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桂寶
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療效分析
蘇桂寶
目的 觀察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選取218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在患者的宮腔內放置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進行治療。分別于放置前與放置后第3、6、12個月時觀察并記錄子宮內膜厚度、外周血血紅蛋白、月經量、月經周期的數據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隨訪12個月,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逐漸變薄,月經量逐漸減少,月經周期逐漸延長,月經周期外周血血紅蛋白濃度逐漸上升,與置入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5%(6/218),表現輕微可耐受或自行緩解。結論 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采用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子宮內膜厚度,減少子宮出血量,矯正子宮功能,改善貧血癥狀,不良反應少,臨床療效滿意且安全可靠。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左炔諾孕酮;緩釋;療效;不良反應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在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生殖內分泌疾病,發病機制與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軸失調有關,多見于青春期少女和圍絕經期婦女,發病率較高,臨床表現為月經量過多、月經期紊亂、子宮不規則性出血等,常常伴有貧血、情緒不穩及影響生育功能等,給女性的身心帶來較多的痛苦。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口服孕激素、氨甲環酸、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和二甲雙胍等藥物[1]或子宮切除手術等。子宮切除手術作為一種有創治療,在根治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同時往往給患者帶來新的創傷。因此,臨床中尚在不斷探索更加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法[2]。左炔諾孕酮被臨床應用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臨床療效滿意[3-4]。本研究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采用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進行治療,觀察評估左炔諾孕酮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以期為臨床有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提供理論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欽州市欽南區人民醫院婦科診治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入組條件:(1)結合臨床表現、盆腔超聲檢查及實驗室化驗結果等符合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診斷者[5];(2)未合并有宮頸非典型性增生或宮頸癌者;(3)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出凝血功能障礙者;(4)無精神障礙、對治療和檢查能夠合作者;(5)對左炔諾孕酮無過敏者;(6)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共納入218例患者,年齡16~54歲,平均年齡(43.58±6.84)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病程(4.62±0.59)年。
1.2 方法
1.2.1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前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詳細解釋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的適應證、禁忌證、作用機制及臨床療效,明確告知患者放置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征象及不良反應,告知患者接受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治療時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充分了解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有助于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對治療能夠進行積極主動地配合,有助于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置入的順利完成?;颊呔邮芘枨怀暀z查,明確子官內膜厚度和內膜血供情況和子宮大小等,完成月經量,化驗外周血血紅蛋白。
1.2.2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 由專人保管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由專人負責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根據患者的具體的臨床特點、超聲及宮腔鏡檢查結果,準確定位后,在月經來潮的第2~7天內將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置入宮腔[6]。
1.2.3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 在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第3、6、12個月時復查盆腔超聲以了解子宮內膜厚度,詳細觀察并記錄月經周期和月經量,定期化驗外周血血紅蛋白水平。觀察放置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對不同時期的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血紅蛋白水平和月經周期等資料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前后臨床特點比較
2.1.1 月經量變化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月經量逐漸減少,置入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月經量與置入前的月經量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1.2 月經周期變化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月經周期逐漸延長,置入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月經周期與置入前的月經周期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1.3 子宮內膜厚度變化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子宮內膜厚度逐漸變薄,置入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子宮內膜厚度與置入前的子宮內膜厚度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1.4 血紅蛋白水平變化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外周血血紅蛋白水平逐漸升高,置入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血紅蛋白水平與置入前的血紅蛋白水平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前后臨床特點比較(x±s,n=218)
2.2 不良反應 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隨訪12個月,出現頭暈4例、惡心2例,共6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5%(6/218)。不良反應癥狀輕微,可耐受,可自行緩解,可持續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進行治療。
左炔諾孕酮是炔諾孕酮的左旋體,活性比炔諾孕酮增強1倍以上,主要作用于下丘腦和垂體,促使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峰值降低,抑制排卵,影響子宮內膜成為低柱狀變化處于萎縮狀態,達到治療止血的目的[7]。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的節育器,其使用時間為5年,通過放置在宮腔中起作用。研究表明,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效果顯著[8]。放置左炔諾孕酮的作用機制與口服孕激素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作用機制基本相同,只是前者局部作用于子宮。左炔諾孕酮經子宮內膜基底層毛細血管網快速吸收進入血循環,內膜局部濃度較外周血循環濃度高
1000倍之多,更好地占據局部孕酮受體,抑制了雌激素受體的合成,從而出現使用左炔諾孕酮后月經量減少,月經周期延長,甚至出現閉經的現象[9]。而且放置左炔諾孕酮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血紅蛋白濃度均上升至正常水平,子宮內膜厚度均降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218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隨訪12個月,患者的月經量逐漸減少,月經周期逐漸延長,子宮內膜厚度逐漸變薄,外周血血紅蛋白水平逐漸升高,置入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各項指標與置入前的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置入后3個月的各項指標顯著優于置入前,提示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起效較快,可以有效減少月經量、延長月經周期、改變子宮內膜厚度,以及避免血液流失導致的貧血癥狀;置入后12個月的各項指標更加顯著優于置入前,提示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的療效持久,臨床癥狀改善穩定。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后隨訪12個月的過程中,出現輕微的頭暈、惡心共6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5%(6/218)。不良反應可耐受和自行緩解,未影響臨床治療,提示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采用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子宮內膜厚度,減少子宮出血量,矯正子宮功能,改善貧血癥狀,不良反應少,臨床療效滿意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1] 胡燕軍,朱依敏,黃荷鳳.異常子宮出血藥物治療進展[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3,32(5):344-348,360.
[2] 李靜文,楊曉紅.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術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3(6):544-546.
[3] 徐肖文,顏林志,孫靜,等.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用于治療頑固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研究雜志,2012,41(4):92-95.
[4] 周征.左炔諾孕酮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4):132-133.
[5] 孔北華.婦產科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84-390.
[6] 夏愛華,寧細容,劉文斌.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術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0):3347-3348.
[7] 鄭紅霞.左炔諾孕酮用于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21):4648-4649.
[8] 鄒宏兵,鄭江紅,胡玉峰,等.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及子宮內膜增生過長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5,24(1):19-21.
[9] 鐘華,黃英.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5):93-94.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levonorgestrel slow release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Methods 218 patients with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were selected who had been made a diagnosis and given treatment in gynecology department, all patients were placed levonorgestrel in their uterine cavity for treatment. The score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 peripheral blood hemoglobin, menstrual quantit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the third, sixth and twelfth month before placement and after placement , then 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obtained data. Results The follow-up visit for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the patient became thinning gradually, menstrual blood volume is also reduced, th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during menstrual cycle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2.75% (6/218), expressed slight tolerated.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dopt Levonorgestrel slow-release system for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reduce uterine bleeding quantity, correct uterine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anemia,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satisfi ed and the method is safe and reliable.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Levonorgestrel; Slow release;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048
廣西 535000 欽州市欽南區人民醫院婦產科 (蘇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