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鐘琪
?
腹痛
吳鐘琪
【摘要】文章主要介紹腹痛的病因、鑒別診斷以及處理要點和轉診指征。
【關鍵詞】腹痛;病因;鑒別診斷;處理要點
腹痛不僅是消化系統疾病就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也是許多全身性疾病的伴隨癥狀。根據腹痛起病急緩,將其分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急、慢性腹痛常見的病因分別如表1和圖1所示。
接診腹痛的病人,首先需鑒別是急性還是慢型腹痛。急性腹痛還應鑒別是內科腹痛還是外科腹痛(表2),多數腹痛病人通過問病史、體檢及必要的輔助檢查都能夠明確診斷。對于病情復雜、短時間內難以確診者,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忌用鎮痛麻醉劑,以免掩蓋病情。病情嚴重者應及時轉往上級醫院行剖腹探查。
3.1急性腹痛 起病急劇,一般需緊急處理。有些病人需立即轉診施行手術治療。急性腹痛病情復雜,發展迅速,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極為重要。伴炎癥改變者,給予抗炎治療(消化系統多為桿菌感染,常選用氨基苷類、頭孢類、喹諾酮類抗生素)。平滑肌痙攣者,給予阿托品或654-2等解痙攣藥物。切忌隨便使用鎮痛劑或麻醉藥物,以免貽誤病情。
3.2慢性腹痛 更為常見,起病緩慢、病程長,常反復發作,可歷時數年之久。病因不明時,須仔細了解病人既往發作情況、有無手術史、腹痛的部位、性質、伴隨癥狀、誘發后緩解因素等,還需鑒別功能性腹痛還是器質性病變。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
3.2.1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引起的上腹部疼痛 除外梗阻或穿孔,可選擇抗酸藥,奧美拉唑20 mg,晨起口服;或法莫替丁20 mg,晨起和睡前口服;也可用洛賽克40 mg加入生理鹽水100 mL中靜脈滴注,1~2次/d;或用法莫替丁40 mg加入250 mL生理鹽水或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2次/d,均對疼痛可有不同程度的緩解作用。
3.2.2膽道系統炎癥或痙攣,胃腸痙攣等引起的疼痛 可用阿托品1 mg肌內注射;或654-2 10 mg肌內注射;維生素K310 mg肌內注射對痙攣性疼痛也有緩解作用。
3.2.3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疼痛 可給予胃腸動力藥,常用的有嗎丁啉或胃復安每餐前半小時10 mg口服。
3.2.4晚期腫瘤引起的疼痛 可間斷給予強痛定或杜冷丁100 mg肌內注射,也可以選擇其他副作用小、不易成癮的止痛藥。
3.2.5腸易激綜合征引起的腹痛 選擇調節胃腸功能的藥物并結合心理治療,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的腸黏膜上皮細胞鈣通道阻滯劑斯巴敏、得舒特等對功能性腹痛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斯巴敏40 mg,每餐后半小時口服;得舒特10 mg,每餐后半小時口服。

圖1 慢性腹痛常見病因

表1 急性腹痛常見病因

表2 內科腹痛與外科腹痛的臨床特點與區別
3.2.6 由全身疾病引起的腹痛 應通過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可能存在的原發病,并進行必要的檢查加以確診。例如:檢查空腹血糖以判斷是否為糖尿病引起的腹痛;檢查腎功能以除外尿毒癥引起的腹痛;檢查胸部X線排除有無肺底胸膜炎;檢查心電圖可以確診冠心病引起的腹痛。
①急性腹痛,伴有急腹癥者應立即轉診;②急性腹痛雖無明顯急腹癥表現,但經臨床觀察,對癥處理后癥狀無明顯緩解,腹痛原因不清者,應及時轉診;③慢性腹痛病因不清,或病因清楚但經治療不見好轉者,應及時轉診;④反復發作的腹痛,近期發作頻繁,癥狀加重者,都應轉往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
【病史】 男性,26歲,農民。昨日午后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疼痛、發熱,體溫38℃,伴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無酸臭宿食味,無嘔血。經抗酸藥治療后癥狀無緩解,今晨體溫39℃,腹痛部位由上腹部轉至右下腹,因腹部疼痛患者不敢直腰。既往健康,無消化性潰瘍病史。
【查體】 急性發熱病容,體溫39.2℃,心率96次/min。腹部平軟,上腹部無明顯壓痛,下腹麥氏點有明顯壓痛、反跳痛,無肌緊張。
【分析】 患者年輕男性,發熱,有轉移性右下腹疼痛,診斷考慮為急性闌尾炎,應立即轉往上級醫院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R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5-0037-03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5.020
收稿日期:(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