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東
(遼寧省本溪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遼寧 本溪 117022)
?
16#洞進場路橋涵施工技術探討
程東
(遼寧省本溪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遼寧 本溪 117022)
摘要:16#洞進場路橋涵施工的工程非常繁瑣,進場路橋涵的工程量雖然不大,但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在準備階段要勘察周圍的環境,地形等等。文章對16#洞進場路、橋涵施工技術進行探討過河部位臨時涵管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箱涵,緊鄰箱涵上下游3.0 m采用漿砌石齒槽護底,在下游齒槽護底后面為5.0 m長的鉛絲籠塊石海漫,同時在箱涵上游、下游側左岸設30 m長漿砌石擋墻護岸,提高工程的效率保證工程質量。
關鍵詞:16#洞;進場路;橋涵施工技術;探討
1工程概況
16#洞進場路,過河部位臨時涵管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箱涵,緊鄰箱涵上下游3.0 m采用漿砌石齒槽護底,在下游齒槽護底后面為5.0 m長的鉛絲籠塊石海漫。同時在箱涵上游、下游側左岸設30 m長漿砌石擋墻護岸,本箱涵施工正值初汛期,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干地施工,因此本箱涵采用二期進行,分左右兩側先后進行施工。
2主要施工方法
本箱涵在原河道內原過水橋處進行施工,在箱涵施工前,將原有過水橋涵進行拆除,拆除的涵管用于臨時便橋處。
由于本箱涵施工正值初汛期,為保證干地施工,本箱涵采用二期進行,分左右兩側先后施工,首先修建左側兩孔一聯的箱涵,為不影響交通,在河道右側修建臨時涵管便橋,采用原拆除的涵管進行,將水由此引向下游。再將左側施工區用圍堰圍住,圍堰上游有交通的要求,保證頂部寬度為5 m,迎水面坡比為1∶2,背水面坡比為1∶1.5。
當左側兩孔一聯箱涵施工結束后,將一期上下游圍堰拆除,進行右側施工區二期圍堰的填筑,二期圍堰上游有交通的要求,圍堰頂部寬度保證為5 m,迎水面坡比為1∶2,背水面坡比為1∶1.5;圍堰填筑后,進行右側兩孔一聯箱涵的施工。由于本箱涵施工期較短,又有交通要求,一期箱涵施工后,不能立即進行通車,為此在一期箱涵上游重新修建交通便橋,標準與一期便橋相同。
箱涵施工時,在圍堰內先挖2×2×2m3個集水坑,放入1臺4吋及1臺2吋水泵,將集水坑內滲水排至河道內。
2.1原涵管的拆除
由于本箱涵修建在原河道內原過水橋處,在箱涵施工前,將原有過水橋涵進行拆除。
原涵管施工時除涵管底部采用混凝土外,其余各部位均為漿砌石,拆除時采用反鏟挖掘機直接將漿砌石挖除,挖除的碎料放在附近,進行圍堰填筑時使用。
涵管由反鏟挖除后,放置在箱涵右側,供一期圍堰使用。
2.2河道清理、圍堰的施工
將箱涵上下游40m范圍內的河道進行清理,清理采用反鏟進行,使河底與箱涵底平順連接。
圍堰采用開挖出的石渣填筑,高2m,迎水面采用0.5 m的黏土進行閉氣,下游橫向圍堰有交通要求,圍堰頂部寬度為5 m,迎水面坡比為1∶2,背水面坡比為1∶1.5。由反鏟進行裝車,采用15t自卸汽車運至施工現場。
2.3涵管橋的施工
臨時涵管便橋,共進行施工兩次,分左右二側進行,首先進行右側便橋的施工,待左側箱涵施工后,一期涵管便橋拆除,進行二期涵管便橋的施工,施工方法相同。
涵管便橋采用反鏟進行開挖,開挖深度為1.5 m,并安裝原橋涵拆除的涵管(原橋涵為9節涵管,需外購3節),管身上下2m范圍及管身下側0.5m采用石渣回填,管身上部0.5m為石渣回填。
2.4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分二期進行,均采用反鏟開挖,開挖坡度為1∶0.75~1∶1,按設計要求進行,最底部每側預留0.50~1.0m寬工作面,開挖時將河砂料倒至附近部位,對開挖面進行處理后,再進行漿砌石齒槽等施工。
2.5箱涵的施工方法
2.5.1概述
本箱涵施工采用二期進行,分左右兩側先后進行,首先修建左側兩孔一聯的箱涵,再進行修建右側兩孔一聯的箱涵,施工方法相同。
本箱涵墻體、底板、頂板均為雙層鋼筋布置,基礎墊層為100mm厚的 C10混凝土。首先進行混凝土墊層的施工,墊層四周寬度較設計寬10cm,同時在澆筑墊層混凝土時,在四周設計邊線位置每隔50cm預埋Φ25,L=350mm長的插筋,以備固定模板時使用。
