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松

動畫表現形態主要包括外在表現形態、內在組織結構以及各種各樣的藝術表現方式。從外在表現形態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動畫影片外部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動畫外形態的主要表現形式;從動畫表現形態的內部結構類型來進行分析,動畫的制作形式就是動畫表現內形態的主要表現形式。動畫表現形態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即平面動畫、立體動畫和混合動畫,下面對這三種動畫表現形態的類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 平面動畫的主要表現形態
(一)單線平涂動畫
手繪是平面動畫的主要表現形態,賽璐路片是其最初的表現形式。上個世紀60年代,電視和電影中播放的動畫片全部都是賽璐路形式的,這也是最早的分層動畫,使用單線平涂的形式來制作動畫片。在紙上使用線條來繪制人物和事物,對其進行描線處理以后,再復制到賽璐路片上面,使用單一的顏色進行填色,將其與紙上的背景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這種制作方法比較適合于數量龐大的動畫影片。
數碼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使動畫制作流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此動畫片可以使用電腦來進行創作了,從而使制作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這也是現代動畫制作經常會使用到的技術。使用電腦來繪制動畫,盡管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是動畫片的基本形態和制作流程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數碼技術可以說只就是一種工具而已。單線平涂是平面動畫表現形態經常使用的辦法,使用簡單的線條來勾畫人物和景物,接著進行單色調的填色,這是現代動畫最常使用的表現形態,例如,迪士尼公司出版的《白雪公主》等系列影片。
(二)繪畫風格動畫
單線平涂動畫的視覺感受比較單調、制作方法也比較簡單,使其表現力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動畫制作家們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嘗試,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動畫表現形態,他們在繪制動畫片的時候,使用了碳鉛筆、彩色鉛筆等各種各樣的工具,通過使用不同的工具,使得動畫片的藝術效果也各不相同。
繪畫風格動畫主要是指使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在不一樣的繪畫材料上進行創作而得出的平面動畫,使用的工具包括水彩、粉筆、炭筆、鉛筆以及鋼筆等等。這樣可以將繪畫藝術的精髓進行不斷的吸收,將不同材料的特性進行充分的融合,加之創作者個性化的創作,從而使繪畫風格動畫具有超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繪畫風格動畫非常關注創造性和創新性,這些動畫制作者不僅是動畫片的創造者,還是整部作品的指導者。比如,1999年,亞歷山大·佩特洛夫創作的動畫片《老人與海》就是繪畫風格動畫的典型代表。動畫片中使用的創作形式就是油畫,通過玻璃和油畫展現出來的鮮亮和透明讓人贊嘆不已。一直以來,雅克雷米·杰賴德的風影動畫工作室創作的繪畫風格動畫片比較受人追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版畫動畫《悲歡故事》、漫畫動畫《不凡的故事》、水彩動畫《和尚與飛魚》以及彩鉛動畫《非常小王子》等。現代動畫制作家中最具原創力特點的就是荷蘭畫家保羅·德利森,他創作的所有動畫片都會讓人感覺非常的幽默、搞笑,所有的動畫片都有較強的漫畫風格,主要的色調為黑白反差,畫風清新、自由。
二、 立體動畫的主要表現形態
(一)實拍定格動畫
實拍定格動畫指的是使用逐格拍攝的辦法,將靜止的物體拍攝在每格中使其有所變化,逐格拍攝完成以后,將其連續播放出來,從而形成連續變化的影片。依據制作方法的不一樣,實拍定格動畫主要有兩種表現形態,即材質動畫和偶動畫。首先,材質動畫。實拍定格使的材料可以是自然之物,比如玩具、衣物、鋼絲、瓜果以及石頭等。通過使用這些材質將定格動畫拍攝的豐富多彩,使其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這些動畫被叫做材質動畫。動畫家對表現形態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從而使材質動畫的類型各種各樣[1],比如,波蘭動畫家克萊瓦制作的沙動畫《天鵝》就是依據著名舞曲《天鵝湖》拍攝出來的;蘇聯巴丁的代表作《鋼絲的惡作劇》以及安娜·普萊斯列和瓊·格雷斯共同制作的《糖果體操》等都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材質動畫。其次,偶動畫。偶動畫也被人們稱作是偶類片,為了使電影生產的目標得以全面實現,通過最小化的工作量實現較高的工作效率。偶動畫經常使用的形式就是關節偶,通過對關節的改變來展現不一樣的動畫形態。偶動畫中比較有成就的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動畫家們,其中最為著名的動畫家就是吉里·透思卡,布拉格動畫的核心人物也是他。在木偶大師古巴的引領下,他們的團隊制作出了許多木偶動畫,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彈簧玩具》和《祖父和甜菜》。泥偶動畫也被稱作粘土動畫,使用具有超級柔軟性的粘土當做材料,制作出形式各異的動畫形象,展現出不同的動畫動作和動畫造型。比如,觀眾比較熟悉的尼克·帕克“粘土世界”,1989年,還制作出了5分鐘影片《衣食》,該影片獲得奧斯卡獎。
