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守泉

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在南靖縣醫院、中醫院和山城衛生院有一批醫德醫術頗受群眾贊許的大夫。可以說他們是那個年代的南靖名醫。他們如今有的已經作古了,有的早已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了,而那些比較年輕的雖然退休了,依然到單位坐診,為許多喜歡找他們看病的患者服務。如今人們對那些名醫依然懷有思念之情,對當年名醫為他們看好自己病的情景記憶猶新。
我與省級名老中醫羅能知醫生有過一段情緣。20世紀60年代初,我正念初中二年級,由于我受家父的影響,自幼喜愛當醫生,聽說縣里要辦衛生學校,我就去報了名。當時負責招生的是羅能知醫生,羅醫生在縣醫院看病和搞中醫研究,也兼任衛校的教師。開學報名時,他找來了一張桌子和板凳,叫我搬到車站門口,讓我負責接待來報名的學員。不過,后來我又回到了南靖一中念書,衛校沒進成,學醫不成,卻搞起教育工作了。聽衛校學生說,羅能知教《傷寒論》,而他的同事也是省級名老中醫肖子精教《溫病學》。我的堂兄韓聯科,就進了衛校學習。后來他又跟羅耀南一起到縣醫院當羅能知和肖子精的徒弟。此后,我與羅醫生和肖醫生成了朋友。堂兄韓聯科又到市中醫院進修,并參加全國中醫師選拔考試,成為縣醫院醫生。
1956年,羅能知到南靖縣醫院工作,任縣衛協主任委員,1958年被選送到北京中醫學院教研班學習。他在校學習期間參與編寫了《內經講義》和《各家學說講義》等書,1960年回到南靖縣醫院工作。他在臨床上運用經方,擅于變通。如南靖縣一位南下干部徐某,患病腹脹如鼓,吃不下,臥不得,被誤診為肝硬化腹水,多方治療無效。徐某自己已失去治療信心。去找羅醫生看,羅醫生通過四診,診斷為痞癥,采用《傷寒論》的方子治療,去除其痰濁,益氣和胃,終于把病治好了。還有龍海某女患者,頭發掉落,皮膚發爛。她幾乎絕望,就來找羅醫生看,羅醫生認為是紅斑狼瘡病,就開了幾副經方給她吃。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終于恢復了健康。羅醫生兒時生活艱苦,因此對窮苦人很有同情心。有一次,一位山里人來找羅醫生看病,病人沒錢交藥費,羅醫生就替他交了,還買了一斤白糖送給他。
當年,省級名老中醫可以給子女帶徒。羅醫生的二兒子耀明就當了他的學徒。如今羅耀明已成了頗有名氣的醫師。而肖子精醫生的孫子肖漳平也當了肖醫生的徒弟。
我的朋友余老師說,當年他的女兒腹瀉,找了幾位醫生看了沒什么效果,就去找羅醫生看。羅醫生說這孩子腹瀉比較嚴重,已脫水了。羅醫生開了一張處方,要加人參二分。當時藥房沒人參,只好到外邊買。這副藥拿回去吃就見效了,又吃了兩副藥病就好了。余老師還談到他的一段故事。當年,他在湯坑小學當校長。一天去初中班看望學生,騎自行車回來的路上,一部從平和開過來的大型拖拉機的掛斗把余老師的一只耳朵刮斷了,只有一點兒皮還連著。村醫張元海攔了一部貨車,把他送到縣醫院,找到五官科陳仲勝醫生(人稱陳五官)。陳醫生立刻把他的耳朵給縫起來了,過不久就好了。如今,他的兩只耳朵,根本就看不出有什么異樣。
名老中醫肖子精,也算是南靖醫界的一位壽星。他八、九十歲了,依然耳聰目明,每天五點起床去菜市場買菜,見人就打招呼,開口哈哈笑,回來才泡早茶喝,然后吃飯等待病人來看病,生活很有規律。肖醫生活到93歲,他先在縣醫院工作,1985年縣中醫院成立,他被調到縣中醫院工作,任名譽院長。他退休后依然給人看病,直到臨終前幾天。肖醫生精通《溫病學》,善用經方,擅長于看肝病、婦科病和兒科病。有一個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南靖船場人,他到市區某醫院治療,沒有效果,就來請肖醫生開中藥。后來竟然奇跡般地好了。肖醫生去世后,那位病人不知道,提著一籃子的山貨要給肖醫生吃,一到肖醫生家才聽說,幾天前肖醫生作古了,他悲痛極了,把籃子一丟,雙膝跪下大哭起來。
