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偉,代永信(黃河水利水電開發總公司,河南 濟源 454681)
?
單機800kW泵站綜合自動化I/O配置研究
陳洪偉,代永信
(黃河水利水電開發總公司,河南 濟源 454681)
摘 要:以單機容量800kW的泵站為研究對象,對泵站綜合自動化的I/O配置進行了細化分析
關鍵詞:泵站;自動化;I/O配置
泵站是解決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惡化當今三大水資源問題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它們承擔著區域性的防洪、除澇、灌溉、調水和供水的重任,主要用于農田排灌、城市給排水以及跨流域調水等。
水利部《泵站技術改造規程》及說明對采用計算機監控泵站運行,并不作為統一的規定。水利部《泵站設計規范》中對泵站計算機監控系統也沒有相應的要求。現有的泵站計算機監控系統沒有統一的技術規范,也沒有主流的設備供應商。在具體的應用中著重于功能的要求,由設備廠商進行設計安裝。為了提高泵站計算機監控系統的使用水平,也為了提高泵站的設計水平,對泵站綜合自動化I/O配置進行研究很有必要。
(1)泵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涉及到配電、大型電動機的控制和保護,水泵的安全經濟運行和管理,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穩定性監測,水情數據的收集和水資源的調度等方面的內容。泵站計算機監控系統應對全站泵組、電氣系統、公用油、水、氣系統、閘門控制系統、勵磁系統及直流系統進行有效監視和控制,保證泵站更加安全、可靠、經濟地運行。其I/O配置應涵蓋上面所有系統。
(2)確定泵站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水平。 現有泵站計算機監控系統水平參差不齊,除少數大型泵站采用完全自動化的分層分布式系統,大部分泵站仍處于使用計算機監控系統的初級階段。目前典型的泵站自動化控制保護設備通常使用普通的可編程控制器PLC開發,系統集成和硬件及軟件工程費用相當可觀,而且現場二次接線量大且復雜。根據國外經驗和我國其他行業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應用情況,我們認為泵站計算機監控系統應采用完全自動化的先進技術,達到無人值守,優化運行,集中調度的水平。
我國電力系統在八十年代后期開始計算機監控系統的使用。開始階段,也是單個設備使用各自的監控系統,系統之間使用硬接線進行數據交換,控制系統使用集中控制方式。在火電廠,電氣設備仍使用繼電保護方式進行控制。經過十年時間的應用,火電廠都使用分散控制系統(DCS)進行控制,機、爐、電全部由計算機控制,操作上不再使用盤臺操作,而是使用鼠標、鍵盤在屏幕上進行操作。控制室常規儀表基本取消。而在電網方面,220KV變電站已基本實現無人值守。
從技術上講,我國泵站實現全自動監控已經毫無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認識和經費上。隨著我國水資源緊缺和能源緊缺問題日益凸現,實現泵站全自動控制,經濟優化運行,大區域集中調度指日可待。
(3)確定研究原形。根據我國大、中型泵站的情況,特別是湖北省的泵站情況,我們確定研究對象為:主體工程由泵房、公路橋、浮體閘、攔污柵、灌溉閘、輸變電工程及工程管理設施。泵站布置形式為堤身式肘形進水流道,虹吸式出水流道。設備為:N臺800KW機組(同步電機含勵磁系統)、雙回路6KV供電、單母線分段、一臺母聯、兩臺主變、兩臺站變及輔機設備。
(4)國外如荷蘭泵站,由于歷史原因,采用的自動化儀表多為智能型,這種儀表很先進,如功率表、水位表、水位計等,它本身能長期進行自動記錄,一般數據不存檔。我國現在也開發了許多智能儀表,但考慮到現在計算機功能很強大,存儲設備及輔助存儲設備很大,我們認為使用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泵站不必再使用智能化儀表。
2.1 水泵機組系統(包括水力系統)
因為水泵機組的控制及調度和水力系統關系密切,所以將水力系統放在這部分考慮,而其他輔助設備另作一部分考慮。
水泵機組系統的綜合自動化也包含三部分功能。
監測功能:水力系統的泵站進出口水位及水位差值、集水廊道水位、機組進水流道進口壓力、出水流道駝峰壓力、上下游攔污柵壓差、快速閘門及閘門狀態;主驅動電機的定子電流、功率、功率因數、定子線圈溫度、勵磁電流、勵磁電壓、斷路器狀態、絕緣狀態;主機推力軸瓦及導向軸瓦溫度、水泵葉輪前后壓差、機組冷卻水壓力溫度、潤滑油壓力溫度、主機轉速、葉片角度、主泵流量、主泵進出口壓力。
控制功能:主機機組的啟、停控制;勵磁設備的自動調節與控制、水泵葉片角度的調節與控制、機組運行工況自動調節、上下游閘門與水利樞紐中的節制閘的控制。