墊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進行箱涵的施工。箱涵施工分二期進行,第1期進行底板施工,第2期進行側墻澆筑、上部導角、頂板混凝土。每次施工前將接觸面進行刷毛或鑿毛,保證接觸面接觸良好。
在兩孔一聯的箱涵聯接處及箱涵與兩側引橋連接處的沉陷縫處用10mm厚的瀝青油毛氈填充。臨時施工便橋見圖1。

圖1引橋涵管施工圖
2.5.2混凝土拌和系統布置
混凝土拌和采用一臺JS350拌和機,在箱涵施工處左側現拌和站附近布置,施工用電引至16#洞的315KVA的變壓器,拌和用水直接抽取河水,用3m3水箱進行貯存。
2.5.3鋼筋綁扎
鋼筋為φ12和φ16,按設計規格運至工地后,由質檢部、試驗室及供應部門聯合進行驗收、檢驗,在現場按設計加工成型。
加工前對鋼筋進行調直、清污、除銹。鋼筋調直采用調直機械進行,鋼筋的彎曲采用彎曲機來完成。
鋼筋加工完成后,統一編號,堆放整齊,采用QY8B汽車吊或人工裝車,運至指定地點,鋼筋采用綁扎搭接。鋼筋綁扎分2期進行,第1期進行底板及側墻立筋的綁扎,第2期進行側墻鋼筋和頂板鋼筋的綁扎。在綁扎過程中要注意如下事項:
1)鋼筋安裝前預先綁扎和焊接好鋼筋骨架,以保證安裝后鋼筋有足夠的剛性和穩定性。
2)鋼筋的接頭位置要求錯開不同時位于同一平面,采用綁扎搭接,由人工進行綁扎。
3)鋼筋相交處綁在一起,形成剛性結構,綁扎節點錯開布置,安裝完成的鋼筋必須架立牢固,并禁止踩踏和攀爬,以免變形。
4)安裝完成或經工程師驗收合格后進入下一工序。
2.5.4模板支立
模板采用建筑小鋼模,頂部導角處采用定型木模。
第1期采用小鋼模進行底板模板支立,外側由9×9cm木枋形成橫縱圍囹,由木枋進行斜向支撐,內部四周由已在墊層混凝土中預埋的插筋進行支撐。澆筑時,在混凝土表面預埋側墻模板支撐用的插筋Φ25,L=350mm。
第2期在進行側墻施工時,模板采用小鋼模,模板外部由9×9cm木枋形成橫縱圍囹,由木枋進行斜向支撐(利用在一期混凝土的插筋),內部由φ12拉筋及Φ25的頂筋進行支撐;導角部位采用加工成型的木模板進行支立;頂板底面采用建筑小鋼板,下部支撐采用9×9cm木枋滿堂紅架子支立,間距為800×800mm;頂模板四周仍采用9×9cm木枋形成橫縱圍囹,由木枋進行斜向支撐。
2.5.5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分二期進行,第一期澆筑結束后,對非側墻部位進行抹面、壓光。
1)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水平運輸采用小型自卸翻斗汽車進行,第一期澆筑時,混凝土入倉采用直接入倉,在入倉處搭設木棧橋,翻斗車直接倒入倉面,并隨澆筑,隨撤棧橋;澆筑第二期混凝土時,與一期類同,人工輔助傳料至澆筑倉面。
2)混凝土平倉振搗:混凝土入倉后采用人工平倉,及時振搗。由φ50軟軸振搗器進行振搗,振搗時要注意不漏振、不過振,每層下料厚度≤50cm,振搗時上層伸入下層混凝土內5cm,達到返漿和氣泡均勻。
3)混凝土養護:護坡混凝土澆筑12 h后開始養護,覆蓋草簾并灑水,保持混凝土面濕潤,連續養護至混凝土強度達到允許回填料時止。
4)拆模:當混凝土強度達到允許回填覆蓋棄渣料時,進行人工拆除混凝土模板。
2.6漿砌石施工方法
左側上下游漿砌石護坡及箱涵漿砌石鋪筑在一期圍堰內施工;右側箱涵漿砌石施工在二期圍堰內進行。
開挖結束后,在經驗收合格的基礎部位進行漿砌石的砌筑,砌筑前將合格的塊石運至指定地點。
漿砌石砌筑部位為上下游齒槽護底、進出水口八字墻、上游漿砌石護坡以及下游側左岸30 m長的漿砌石擋墻護岸。
2.6.1砌石材料要求
毛石砌體的毛石應呈塊狀,中部厚度≥15cm,規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可用于填縫,但其用量不得超過該處砌體重量的10%。材質堅實、新鮮、無雜質,容重>25kN/m3。濕抗壓強度>100MPa,經現場監理工程師審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6.2砂漿拌和
砂漿(標號M7.5)按試驗配合比進行配料,人工拌和。水泥采用32.5級硅酸鹽水泥,應具備出廠合格證和材質檢驗單,每批水泥運至工地后進行抽樣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筑毛石砂漿的砂子最大粒徑≤5mm,拌和用水采用河水。
2.6.3漿砌石的施工
在施工前將石料運至現場,就近進行堆放。砌筑前首先進行底板齒槽的施工,基礎達到設計高程后,由測量進行放線,用人工進行基礎夯實,經驗收合格后,進行砌筑。砌筑采用座漿法施工,砂漿由人工就近拌制而成,稠度為30~50mm。
