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士香 李建英 寧微微
職業病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
宗士香 李建英 寧微微
目的 通過連續監測2012~2014年職業病的現患率,了解職業病的醫院感染狀況及動態變化,以便采取科學的防控措施。方法 按衛計委規定的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方案要求,采取床旁調查與病歷查閱相結合的方法,對2012~2014年職業病的現患率調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012~2014年職業病現患率分別是3.85%、2.52%、1.27%,平均2.4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為主占50.00%,其次是胃腸道、泌尿道、口腔、皮膚黏膜各占20.00%、10.00%、10.00%、10.00%。病原菌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結論 開展現患率調查可以了解醫院感染的基本情況,反應醫院感染控制水平,為醫療安全提供保障。
職業病;現患率;感染部位;病原菌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是指在特定時間內對某一特定人群的醫院感染分布情況進行調查[1],又叫橫斷面調查,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出醫院感染的現實情況。醫院感染不僅會對患者造成身心、經濟等方面的不良影響,同時也會導致醫院病床周轉率受到嚴重的影響,并且還會導致社會負擔進一步加劇。為掌握職業病醫院內感染情況,更好地貫徹落實衛計委《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提出的連續、系統地對醫院感染控制工作進行評價,濟南醫院2012~2014年對職業病患者連續進行監測、匯總、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濟南市衛計委要求分別于2012年10月25日、2013年9月25日、2014年11月7日00∶00~24∶00對職業病所有住院患者進行現患率調查。包括當天出院、轉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調查當日轉、入院的患者。
1.2 調查方法 根據衛計委全國醫院感染監測網橫斷面調查要求每個年度于調查前2~5天,向各科室發出書面通知,說明調查目的,要求各科對住院患者完善各項與感染性疾病診斷有關的檢查。然后每科室抽出2~3名主治以上醫師進行培訓,內容包括目的、意義、調查方法、程序、注意事項、診斷標準、調查表項目填寫說明等。調查當天由醫院感染控制專職人員任組長,成立4個調查組,分別由醫院感染管理科、醫務科、科教科、和臨床科室醫生組成。采取查閱病歷和床旁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按要求填寫個案調查表和床旁調查表。
1.3 診斷標準 按照衛計委2001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對醫院感染病例進行診斷。現患率=(同期存在的醫院感染例數/觀察期間實際調查的住院患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將調查資料錄入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數據網絡處理系統,再進行數據匯總分析。
2.1 2012~2014連續3年的應查人數、實查人數、實查率、感染人數、感染率見表1。

表1 2012~2014年職業病醫院感染現患率和社區感染率(n)
2.2 感染部位構成比 2012~2014年共發生醫院感染患者10例,其中,呼吸道為主占50.00%(5例),其次是胃腸道(2例)、泌尿道(1例)、口腔(1例)、皮膚黏膜(1例)各占20.00%、10.00%、10.00%、10.00%。社區感染患者85例,其中,呼吸道占81.18%(69例)、泌尿道占9.41%(8例)、胃腸道占7.06%(6例)、口腔占2.35%(2例)。
2.3 病原菌分布 在2012~2014年的橫斷面調查中,發生醫院感染患者10例;社區感染患者85例,共計95例。送出標本68份,從中檢出病原菌47份。其中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占31.91%(15株),前3位分別是肺炎克雷伯菌占21.28%(10株),銅綠假單胞菌占12.77%(6株),大腸埃希菌占10.64%(5株);其余革蘭氏陽性菌占14.89%(7株),真菌8.51%(4株)。
3.1 醫院感染現患率分析 職業病占本院患者的60%,院感發生率基本能反應本院的醫院感染控制水平。2012~2014年職業病現患率分別是3.85%、2.52%、1.27%,平均(2.56±1.29)%,明顯低于二級醫院感染控制要求,并且逐年下降,說明本院現行的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及管理模式運行有效。主要是:發揮三級管理體系,各盡其責,注重過程,利用PDCA循環,使醫院感染現患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3.2 感染部位分布 醫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為主占50%,其次是胃腸道占20%,與國內有關文獻報道一致[2-4]。社區感染呼吸道占81.18%,其次是胃腸道和泌尿道分別占7.06%、9.41%。分析其原因:(1)職業病的基礎疾病如矽肺、塵肺、一氧化碳中的、汽油中毒等均破壞呼吸系統;苯中毒、鉛中毒、汞中毒、錳中毒等破壞神經和免疫系統[5-6]。(2)呼吸道病原菌主要經飛沫傳播,患者集中治療、陪探視人員較多,造成病原菌聚集,故病區內切斷傳播途徑較困難。(3)相當一部分發生于冬春季節,因開窗通風不及時或室內外溫差太大所致。
3.3 病原菌分布 病原菌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1],2012~2014年分別占80%、78.57%、83.33%;排名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革蘭氏陰性菌分離率高,提示應加大抗菌藥物監管力度,加強耐藥菌管理,所以本院已經開展多重耐藥菌目標性監測,加強對多重耐藥菌預防控制措施落實的監管和督導,以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維護患者利益,保障醫療安全[7-8]。
3.4 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建議 針對本院職業病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情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醫院感染控制:(1)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的組織領導與知識培訓。為進一步加強本院職業病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模式,通過領導小組進行全面的管理指導,針對醫院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盡可能將本院職業病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控制在理想的水平。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再加上醫學模式的轉變,醫院感染控制在醫療質量管理當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對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來說,不僅要注重加強自身的建設,同時還必須要在重點監控科室內部設置科室感染控制監管人員,以此來構建醫院感染控制管理的兩級網絡,進一步提升醫院的感染控制水平。與此同時,醫院還必須要不斷加大醫院感染控制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在醫院內部組織學術交流會、學習講座等模式,來進一步強調醫院感染控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使得醫護人員都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針對新分配的醫護人員,必須要將醫院感染控制教育作為上崗前的必須教育內容。(2)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的監測工作。建立健全醫院感染兩級網絡的監測工作。首先,落實醫院感染監測的月報工作,安排科室感染監控員每月定期將各個科室的感染情況統計上報到醫院感染管理小組,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在每個季度進行綜合性的檢查與研究,并組織報告會制定方案。其次,針對容易引發醫院感染的重點科室,采用定期與不定期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查,針對醫院使用的各種無菌物品(包含一次性無菌物品)都必須要進行定期的監測,切實保障使用安全。最后,針對不符合衛生要求的科室與設施進行整個,根據合格標準完成對供應室的改建,同時針對醫院的污水污物處理設施進行改進優化。(3)建立健全消毒隔離制度,保障抗生素的科學使用。醫院感染領導小組應當綜合參考醫院的實際情況,針對各個科室消毒隔離制度與抗生素使用規定進行不斷的優化,同時加大落實情況的監管力度,從而有效保障醫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1] 周燕飛,王楊,丘嶸.2011-2012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2):2946-2948.
[2] 尤月娟.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364-366.
[3] 劉玉嶺.2009-2012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3):620-622.
[4] 毛惠珍.2012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2685-2687.
[5] 葉倩,楊瑩,王善梅.某職業病專科醫院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5,31(6):475-477.
[6] 宗士香,朱杉,何青秀.職業病患者醫院內感染及病原菌特點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2):167-168,171.
[7] 韓建寧,劉福清,鞠光亞,等.某醫院2013-2014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10):1005-1006,1010.
[8] 黃巍,劉興榮.480例住院患者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分析[J].甘肅醫藥,2014,33(7):481-4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109
山東 250013 濟南醫院(宗士香 李建英 寧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