保護功能:主電動機的差動保護及后備保護(過電流保護、過負荷保護、低電壓保護、單相接地保護);主機的推力軸瓦、導向軸瓦、定子線圈溫度過高保護;輔助系統的供水、供油、供氣系統異常保護。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得出水泵機組系統的I/O配置應包含以下測點:
(1)開關量輸入:葉片角度位置上限點、葉片角度位置下限點、機組主斷路器合閘位置;
機組主斷路器分閘位置;主斷路器隔離狀態位置;上油缸油位上限點;
上油缸油位下限點;下油缸油位上限點;下油缸油位下限點;填料密封潤滑水示流器位置; 上油缸冷卻水示流器位置;下油缸冷卻水示流器位置;
水導潤滑水示流器位置;勵磁電源斷路器位置;主機風機接觸器位置;真空破壞閥機械接點位置;長柄閘閥上限點;長柄閘閥下限點;剎車管路壓力表電接點位置;失磁保護接點;快熔熔斷保護接點;機組開機;
機組停機;機組就地控制;機組遠方控制;勵磁裝置已投入;輔機正常輸入;
機組主保護動作;機組后備保護動作。
(2)模擬量輸入:轉速測量;葉片角度;主機角度;主機勵磁電流。
駝峰真空壓力(壓力表位置) 進水流道壓力(壓力表)
(3)開關量輸出:開機準備燈 斷路器合閘 斷路器分閘 葉片增 葉片減 勵磁電源合閘
勵磁電源分閘 打開剎車電磁空氣閥 打開真空破壞閥 打開機組供水電磁閥
關閉機組供水電磁閥 主機風機合閘 主機風機分閘 勵磁投入指示
主機風機運行指示 開機條件滿足
(4)溫度量輸入:定子線圈溫度傳感器 推力瓦溫度傳感器上下導瓦溫度傳感器 上下油缸溫度傳感器
2.2 變電系統
現在一部分泵站,如湖北金口泵站已將降壓站交電力部門管理。但本課題仍將其作為泵站的一部分進行研究。
變電系統的綜合自動化包含三部分功能。
監測功能:主變、站變高低壓側三相電流、三相電壓、頻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兩段母線電壓的頻率、主變油溫;高壓進線柜斷路器狀態、母聯的通斷狀態、電壓互感器工作狀態、兩臺站變高壓側斷路器狀態。
控制功能:降壓站的主變壓器、站用變壓器等的投入、退出控制。
保護功能:主變壓器系統的瓦斯保護、縱差保護、過流保護、過負荷保護、零序電流保護;高壓進線線路的速斷電流保護、PT斷線保護、低電壓保護、控制回路斷線保護;站用變系統的電流速斷保護、過流保護、過負荷保護、控制回路斷線保護;母聯裝置的電流速斷保護、控制回路斷線保護。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得出輸變電系統的I/O配置應包含以下測點:
(1)開關量輸入:進線柜斷路合閘位置 進線柜斷路分閘位置進線柜隔離狀態 站變柜斷路器合閘位置
站變柜斷路器分閘位置 站變柜隔離狀態 電壓互感器柜隔離開關位置
主變風機 主變重瓦斯 主變本體油溫上限 主變本體油溫下限
(2)開關量輸出:高壓進線柜合閘 高壓進線柜分閘 高壓站變柜合閘 高壓站變柜分閘
(3)模擬量輸入:泵站進口內河水位 泵站出口外河水位集水廊道水位
2.3 輔助系統的水、油、氣系統
泵站的水、油、氣系統隨泵站布置形式的不同及主機組的差別而不同。我們分析了各種輔助系統的配置形式,對應所研究的原形泵站而言,泵站技術供水采用直接供水方式,排水設置4臺排水泵;油系統設置兩臺高壓油泵;壓縮空氣系統設置高、低壓系統各一套,各配兩臺空氣壓縮機,另外還有兩臺真空泵。輔助系統本身的自動控制比較簡單,主要參數(供水母管壓力、低壓氣母管壓力、壓力油罐壓力、真空破壞閥狀態)影響主機的運行。其I/O配置主要是設備開、關及備用狀態,包括以下一些參數:
(1)開關量輸入:排水泵自動位置 排水泵備用位置 低壓氣機自動位置 高壓氣機自動位置
高壓氣機備用位置 高壓油泵自動位置 高壓油泵備用位置 真空泵自動位置
真空泵備用位置 凈油筒油位上限點 凈油筒油位下限點 污油筒油位上限點
污油筒油位下限點 壓力油罐油位 回油箱油位上限點 回油箱油位下限點
(2)開關量輸出:排水泵自動 排水泵備用 低壓氣機自動高壓氣機自動 高壓氣機備用
高壓油泵自動 高壓油泵備用 真空泵自動 真空泵備用 開高壓氣機降壓閥
開高壓氣機進水閥 關高壓氣機降壓閥 關高壓氣機進水閥開真空泵供水閥
關真空泵供水閥 開排水泵進口電磁閥 關排水泵進口電磁閥
(3)模擬量輸入:排水泵出口壓力 供水總管壓力 低壓氣母管壓力 壓力油罐壓力
主廠房溫度 主廠房濕度 廠變三相電流 廠變線電壓
(4)溫度量輸入:高壓氣機出口溫度 低壓氣機出口溫度 廠變溫度
我們對泵站按系統進行劃分,本文沒有涉及綜合調度中的外部指令輸入問題,也沒有涉及較大機組中考慮的振動問題,本文著重闡述了當今主流的單機800kW泵站,按綜合自動化的要求,從功能上提出了最低的I/O配置要求。
參考文獻:
[1]劉竹溪,馮廣志主編.中國泵站工程[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3(02).
[2]黃良勇.考察荷蘭泵站工程的幾點體會[M].機電排灌,1997(03).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2.225
作者簡介:陳洪偉(1971-),男,吉林德惠人,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