(二)三維立體動畫
三維立體動畫就是大家熟知的3D動畫,這是伴隨著計算機軟件不斷發展進步而出現的新興動畫形式。三維立體動畫就是借助三維軟件和計算機硬件將數字圖形制作成具有立體感的影片。三維立體動畫片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5-2000年):這是三維立體動畫的初步發展階段和起步階段,此時在動畫電影市場中比較具有典型代表的就是迪士尼系列和皮克斯系列影片。
第二階段(2001-2003年):此時三維立體動畫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在動畫電影市場中比較具有典型代表的就是皮克斯系列和夢工場系列影片。
第三階段(2004年至今):這時三維立體動畫進入了發展的全盛階段,福克斯在成功推出《冰河世紀》以后,又攜手藍天工作室上映了《冰河世紀2》;皮克斯也制作出了屬于自己的首部影片《鱉腳燉菜》,此時比較成功的3D影片還有夢工場的《怪物史瑞克》、迪士尼的《小雞》以及華納兄弟的《極地快車》等。
三、 混合動畫的主要表現形態
混合動畫是指具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表現形態的動畫片。例如,風影工作室使用布與蠟筆畫相結合的表現形態創作了影片《海盜船和碰碰貓》;美國導演德泊·加丁納和威爾·文茨通過將偶動畫、粘土動畫和真人演出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了《星期一閉館》;意大利動畫電影創作者將實景拍攝和動畫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成功的制作出了動畫電影《莫尼的戰爭和夢想》;捷克斯洛伐克的動畫家斯幾克梅耶將真人表演和實物創作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創作出最具代表性的《愛麗絲夢游仙境》,影片中使用實物來對動畫影片的深刻含義進行淋漓盡致的詮釋。動畫影片創作者們注重對不一樣的表現手法和題材的大膽嘗試,給人全新的動畫享受,從而使動畫電影的藝術價值通過不一樣的表現形式進行著不斷的提高。
四、 敘事結構特征
(一)二元性
動畫電影注重創建二元性世界,使主人公可以成雙出現在熒屏上。比如《機器人總動員》里面的瓦力和伊娃,影片中的主人公被設計成為兩個,通過兩個人相互交替來吸引觀眾的目光;《飛屋環游記》中卡爾和羅素總是一起來面對所有的困難;《美食總動員》中老鼠林圭寧和雷米經常一起去尋找食物。通過使用多層次對立、互相交織與互動的形式使影片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
(二)可預見性
動畫電影的可預見性非常強,皮克斯的所有影片當觀看到一半的時候,影迷就會知道結果是什么樣子的。現實生活中充滿了艱辛,而動畫影片的結局總是那么的美好,以此來傳達人們美好的寄托,人們都希望看到好的結局,希望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這就導致了動畫電影的結局具有較強的可預見性。人物特定的性格和景色融合在一起,每一個角色都有屬于自己的氣氛、態度和風格。人們在觀看皮克斯動畫電影的時候,銀幕上的形象讓感覺非常親切,所有的故事就像發生在觀眾身邊一樣,從而將影片中新鮮的對話、令人激動不已的場景以及強烈的思想感情體現的淋漓盡致。比如,《玩具總動員1》中巴斯光年和胡迪一定會歷盡千辛萬苦重新回到安迪手中;《蟲蟲危機》中族人對飛刀非常的冷漠,經過飛刀的不懈努力終于得到族人的喜歡;《怪物公司》中代表正義的蘇利文一定會取得與老板斗爭的勝利,將阿布安全送回到地球上來等等。
(三)象征性
動畫電影之所以與娛樂片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這是因為動畫片可以真實的展現美國的歷史和風景,能夠將美國價值進行充分的展現。如果人類在太空生活,則說明機器人和飛船會給地球環境到來一定的傷害,所以在觀看完《機器人總動員》以后,人們會不自覺的想到要保護環境,注意環保節能;《超人總動員》中的超人身上體現著童年夢想破滅后,人們被社會化的真實境遇,他們與那些被制度所束縛的所有人是一樣的。動畫電影中時常會對團結的價值進行贊揚,比如《蟲蟲危機》中體現出的當遇到困難以后,一定要有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一定要對未來充滿希望。
(四)功能性
動畫電影不僅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它還具有較強的現實價值。[2]在美國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動蕩不安的時代中,人們的生活充滿了巨大的壓力,動畫電影通過展現美好的事物給人以心理安慰。不是所有動畫電影的功能都是那么直接的,不會將畫餅充饑的作用進行鮮明的體現,但是總體來說是基本一樣的,動畫電影中會對一些問題進行積極的展示,展示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矛盾和問題,同時這些問題也都是永恒討論的話題。比如,《超人總動員》中工作沒有激情問題、《飛屋環游記》中的學術造假問題、節能環保問題等。
結語
綜上所述,動畫電影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動畫電影的表現形態主要是通過三種形式體現出來的,即平面動畫、立體動畫和混合動畫。動畫電影的敘事結構特征主要表現為四點主要特征,即二元性、可預見性、象征性以及功能性,通過對動畫電影敘事功能的分析,可以發現動畫電影在展現美好愿望的同時也將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參考文獻:
[1]馬華.動畫創作中“中國風”的“變”與“不變”——《花木蘭》與《功夫熊貓》給中國動畫創作的啟示[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09(3):54-57.
[2]乜莎.國產動畫電影的現狀及對策探析展[J].商,2015(48):37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