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產能合作高層論壇,6月3日在廣西南寧舉辦。會議上,各方嘉賓就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區現狀進行討論。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肖振生透露,目前中方企業在東盟十國中的八國建有23個具有境外經貿合作區性質的投資項目,其中印尼6個,越南5個,馬來西亞2個,泰國、緬甸、文萊各1個。截至2016年累計實現投資15.2億美元,吸引421家中資企業。
參會嘉賓認為,中國在東盟建立的工業園與中國自己的工業園有所不同。馬來西亞駐WTO前代表蘇帕曼認為,“私營企業積極參與至關重要”。中方嘉賓認為,中國工業園模式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中國與別國在稅收、人才培養和盈利模式等有較大差異。
對此,廣西欽州市委書記肖鶯子提供欽州中馬工業園區“兩國雙園”模式,作為解決差異的方案。“中國和馬來西亞雙方建立高層次協商委員機制,即中國-馬來西亞兩國雙園聯合理事會。在此基礎上,我們互為投資,(馬來西亞)關丹產業園馬方占51%控股,中方占49%,雙方聯合共同舉行招商。”
蘇帕曼表示,如果想要成為發展上的合作伙伴,不僅是建立工廠,也應包括建立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同體?!?/p>
環球時報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