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笛
同學們,毫不夸張地說,老師是看著張杰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和不少草根明星一樣,張杰最初的燦爛來得也許有點突然;但他又和那些如流星劃過夜空、似曇花突然一現之后就黯然退場的“星”不同——在歷經無數挫折之后,他憑著自己的努力,走向了真正的成功。
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挫折,小到作業遇到難題、考試失利,大到失去朋友師長的信任、家庭突遭變故……在挫折面前,我們是怎么做的呢?張杰不就是一盞明燈嗎?
是的,在人生道路上,誰都不會一帆風順,誰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和挫折,關鍵是看我們如何面對。也許有同學會說:“可是有時候挫折是因為不公平造成的呀。”我想告訴大家,人生路上,我們可以犯錯,也可以被打擊,但是你一定要學會勇敢,我們應該感謝現在遇到的“不公平”。因為,挫折是一種別樣的考驗,經歷挫折的過程就是磨煉我們意志的過程——每次失敗、每次打擊,都在孕育著成功的萌芽。
越王勾踐亡國后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終于復國;司馬遷經受宮刑和牢獄之災忍辱負重寫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歷史巨著《史記》;蘇軾在歷經父死妻喪、一路被貶的逆境中坦然自處,樂觀面對,成為詩書畫集大成者;貝多芬失聰后扼住命運的咽喉,從頭再來,創作出無數震撼世人的交響曲;法國作家小仲馬不靠父親名氣,在一次次的退稿中不斷總結反思,繼續創作,最終寫成經典名著《茶花女》;電影舞星佛萊德·艾斯泰爾最初到米高梅電影公司首次試鏡后被導演評價:“毫無演技,前額微禿,略懂跳舞。”……
古今中外,諸如此類的事件不勝枚舉,他們無不在向我們昭示——當我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時,它就會讓我們成長、讓我們自知、讓我們堅強、讓我們有激情去迎接挑戰!一個積極心態的人并不否定消極因素的存在,他只是學會了不讓自己沉溺其中,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樂觀的態度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而當我們在挫折面前消極悲觀時,挫折則成了加速我們墮落甚至“死亡”的催化劑:項羽垓下之圍后自刎;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后不思東山再起,最后客死他鄉……其實,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現象:有些同學某些學科薄弱卻不總結反思,而是怨天尤人,最終導致成績一落千丈;中考或高考失利就放棄追求,與理想失之交臂;跟同學、老師或父母發生沖突后就心理失衡,對生活產生絕望情緒……
上帝是公平的,一方面給予我們挫折,另一方面又讓我們從挫折中收獲很多。我們應當感謝挫折,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來改變困境,把困難當作機遇,當作磨煉自己的機會;把挫折當作挑戰,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而不是讓自己陷入挫折的漩渦之中。
同學們,“生命中的每個挫折、每個傷痛、每個打擊,都有它的意義。”我更相信“挫折,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如果現在的快樂會帶給你未來不幸,請拋棄它;如果現在的挫折能帶給你未來幸福,那么請坦然接受它——當挫折降臨時,讓我們冷靜分析、克服障礙、調整目標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