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輝(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廣東 江門 529000)
?
論架空輸電線路跳閘故障智能診斷技術
羅 輝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廣東 江門 529000)
摘 要:輸電線路由于常年處于較為復雜的環境空間,容易遭受多種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而出現故障問題,加強故障診斷,掌握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才能有效提高故障診斷水平。本文分析了架空輸電線路跳閘故障智能診斷技術,首先分析了該技術的故障定位與診斷原理,然后,分析了該技術系統的具體結構。
關鍵詞:架空輸電線路;跳閘故障;智能診斷技術
故障智能診斷技術分為定位技術與識別技術,前者是以分布式行波檢測技術為基礎,具有獨立性,不易受到接地阻抗的干擾,具體的定位模式是先找準區間,再具體精準地定位。故障識別技術則是建立在行波監測技術基礎上,憑借獲得行波電流并分析其特征來對應達到故障類型鑒定的目的。
1.1 故障定位的理論
以故障的分布式定位原理為基礎,將電流信息監測設備配置于輸電線路,從而形成幾個分區,監測終端能夠對應將工頻故障電流、行波電流等收錄下來。憑借工頻故障電流明確故障區,同時,憑借各個分區中的行波,進行故障定位,從而確保定位的精準、安全、可靠,集中控制波形、波速、外界干擾信號等的不良干擾,提高故障定位的精準程度。
例1:故障出現在監測終端之間,處于故障點同一端的監測終端,所記錄的工頻故障電流信號為同向,相反,分布在故障點兩端的電流信號則為反向。如圖1:
對于此類故障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通過計算來定位故障點:
L 代表兩個監測終端間的行波傳播距離, l1和l2則分別代表發生故障的區域分別與兩個監測終端的行波傳播距離,t1、t2則各自代表兩個監測終端的GPS用時。
例2:故障出現在變電站與監測終端二者中間,監測終端對應記錄的工頻故障電流信號處于同一方向。
憑借以上理論,能夠相對精準、科學地找到故障所處的區間,此故障定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可信度。
1.2 故障識別的理論
對于架空電線來說,其故障應該主要從兩大類進行識別,第一:雷擊故障(反擊、繞擊);第二,非雷擊故障。
當識別了線路故障為雷擊所致時,則要注意深入區分其為反擊故障還是繞擊故障,前者通常是由于雷電觸及電線桿,會產生雷電流,這部分電流會順著電線桿流向大地,然而,因為無論是桿塔還是大地都存在一定的阻抗,當電壓過大,超出閃絡電壓標準時,絕緣子串就很容易出現閃絡故障。
繞擊故障則是由于雷擊過程中,產生的高強度雷電流途徑導線,造成導線對地電勢上升,一旦絕緣子串遭到了過強的電壓,其已遠遠超出沖擊閃絡電壓,必然造成閃絡故障問題。
論商標戲仿的法律性質 ...........................................陳 虎 12.22
這兩類雷擊故障發生后,都容易導致絕緣子串閃絡問題,行波電流經由電線桿流向大地,對應都會出現一個反向電流,導致途徑導線的電流波形發生較大起伏性變化,其中波首部與尾部相對較陡。
與此相反,不是由雷電引發的故障,則是由其他外界因素引發的故障,例如:污染物對電線的侵蝕、樹枝的干擾與纏繞、鳥類的雕琢,再加上風偏問題等。這種故障問題的出現,同交流電流的起伏變化有很大關系。具體的電弧則體現出熄滅、燃復的特點,同雷擊所導致的故障不同,它的的行波電流頻率相對低。
創建輸電線路跳閘故障智能診斷系統,能夠全面、科學、有效地收錄行波電流,從中分辨故障類型,判斷出其為雷擊導致,還是其他問題所導致。
這一智能化診斷系統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構成:監測終端、數據中心、工作站。具有分層設計、分段布置系統性特點。其中數據中心發揮著WEB服務查詢功能,廣域網將這三大結構有效鏈接起來,發揮對故障的智能化診斷。具體的結構圖如圖2:
