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國
超聲對膽道梗阻性病變的診斷價值
彭建國
目的 探討超聲對膽道梗阻性病變的診斷效果,并分析其應用價值與意義。方法 選取60例膽道梗阻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30例。2組患者的膽道梗阻部位以及膽道梗阻病因均相同。觀察組患者采用三維超聲技術進行診斷,對照組患者采用CT法進行診斷,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診斷有效率(86.6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53.33%)(P<0.05);觀察組患者的梗阻病因符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6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膽道梗阻性病變患者進行三維超聲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疾病的診斷率,并且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更為詳細的臨床資料,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膽道梗阻性病變;超聲;診斷
膽道梗阻性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該疾病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傷害,并且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膽道梗阻性病變有良性以及惡性之分,如何對膽道梗阻性病變患者進行正確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價值[2]。本研究選取60例膽道梗阻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超聲方法對膽道梗阻性病變的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婁底市中心醫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膽道梗阻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30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31~76歲,平均(51.24±7.19)歲。觀察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28~78歲,平均(49.82±7.21)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2組患者的膽道梗阻部位以及膽道梗阻病因均相同?;颊咭约凹覍倬栽竻⑴c本研究并對于本研究具有知情權。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CT檢測法,使用西門子公司Somaton Plus 4 VA螺旋CT掃描機。先使用高壓注射器,注射速度保持2 mL/s注入100 mL的造影劑,螺距的比例為1∶1,層厚、間距均為10 mm,開始掃描[3]。
觀察組患者采用三維超聲檢測法,使用Philips IU 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患者先禁食8 h,然后采用仰臥位進行檢查,先對患者進行二維檢查確定患者的膽管擴張情況以及其他病理特征,隨后啟動三維成像模式,并且呈現出三維動態圖像,在對患者進行三維掃查的過程中,患者盡量不要動[4-5]。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下診斷結果的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中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的檢測方法診斷梗阻部位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梗阻部位符合率(86.6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5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37,P<0.05)。見表1。
2.2 不同的檢測方法診斷梗阻病因結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梗阻病因符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6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17,P<0.05)。見表2。

表1 不同的檢測方法診斷梗阻的結果比較

表2 不同的檢測方法診斷梗阻病因的結果
膽道梗阻性病變在臨床上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一般患者為惡性病變的數量較少,良性病變的比例較大,而在良性病變的患者中肝內膽管結石的患者數量較多。超聲診斷以及影像學診斷方法在對膽道梗阻性病變患者的診斷過程中使用較為廣泛。在患者的臨床診斷中怎樣提高判斷惡性病例的靈敏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并且臨床診斷中還需將惡性患者比例的可信度進行排除[6]。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醫療技術也在不斷加強,超聲診斷技術以及影像診斷技術也都在不斷加強。醫生在對患者的并且進行判斷時,不能只單純地依靠患者的體征、病史等一般資料,還需要將其他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
往年在臨床上采用CT檢測法的患者數量較多,CT具有分辨率較強的優點,臨床價值曾被肯定。但有學者認為,雖然CT檢測法將淋巴結腫大、胰腺區腫塊等特征能夠顯現出來,但是對于肝門區域腫塊的顯示度不高,對腎管結石的密度分辨率也并不樂觀[7]。并且使用CT檢測法對患者的副作用也較大,所在在臨床上的使用沒有原來廣泛。三維超聲可以將膽道的解剖形態更為立體地呈現出來,準確地確定病灶的三維位置,對于疾病的判斷和治療方法的確定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三維超聲技術可以從正面、側面、反面等角度對膽道進行觀察,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數據[8]。在膽管壁的周圍組織中,三維超聲技術可以將膽管壁以及結石的位置、分界點觀察得一清二楚,因此可以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準確的評估。
綜上所述,在對膽道梗阻性病變患者進行三維超聲技術檢測時不僅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疾病的診斷率,并且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更為詳細的臨床資料,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方長海,鄧克學.B超、MSCT和MRCP在膽道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2,18(6):504-509.
[2] 朱林林,王一平.磁共振胰膽管成像與超聲內鏡診斷膽道梗阻疾病的系統評價[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3):154-159.
[3] 趙萌,李金龍.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ERCP對膽道梗阻性疾病的診斷[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4,12(6):592-594,封3.
[4] 周靜,張煜,羅志建,等.超聲造影診斷肝外膽道梗阻性病變應用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4,30(12):1102-1105.
[5] 黃革,鄭維民,申國強,等.MSCT與MRCP對老年人膽道梗阻性疾病的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8):4540-4541.
[6] 李穎如,樊靜,蔣曉春,等.超聲膽道造影技術的初步應用[J].新醫學,2013,44(6):382-384.
[7] 蔡軍,張彤,王翔,等.超聲引導下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在膽道梗阻疾病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外科雜志,2014,22(1):69-70.
[8] 戴社教,李紅,王深皓,等.超聲結合X線引導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的臨床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28(12):1933-19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018
湖南 417000 婁底市中心醫院 (彭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