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徐穎婕
在孕育新生命的同時,準媽媽們自身也在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激素水平的波動。特別當準媽媽在產檢時發現孕酮低的情況,常常擔心自己會不會發生流產.那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孕酮,又稱黃體酮,是由卵巢分泌的一種重要性激素。除了它之外,卵巢還會分泌雌激素和少許雄激素。
孕酮(progestin)非孕期是由卵巢中的顆粒細胞分泌的,在孕期則主要由卵巢和胎盤組織分泌。黃體酮的作用有很多,它能降低子宮平滑肌的興奮性,抑制子宮收縮,使處于增生期的子宮內膜向分泌性轉變,為受精卵著床做好準備;與雌激素共同作用下,促進乳腺發育;促進陰道上皮細胞脫落;還能興奮體溫調節中樞,使得基礎體溫上升0.3~0.5攝氏度,這也被當做排卵的重要標志之一。總之,孕激素的作用,是使得身體準備好受孕并維持妊娠的持續發展。
雌激素(estrogen),主要由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組成,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成卵泡與子宮發育,使子宮肌層增厚,子宮緊縮力加強,增加子宮對催產素的敏感性;增加輸卵管上皮細胞的活動;促成陰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促成乳腺腺管增生;促成體內水鈉潴留及骨鈣沉著。
雄激素(androgen),量較少,主要為睪酮,它既是維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又是合成雌激素的前體
在懷孕的早期,孕酮由卵巢的妊娠黃體分泌,在8~10周以后,多由胎盤分泌。隨著孕周的增長,孕酮在準媽媽體內的水平越來越高,到足月妊娠時達到頂峰。孕酮是女性維持妊娠的必要條件,尤其對早期妊娠的支持十分重要。
酮維持在正常水平會使子宮肌纖維松弛,興奮性降低,同時降低妊娠子宮對宮縮素的敏感性,從而在懷孕的過程中減少子宮收縮,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宮內生長發育。對于準媽媽來說,保持孕酮的正常值非常重要,高濃度的孕酮對增大的子宮起著明顯的鎮靜作用。反之,孕酮低有可能會導致先兆流產或流產的不良后果,應當引起重視。
想要監測體內孕酮的值,只要通過簡單的抽血檢查即可獲知。在孕早期就可以檢查,不同的醫院由于采用的試劑或檢測方法不同,正常參考值可能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在懷孕12周以前查孕酮的值比較有意義。
在一些準媽媽的腦海中,孕酮低就仿佛是流產的代名詞,但實際上并未如此。雖然有研究的確表明孕酮低可能會導致流產,但這不是絕對的。孕早期檢測如果發現孕酮值較低,準媽媽首先要鎮靜下來,不要太過擔心。孕酮低的原因有很多種,因此造成的結果也有所不同。在門診時,醫生會仔細詢問準媽媽的病史,如有無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母體健康狀況,以初步排除上述因素造成的流產。接著還會通過B超等檢查項目來查看胎寶寶的發育情況,從而判斷是否需要保胎。
Select A:有可能是準媽媽黃體功能不全,導致自身分泌孕酮不足,引起先兆流產。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準媽媽需要補充黃體酮或地屈孕酮來提高孕酮的水平,來維持胚胎的生長發育。通常而言,這種情況只占先兆流產中的很小一部分。而且在保胎治療過程中,準媽媽要一直隨診觀察,以及時了解胎寶寶情況和孕酮水平。
SelectB:孕酮低也有可能是胚胎本身發育不良導致的一種現象,胚胎發育不良有極其復雜的原因,如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環境影響等等,大多數原因都無法獲知。這些胚胎由于本身的原因,不能夠繼續發育,或者不適合存活下來,作為一種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保護法則,母體將其淘汰了。就是說,并不是所有的妊娠都是成功的、合適的。在人類妊娠中,大約會15~25%的懷孕會以流產結局。如B超提示宮內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準媽媽就需要理性放棄了,不建議行保胎治療,相反應及時行流產術。因為孕酮低只是一種表面現象,補充再多的黃體酮也無法挽回流產的結局。
在準媽媽發現孕酮低的情況下,應該先咨詢醫生的意見,調整心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如果需要通過補充黃體酮來預防流產,一般應用不超過孕12周,因為12周以后黃體酮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子宮的敏感性。目前能夠用于保胎的孕激素只有黃體酮和地屈孕酮(達芙通)。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孕期使用黃體酮不會增加胎兒畸形的發生率,所以孕期遵醫囑使用黃體酮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如前文所述,黃體酮保胎僅僅是針對黃體功能不足的流產可能患者有益,對于其他原因導致的流產是沒有價值的,因此在未分清楚孕酮低的情況時不能盲目保胎。
一般食物中,則幾乎沒有能夠被身體直接吸收的孕酮。雖然有人認為準媽媽可以多吃大豆來補充孕酮,但事實上,大豆所含有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天然的雌激素,而非孕激素,根本起不到補充孕激素的作用。所以,所謂從食物中補充孕激素,幾乎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