監測終端被配置在輸電線路中,負責對輸電線路故障來臨時的監測,具體監測項目為:故障行波電力、諧波電流、故障電流等,有效搜集故障信號,同時將其傳給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再憑借GPRS和現場終端實現通訊,接受被收集的信號,同時,下傳相關控制信息。數據中心會集中分析、處理傳來的故障信號,同時,把傳來的信息與診斷結果一并入庫,集中儲存起來、形成信息記錄。工作站則成為診斷系統中人機互動的平臺,具體任務為:創建監測系統、監測查詢過程、分析報表等。
任何一次線路跳閘故障,診斷系統都能將瞬態行波電流進行全面、徹底地記錄,再根據信息記錄來對故障瞬態行波的差異做出科學、合理的分析,從而明確故障類型,當診斷為雷擊故障時,則需要深入分析鑒定其屬于繞擊故障或反擊故障。同時,通過分析監測終端的行波數據、GPS時鐘數據來對應定位故障點。
在整個的故障診斷系統中,監測終端為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其具體的設計如下:
第一,傳感器線圈檢測系統。具體的檢測項目包括:工頻負荷電流、故障電流、行波電流。
第二,數據收集分析系統。負責收錄、分析并診斷來自于傳感器的各類信息、信號。
第三,通訊系統。負責對搜集到的信號進行上傳并處理,同時接收下傳的各類參數、各類控制命令等。
2.1 傳感器線圈測量單元
一般利用傳感器線圈來對應測出并鑒別電流類型,例如:工頻故障類或行波類,傳感器線圈是一種電流測量設備,主要憑借所測電流的磁通勢對應判斷電流的性質。
2.2 數據收集系統
這一系統一般用來收集、收錄各類電流信號,例如:工頻負荷電流、故障電流等,再途徑GPRS網來對應將電流傳送到監控中心。這一系統主要由以下部分構成:采集模塊、微處理模塊、儲存模塊等。
2.3 無線通訊單元
為了節省成本、控制費用,可以選擇GPRS公共網進行遠程監控,通過數據信息的遠距離傳輸進行通訊,而且公共網絡系統具有很強的信號輻射能力,能夠大面積覆蓋各個地域、地理空間,遇到地理位置較為復雜、地形極為特殊的情況,如果網絡信號無法觸及、覆蓋,則應該利用無線數傳模塊將其同信號區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通訊鏈接,以此來確保信號的全范圍覆蓋。
當輸電線路遭受雷擊或其他外力破壞產生故障問題時,安裝在線路附近的監測終端則會做出反應,向遠方的監測系統發出通訊信號,使數據信息被有效傳輸至監測系統,監測系統負責對所傳來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并對應接收監測系統傳來的指令、要求等,在遠近監測系統的有效鏈接下,信息數據實現了有效通訊。
2.4 電源系統
電源系統支持故障智能化診斷系統運轉的能量源泉,能夠維持系統的高效率運轉,屬于必備系統。所選的電源系統必須能夠儲備具規模電能,能夠長時間在露天工作,而且需要具備實時進行線路電流進行監測的功能。可以選擇無線的GPRS模塊憑借移動公共網對應傳輸信息。
該故障智能診斷技術分為定位技術與識別技術,前者是以分布式行波檢測技術為基礎,具有獨立性,不易受到接地阻抗的干擾,具體的定位模式是先找準區間,再具體精準地定位。故障識別技術則是建立在行波監測技術基礎上,憑借獲得行波電流并分析其特征來對應達到故障類型鑒定的目的。
智能化故障診斷系統具有多方面的優勢特點,一方面能夠精準地找到線路故障,精準定位故障,同時,也能有效分析故障原因,能夠準確地區分雷擊故障與非雷擊故障,并對應提出科學的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吳兆鑫.基于故障原因綜合辨識的輸電線路跳閘智能分析[J].機電信息,2013(27).
[2]裴慧坤.智能故障定位監測系統在高壓架空線路跳閘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27).
[3]王彥軍.基于STC89C52的電力線路過流保護實驗裝置研究[J].電子測試,2014(21).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