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鴻 吳雁翔
切除手術治療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的臨床效果觀察
單鴻 吳雁翔
目的 探討切除手術治療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疾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疾病患者4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1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前提下,還給予患者切除手術治療。觀察2組療效。結果 觀察組21例患者在經過切除手術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4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切除手術對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手術治療
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疾病在臨床上非常少見,是一種多個各不相同的分泌腺在一個腺體上產生功能亢進的疾病,具有很強的遺傳性特征。本研究選取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疾病患者共42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切除手術治療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疾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3月~2015年3月在解放軍第四六三醫院接受治療的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疾病患者共42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1例。觀察組男11例,女10例,年齡24~61歲,平均(40.21±3.52)歲,病程5個月~9年,平均病程(3.2±1.3)年;對照組男10例,女11例,年齡21~63歲,平均(41.32±2.14)歲,病程6個月~12年,平均病程(3.5±1.6)年。選取的患者均沒有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癥狀。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前提下,還給予患者切除手術治療,在手術前,對患者采取24h香草扁桃酸(vanillymandelic acid,VMA)檢查,同時還要檢查腎上腺B超,以及腎上腺CT和甲狀腺B超,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進行甲狀腺瘤根治手術,或者進行頸部淋巴切除手術以及甲狀腺切除手術[1],觀察2組患者治療效果。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患者接受以上切除手術治療之后,原發癥狀消失,血壓恢復正常,VMA恢復正常。好轉:接受手術治療后,原發癥狀基本消失,患者血壓恢復正常,VMA基本恢復正常,病癥有所緩解。無效:患者接受以上切除手術治療之后,血壓和VMA都沒有改變,各項指標沒有顯著變化[2]。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觀察組患者在經過切除手術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903,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綜合比較(n)
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在目前臨床上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疾病,根據有關數據統計,85%~95%的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患者是甲狀腺髓樣癌[4]。這種疾病有很強的遺傳性特征,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是一種很罕見的染色體遺傳病,其在臨床上的具體表現以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為主要特征,因為這種腫瘤細胞能夠形成大量的降鈣素和生長抑素,同時還會形成癌胚抗原等一些活性物質[5],因而在臨床治療中,將這些活性物質的監測看成是診斷患者有沒有治愈的重要指標。比如,運用對降鈣素的檢測,可以對患者手術之前的診斷、手術過程中的判斷,還有手術之后腫瘤的檢測能夠提供非常有力的根據。運用腎上腺CT檢測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的細胞瘤,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比如定位準確、平掃清晰易見[5]等,清晰度高達86%,在平掃患者體內的腫塊時,能夠清晰顯示腫塊的形狀、大小、分布等,同時可以顯示出腫塊的包膜[6]。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的細胞瘤在CT檢測中的形狀大多是橢圓形狀或者是圓形狀,具有清晰完整的包膜和邊界[7]。
當前,對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的治療手段是采用手術治療,如果MTC產生并發細胞瘤,就需要首先進行細胞瘤切除手術,為了避免患者發生高血壓等相關的并發癥[8]。在手術進行完2周以后,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在進行MTC手術,對患者采取全甲狀腺的切除手術,在手術過程中,應該要觀察患者的甲狀腺旁以及患者的對側甲狀腺狀況。在切除手術完成以后,平均3個月檢測1~2次患者的降鈣素,保持檢測1年,如果切除手術過后1年,需要保證每1年檢測1次,以便能更好地觀察患者的MTC有沒有出現復發的情況,或者是出現好轉。根據有關文獻,針對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基因攜帶者,對其采取的最優預防治療手段就是全部切除甲狀腺,也就是在攜帶者5歲以前對其采取切除手術,做好早期預防治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進行該手術時,腹腔鏡手術是最好的選擇,其具有損傷小、手術以后恢復快等優點,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中,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疾病患者共42例,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21例患者在經過切除手術治療后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選取的患者有18例采用了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之后,患者的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癥狀基本消失,沒有出現手術以后癥狀轉移或者是復發的情況。
綜上所述,采用切除手術對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郭威.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的臨床治療[J].哈爾濱醫藥, 2014,11(35):98,100.
[2] 胡安然,王永忠,徐書楷,等.多發性內分泌腺瘤2A型的診斷及治療——附一家系三例報告[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0,2(4):221-224.
[3] 魏雯.一中國漢族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2A型家系的臨床調查及基因分析[D].福建醫科大學,2009,12(14):21-24.
[4] 謝燚.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2A型家系的臨床特征及RET原癌基因突變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2010.
[5] 郭威.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的臨床治療[J].廣州醫藥,2015, 12(3):79,81.
[6] 蔡衛霞.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臨床特點分析[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4,26(1):27-28.
[7] 丁維,朱宏建.家族性多發性內分泌腺瘤2A型的基因診斷[J].武警醫學,2014,25(7):724-727.
[8] 張金雙,李雪,吳筱輝,等.2A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超聲表現[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3,10(3):231-2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018
遼寧 110000 解放軍第四六三醫院內分泌科 (單鴻 吳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