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徐穎婕
在爸爸媽媽的眼里,寶寶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其實反過來也一樣,由于情緒是會互相傳染的,因此家長的一舉一動也與寶寶的快樂息息相關。那怎樣才能培養(yǎng)寶寶的快樂情緒呢?當寶寶不開心時,我們又該怎么做?
同成人不同,寶寶的情緒具有不穩(wěn)定性、比較外露、極易沖動等特點。比如,初到一個新環(huán)境,寶寶會因為不適應而哭鬧,最典型的就是剛上幼兒園小班,或者去上早教班的寶寶,每次離開家長就會大哭,甚至還會因為沒有吃到愛吃的食物而哭鬧不止,但是只要給他們買一個玩具又會立刻破涕而笑,這些都是情緒不穩(wěn)定性的表現。再比如,寶寶們經常會因為爭搶一件玩具而打起架來,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大哭不止,完全不會考慮周圍人的意見或想法,這些都說明了他們有外露、沖動的特點。
情緒是可以相互感染、影響的,年幼的寶寶的情緒尤其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有研究表明,恐懼、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寶寶只有在一個舒適、愉快的環(huán)境中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學習,為此爸爸媽媽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營造愉快氛圍。那怎么培養(yǎng)寶寶的快樂情緒呢?
人們常用“四月天,孩子臉”來強調寶寶的情緒易變化,這些變化會直接影響寶寶的行為。因此,搞清楚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是理解和引導他們行為的關鍵。只要爸爸媽媽細心觀察,不難發(fā)現他們的情緒變化,爸爸媽媽要尋找不良情緒的根源并幫助寶寶調節(jié)情緒。
當爸爸媽媽要離家去上班時,當寶寶要去早教或幼兒園時,他們會因為分離焦慮,或者身處于陌生的新環(huán)境而感到焦慮、不安,從而哭泣或者生氣。此時可以采取“關心撫慰式”或“情感轉移式”的方法,讓其他的陪伴者用更多的愛、新奇的事物或玩具來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如果是帶寶寶去接觸新的環(huán)境或者陌生人,爸爸媽媽可以慢慢引導他同自己一起探索,讓寶寶意識到這個環(huán)境是安全的。
如果寶寶由于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或者要求,如沒有給他買到心愛的玩具時,他會通過哭鬧、發(fā)脾氣來表達不滿。此時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他忘掉不愉快。不要一味批評或處處都滿足寶寶,要盡量對他多關懷、多安慰,同時可以帶他去外面玩玩等。
如果寶寶拿了危險的物品或是從事危險行為時,爸爸媽媽會下意識地進行阻止,但由于寶寶的探索行為被終止了,他可能會感到沮喪并表示不滿。此時,除了禁止寶寶的危險行為外,更需要采用“講明道理式”方法,跟寶寶說明為何這些行為是被禁止的,并引導他從事其他較安全的游戲。
當寶寶身體不佳,或者患病,自然而然會情緒低落。此時,一定要非常有耐心地對待他。如果他有什么需求,可以采用“滿足需求式”方法,及時給予他所需要的,特別是他們情感上的需求。
在遇到一些意外事件發(fā)生時,比如打雷、失去玩具等情況時,寶寶會感到害怕或者傷心。此時一定要先設法緩解寶寶這種負面情緒,不要去質疑(比如一味地說“沒什么可怕的,有什么好傷心的?”)而是要了解為何寶寶會感到害怕或傷心,否則,長此以往寶寶會隱藏自己真正的情緒。知道原因后,再根據情況進行疏導,讓寶寶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人的情緒情感是在具體的活動中產生的,因此爸爸媽媽要善于利用各種事物來調動寶寶的情緒,比如陪寶寶玩他喜歡的游戲,帶寶寶去他喜歡去的地方,去體驗和尋找快樂。在游戲中,寶寶能得到最大的快樂,不僅能激發(fā)興趣,還能吸引他主動動腦、動手,探究、發(fā)現、創(chuàng)造;用寶寶喜愛的玩具布置臥室或者起居室,讓寶寶在自己熟悉和滿意的環(huán)境中成長;還可以給寶寶閱讀一些關于快樂和溝通方面的繪本,引導他學會如何和別的小朋友相處,讓他對陌生的世界不再感到害怕,培養(yǎng)探索的欲望。當寶寶有了自由的活動選擇權、有了新的小伙伴,他會在探索中獲得自信,并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寶寶的成長離不開成人的鼓勵和正確的評價,爸爸媽媽對寶寶及時的積極評價,可使他積極向上,精神振奮,更好地表現自己,內心更愉悅、更快樂。如:每次和寶寶進行親子閱讀時,可以抓住他點滴進步,及時稱贊,寶寶參與閱讀的氛圍就越濃;帶寶寶參加外面的活動時,要多給他鼓勵和勇氣,多表揚。對于爸爸媽媽的贊揚,寶寶會獲得很大的滿足。給予寶寶一種肯定的信心,使他敢于創(chuàng)造、敢于表達,形成創(chuàng)造氛圍,獲得興趣。
總之,良好的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標志,就寶寶而言,情緒的安定、愉快是健康發(fā)展的基礎。最后還要提醒一下爸爸媽媽,你們是寶寶一舉一動的示范者,,因此你們在寶寶面前就是快樂的化身。所以,要首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寶寶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他們才能保持情緒愉快,做事充滿信心,與周圍人建立更融洽、更和諧的關系,從而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