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pes
闌尾這個位于盲腸和回腸之間的、長度通常在7~9cm的小器官,由外層的肌肉組織和內層的淋巴樣組織構成。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器官,卻在醫學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雖然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切除闌尾并不會妨礙機體正常發揮功能,也不會產生任何的負面作用,但是有些醫生和研究者們認為,闌尾并不是毫無用處的。
原始人的消化器官?
有人提出,闌尾是一種痕跡器官。所謂痕跡器官,就是已經失去原有功能,在發育過程中退化并只留殘跡的器官。當人們還需要以樹皮和草等非常難以消化的食物為生時,就需要一個額外的器官來幫助他們的胃腸道消化這些食物。有些醫生認為,隨著人類的進化,闌尾會逐漸退化并消失,但是也有醫生認為,闌尾還是會留在人類的體內。
“好細菌”的聚集地?
有的研究者認為,闌尾是為了保護胃腸道中的“好細菌”而存在的。雖然胃腸道正常發揮功能并不一定需要闌尾,但是闌尾中的共生菌對整體的腸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當我們出現腸道感染并導致腹瀉的時候。感染不僅僅會使腸道脫水,掠奪營養物質,還會消滅腸道中的“好細菌”。一旦腸道清空了以后,藏在闌尾中的“好細菌”就會出現,并搶在有害細菌之前,重新占領胃腸道內壁。
在工業化社會中,由于衛生條件的大幅改善和醫療手段的飛快進展,我們體內這些“好細菌”可能就沒有以前那么多了,這也可能是闌尾看起來沒什么用處了的原因之一。也正因如此,現在的患者切除闌尾后,一般都不會出現什么副作用。
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還有人提出,闌尾與免疫功能有關。闌尾內層的淋巴樣組織能夠產生抗體,所以很多人認為,闌尾起著一定的免疫功能。有一項研究表明,闌尾中的先天淋巴樣細胞(ILC)也在默默守護著我們的腸道健康,尤其是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來說。研究者們用鼠類檸檬酸桿菌感染了小鼠后,移除了小鼠盲腸中的先天淋巴樣細胞(ILC)。由于鼠類檸檬酸桿菌會首先感染盲腸,感染后隨即出現了盲腸萎縮和結腸發炎的癥狀。
這也就是說,改變腸道內免疫細胞的平衡,對胃腸道有著很大的影響。對闌尾來說也是一樣,切除闌尾也會導致免疫細胞數目的失衡。先天淋巴細胞比其他免疫細胞的抗打擊能力更強,是少數幾種能夠抗得過化療的免疫細胞。因此,先天免疫細胞對免疫力低下人群——比如說接受癌癥治療的患者——對抗細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對于這類人群來說,切除闌尾可能并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要防范闌尾的哪些病變?
闌尾炎:闌尾炎是最常見的一種闌尾疾病。導致闌尾炎的最常見原因就是闌尾腔內出現阻塞。阻塞可能是由淋巴樣增生或者是來自腸腔的糞石導致。克羅恩氏病、腸易激綜合癥、單核細胞增多癥和麻疹等疾病都有可能導致淋巴樣增生。由于闌尾特殊的生理構造,任何堵塞很快就能阻塞血流,并導致組織壞死,并最終引發闌尾破裂。
從阻塞形成到闌尾破裂通常需要72小時左右,在此期間,患者會出現一系列預示著闌尾炎的癥狀。首先就是肚臍周圍隱隱約約地疼痛。隨著炎癥加重,疼痛逐漸轉移至身體的右側。其他癥狀包括:惡心、嘔吐、發燒和反跳痛。在痛處按壓并停留一段時間,然后迅速抬手,在抬手的一瞬間,有明顯的痛感,便稱之為反跳痛。
如果你懷疑自己是闌尾炎的話,就馬上去醫院。對于闌尾炎患者來說,時間是非常寶貴的。醫生會通過超聲檢查和CT掃描,來檢查你是否是闌尾炎。
雖然闌尾炎可能是最常見的一種闌尾疾病,但是闌尾疾病還有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類癌:和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闌尾也會出現腫瘤。類癌是一種生長很緩慢的癌癥,在消化道的任何一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腫瘤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惡性的。其中,惡性腫瘤會通過血流或者是淋巴系統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類癌還有可能會引起類癌綜合征,但是出現類癌綜合征的整體可能性是很低的。
腺瘤:腺瘤是可能會出現在闌尾中或闌尾周圍的良性腫瘤。身體的其他部位,比如甲狀腺也有可能會出現腺瘤。該腫瘤是上皮細胞過度生長的結果。雖然腺瘤偶爾會轉化為惡性腫瘤,但是,腺瘤的主要隱患還是過度生長后擠壓到闌尾,從而導致闌尾炎。
闌尾憩室炎:闌尾憩室炎并不常見,其癥狀和闌尾炎相似。但是闌尾炎的主要發病人群年齡在三十歲以下,而闌尾憩室炎常見于老年患者中。因為闌尾憩室炎可能會導致闌尾穿孔,所以通常會切除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