影響問題
陜西省在推進地勘單位事轉企改革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政策就是現行針對地勘單位的財政預算補貼政策不變,這對穩定改革預期、穩定人心推動改革發揮了基礎支撐作用。有人擔心礦業板塊重組上市會影響財政補貼政策的繼續執行,進而懷疑礦業板塊重組上市的可行性。對此,筆者認為,礦業板塊重組上市不會影響現行財政政策的執行,原因有三:一是現行財政補貼政策的用途絕大部分是用來解決事業身份離退休人員經費問題,集團內部重組并不代表離退休管理責任的解除,而是要進一步加強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在離退休人員沒有移交社會之前,這部分費用不應取消;二是財政補貼的另一用途是機構和業務維持費用,比例很小,在2008年“事轉企”的方案中,明確財政補貼政策不變;三是“事轉企”處于初級階段,業務剛剛起步,轉企單位還沒有形成自我發展、自負盈虧的經濟基礎,財政過早斷奶,會導致改革倒退,影響社會穩定和改革成效。當然,我們要和政府財政方面加強溝通,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保證重組上市工作的穩定推進。
七、關于事業人員身份和干部職級問題
地勘單位“事轉企”之前,職工是事業身份,干部按照政府序列確定職級待遇。地勘單位“事轉企”改革時,提出“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處理辦法。重組上市后,要求職工必須與所在單位建立勞動合同制度,公司管理人員要與公司建立聘任制度。在重組過程對這一問題如何操作,是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一方面,要按照《公司法》、《勞動法》建立規范的公司制勞動、人事、薪酬制度;另一方面,要尊重原事業身份的歷史,保護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對此,筆者的建議是:對原事業身份人員由集團公司實行統一檔案管理,原事業身份人員以后在上市公司工作按集團勞務派出處理,職工個人與上市公司所在法人單位勞動聘任合同,之后發生辭退辭職或解聘解除勞動合同情況時,回到原事業身份,按事業人員管理辦法執行。
八、關于礦業權的處理問題
礦業權是指礦產資源使用權,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前者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勘查礦產資源的權利;后者是指在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所開采礦產品的權利。礦業權具有排他性,一個法人取得某一區塊的礦業權,其他人員就不能隨意在該區塊塔礦或采礦。礦業權是有價值的,他的價值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取得礦業權是有條件、有資質要求的,條件和資質都是有代價的;二是持有礦業權需要投入維護費用;三是礦業權轉讓運作可以給企業帶來利益。礦業權是地勘企業特有的經濟資源,在進行地勘單位資產重組過程中,應按市場和有償使用原則,重視并妥善處理好礦業權問題。
以礦業權人為核心,以重組方案為依據,兼顧當前和長遠,科學地處理好重組過程的礦業權問題。現實情況是,集團礦業權分別由集團總部和所屬子公司兩級法人持有。從長遠來講,集團本部和所屬子公司持有的礦權都應集中到重組后的股份公司運營管理,但在現階段,基于股份公司的承受能力所限,礦業權可以分期進入:子公司一級持有的礦業權,在本次重組過程中可考慮進入,集團本部持有的礦業權待以后股份公司有需要有支付能力時以有償轉讓或定向增發方式進入。
礦業權不論何時進入股份公司,都要通過財產清查、評估作價、有償使用的原則規范運作。
九、關于重組上市工作的組織問題
地勘單位重組上市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復查的系統工程,要保證實現目標,就必須精心謀劃,保持定力,認真組織,規范運作。根據以往工作的體會,對地勘企業重組上市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一是要遵循先謀而后動的原則。深入調查研究,定性和定量結合,業務工作和社情民意結合,制定好工作方案。方案目標清晰,措施具體,群眾參與,程序合規。
二是要堅持先挖渠后放水的原則。重組涉及業務重組、職能重構、組織重建、制度重塑、人員重新上崗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涉及分離企業辦社會方面的事項,一定要把新的管理機構、人員、經費來源、配套政策落實到位后再啟動分離工作,而不要盲目啟動,導致混亂。
三是要遵循先重組后規范原則。基本方案可行通過決策程序后,就要啟動相應的重組流程,新機構內部的管理制度、業務流程等規范性管理要素則在新機構到位后再行完善。
四是要加強宣傳引導。重組上市相對于傳統運行體制是一場革命,對傳統觀念是一次巨大沖擊,涉及利益和權利的重組。因此,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文化宣傳工作,從發展大局,創新驅動、改革要求等方面解疑釋惑,鼓舞士氣,凝聚各方面的正能量把重組任務完成好,把發展目標實現好。
五是要重視穩定工作。發展是目標,改革是動力,穩定是基礎。好的重組方案只有在穩定的環境中實施才能達成好的效果。要正確處理發展、改革和穩定之間的關系,高度重視重組過程中的穩定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穩定。要確保改革重組過程中職工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確保職工群眾現實利益不受影響;確保生產管理秩序不亂。為此,要健全組織,落實重組過程穩定工作責任制;要針對職工群眾關心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及時回應職工訴求,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六是要加強領導。地勘單位重組上市涉及面廣,影響大,歷史和現實交織矛盾復雜,是一項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要把這一事關全局的大事辦好,必須加強領導。為此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法人負責的領導體系,明確各級責任,以確保重組方案的順利實施。
十、結束語
總之,國有地勘單位重組上市符合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要求,適應了地勘單位“事轉企”后來居上、跨越發展的現實需要,方向是正確的;國有地勘單位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挖掘潛力,開拓創新,優化重組,在一定時間里實現上市目標也是有可能的;重組上市要以發展為目標,改革為動力,穩定為基礎,要尊重歷史,妥善處理企業辦社會、離退人員管理、員工分流、干部待遇等敏感問題;重組上市要遵循科學規律,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我們相信,地勘企業以重組上市為抓手,開拓進取,創新發展,將對實現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目標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