聽一位曾經跟過肖醫生學中醫的林醫生說,肖醫生早年在《福建中醫藥雜志》上發表了許多醫學論文,也編了《中藥炮制規范》等中藥書。當年肖醫生用“補腎活血通絡”的方子治愈了許多不孕不育的患者,用中草藥治療帶狀皰疹、扁桃體炎和牙周炎,效果很好。有一位南安水頭人得了肝硬化腹水,去某醫院看不好,來南靖找肖醫生看,也被治好了。那人如今還健在,還常與肖醫生的孫子聯系。我到肖老醫生的孫女的診所里,看到當年肖老醫生用過的醫書,有《中醫大辭典》(1984年出版)和《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婦科》(1984年出版)。當年我的四叔公韓水滿是個民間草醫。肖醫生和羅醫生經常找我四叔公交流青草藥治病經驗,還推薦我四叔公到龍溪地區醫院給人看病。
據《南靖縣志》(新志)記載:1975年,中醫師肖子精、羅能知榮獲省衛生廳福建省名老中醫稱號。同年8月,縣醫院中醫科被定為福建省中醫院臨床實習基地。此后,縣陸續編寫印發《實用方劑歌訣》、《臨床資料匯編》、《臨床點滴》、《學習<金匱>與運用瑣談》等。1979年,名老中醫肖子精的《龍衛II藥蛇針治療毒蛇咬傷》和縣醫院葉麗君“經絡敏感人的研究”獲縣科技成果四等獎。1984年,肖子精“落蘼治牙周炎”獲縣科研成果四等獎。1984年,藥師吳廣衡,“碳酸氫鈉注射液PH值控制及澄明度改善”,獲龍溪地區科技成果三等獎,王盛豐的“中心給氧,中心吸引”榮獲縣科技成果四等獎。1987年醫師陳仲勝《干制同種異體闊筋膜修補鼓膜》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1990年,有49篇論文參加全國或省市學術交流,5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2篇論文在全國基層醫院學術論文大獎賽中獲獎”。
當年,說到外科醫生韓長根,人們無不伸出大拇指。韓醫生醫德好,醫術又精湛。他原在市中醫院工作,后來縣領導把他給請回南靖縣醫院當副院長。韓醫生雖然頗有名氣,但卻沒有名醫架子,平易近人,待人熱情,善于與患者交心。韓醫生擅長于做甲狀腺瘤切除手術。外地許多患者都來南靖找他做手術。六安村有一位甲亢女患者眼睛突出來,手顫厲害,端碗都困難,找韓醫生做手術,為了做好這次手術,韓醫生幾夜沒有睡好,白天上班,晚上查找資料,分析可能出現什么意外,做好應對方案。結果手術做得很成功。三卞村有一個甲亢女患者,去市立醫院找韓醫生做手術。韓醫生對她很關心,手術又做得很成功,那位女患者對韓醫生感恩不盡,常去看望韓醫生的父母,像親戚一樣。
韓醫生畢業于南京醫學院,先分配在南通工作,后來回到漳州。他退休后,縣中醫院又請他去做外科工作。當年我母親胸前長了個良性瘤,就是到縣中醫讓他切除掉,如今我母親已有94高齡了。當年,我的一位堂嬸,肚子長了一個東西,我帶她去市中醫院找韓醫生看,一檢查她的肚子里已有膿血了,立刻辦住院,第二天立即做手術。
當年,縣醫院還有王盛豐、洪永壽、沈長福、林茂山、廖美卿、謝瑤璋和戴旭東等醫生也頗有名氣,可謂人才濟濟。
當年,在山城衛生院也有幾位頗有名氣的醫生,如楊楚穆、韓安定、蔡光輝、黃鎮遠、黃醒民、陳振智等醫生。陳振智如今已年過古稀,依然每天到衛生院坐診4小時,許多患者都喜歡找他看病,想休息也沒得休息。有一次,文友的母親病了,我跟文友一起去找陳醫生,請他給文友的母親開藥,來到陳醫生家,看到他書房里的三、四大櫥的醫藥書,我看有上千冊吧。可見陳醫生勤于讀書。他拿出當年發表在《中醫年鑒》、《中國醫學診法大全》、《中醫雜志》、《上海中醫》、《新中醫》等書和雜志的論文給我們看。陳醫生年輕時曾到縣醫院與吳聰敏、吳文益、林茂山等醫生跟診,又到市中醫院進修一年。近來,他在工作之余忙于編寫《百味中藥》一書。
我弟弟韓守潛當村醫,算是有點兒家傳。我父親也懂得醫,常給村里人開藥。父親與衛生院蔡光輝醫生和韓安定醫生是好朋友,我弟弟常與韓安定醫生交流治病經驗。他通過自學和參加培訓,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許多鄰村病人,甚至外地病人都來找他看病。老教師張堯耕常來找我弟弟看病。他說我弟弟是個真正的平民醫生,我的兩個侄兒又都學醫,在漳州工作,也算是杏林世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