采用由下向上進行砌筑,兩側邊墻采用木板放大樣,進行掛線施工。砂漿采用M7.5標號,每三層找平一次,按石料規格上下錯縫,要求砌成梯形。表面要求平整無突石,穩定無動感,密實無架空,錯縫無通縫。漿砌石砌筑結束后,進行表面勾縫,勾縫采用平縫,當施工至排水孔部位時,按設計放置φ100PVC排水管,然后再向上繼續施工。
砌筑質量按工程師指示及時抽樣檢測。
2.7鉛絲籠塊石海漫
在下游齒槽護底后緊鄰鉛絲塊石海漫,鉛絲塊石海漫施工采用人工進行編織,由于過流的需要,本鉛絲籠海漫施工采用二期進行,分別在一、二期圍堰內進行。
首先將已編織好的鉛絲鋪設在設計指定的位置,在將已檢驗合格的塊石運至海漫處,由人工將石塊擺到鉛絲籠內,再由人工將裝有石塊的鉛絲籠編好。
2.8鋪裝層及欄桿的施工
箱涵施工結束后,進行兩側欄桿的施工,兩側欄桿為C20預制混凝土,內配φ10、φ6的鋼筋,鋼筋由加工廠彎曲成形,此欄桿在預制廠內預制而成,共預制10根欄桿柱。
欄桿基座采用C20混凝土,每隔2.4 m長預留一個杯形坑,以便放入預制的欄桿,杯形坑采用木模按設計要求加工成框形結構,內部為中空,高度高于設計高度0.3m,在混凝土初凝后,將木模拆除。在澆筑基座時,每6.9m設置一道沉陷縫。背水側欄桿基座每隔5m設置一個 φ50PVC管作為排水用,共設置3根。排水管在基座澆筑前安放在設計位置。
將預制的欄桿放入杯形坑后,采用水泥砂漿進行填縫,然后進行φ60熱鍍鋅鋼管的安裝工作,采用人工將熱鍍鋅鋼管穿入已安裝結束的欄桿柱內,此孔在預制欄桿時已預留。
本箱涵鋪裝層為100mm厚的C25的鋼筋混凝土,鋼筋網采用φ8@200×200mm,全涵進行鋪設。在鋪裝層鋪設前,將箱涵頂部沖洗干凈,首先進行鋪設鋼筋網,經驗收合格后進行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拉模施工、平板振搗器進行振搗,每隔6.9m設置一條沉陷縫。
2.9圍堰的拆除
當左側箱涵達到設計強度,可進行交通后,將一期施工時的圍堰進行拆除,當右側箱涵施工結束,具備交通條件后,將二期圍堰進行折除。拆除采用反鏟裝自卸汽車進行,拆除的一期圍堰碴石運到二期圍堰處,二期圍堰拆除的碴料運到指定的棄碴場。
3安全度汛
本工程在2006年7月27日前施工結束,但由于今年雨水較大,可能汛期提前來臨,為防止汛期對箱涵的影響,上游圍堰及縱向圍堰迎水面采用大塊石進行填筑,增強圍堰安全性。箱涵施工時,每側圍堰內采用一臺8吋水泵(另準備一臺備用)在基坑內進行強排水。
同時協調好施工時組織管理工作,使各項工作穩步快速的完成,爭取進入主汛期前完工。
4質量保證措施
4.1質量管理制度保證
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技術交底制度、質量班組初檢、作業工區復檢、項目部終檢的三檢制度、單元工程質量評定制度、事故分析處理報告制度、各施工班組崗位責任制、質量工資兌現制等。在項目質量管理中認真貫徹實施。
4.2施工項目質量保證
質量控制的重點在以下幾個項目:箱涵混凝土施工主要控制原材料質量、鋼筋的制安、模板的支立、混凝土拌和、入倉振搗、養護幾個工序。
5安全生產及施工要求
5.1安全生產
各種施工電器設備安裝、檢修等均由專業電工進行連接,不允許無證人員進行操作,同時各電器均有接地保護及防雷和防火等保護。及時發放勞動防護用品,提供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作業場所和安全防護設施。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事故應急預案和安全管理體系,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每天職工上崗前召開班前安全會議,加強安全意識,時刻牢記安全知識。
5.2施工要求
施工現場各種材料按照使用先后順序進行堆放,達到堆放有序、擺放整齊。所有施工道路、臨時堆渣點、臨時設施在施工前進行布置設計。
參考文獻:
[1]唐永.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15#洞TBM段襯砌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05):41-44.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2-0079-04
[收稿日期]2015-10-28
[作者簡介]程東(1982-),男,遼寧本溪人,工程師,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工作。
中圖分類號:TV52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