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_高行 編輯_彭杏月 攝影_高行 設計_胡婷
?
行業大咖齊聚濟南,共論“國際高考”
記者_高行編輯_彭杏月攝影_高行設計_胡婷

《留學》雜志社社長孫獻濤在“國際高考”論壇上致辭。
2016年3月25日,由《留學》雜志社“留學會”和美高百匯國際教育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高考”主題論壇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行業大咖們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國際高考”在中國的發展。
“這媒體想挑動我們內斗,可是沒挑成。”這是論壇結束后《留學》記者在會場外聽到的一位業內人士的調侃。此次論壇的討論氣氛之熱烈,確實超乎想象。“國際高考”在中國的大熱是近年來留學低齡化大潮下的必然趨勢,此外,正如《留學》雜志社社長孫獻濤所言:“國內留學行業類似的論壇實在是太少了。”當聚焦行業熱點的平臺被搭建,大咖們的話匣子自然就關不上了。
以下是《留學》記者整理的論壇現場的精彩發言實錄。
主持人:除了對留學的助益之外如果我們拿教育的本質作為衡量的標準,“國際高考”是否也有一定的過人之處呢?
魯卡小徑留學公司總經理董鐵瑛:“國際高考”大熱的根本原因,除了其對于學生升學的關鍵作用以外,還在于它極佳的職業導向性。以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考試體系為例,該體系所要求的中學與大學預備課程中包含了大量有利于學生就業的科目。一名從IB高中課程畢業的學生,可以成為一名契合就業市場需求的職業型人 才。
發言嘉賓
NIESL市場總監
陳宇飛
魯卡小徑留學公司總經理
董鐵瑛
啟德教育集團濟南分公司總經理
蔣麗英
美高百匯國際教育有限公司總經理
任揚
南瓜藤教育創始人
湯陳晨
CSYBI教育集團創始人
肖善文
教育寶董事長
許連頌
北京追遠云教育咨詢有限公司VIP服務部總監
王覺菊
名師堂語言培訓學校教師
嚴擁慶
光大銀行濟南分行副總經理
趙衛華
以嘉賓名稱首字母排序
主持人:針對國際高考國內的機構提供什么樣的相應培訓服務?
美高百匯國際教育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揚:以美國為例,目前中國市面上提供的培訓服務類型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初級的“國際班”,由幾名到十幾名準備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組成,主要提供SAT等標準化考試的培訓服務;更高層次的班級教授一定數量的美國高中課程,學生直接參加美國本科的升學競爭;而往上再升一個層次,則完全用美國的課程表來安排學生全天的學習和生活,這種班級在國際學校中比較常 見。
CSYBI教育集團創始人肖善文:廣義上講,中國學生在國內接觸的“國際高考”培訓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英語類課程,比如雅思;二是專業課程,比如A-LEVEL考試中的數學、計算機等科目。由于缺乏能夠講授專業類課程的外國教師,許多學校名義上是“國際班”,專業課程卻由中國教師用中文講授,導致很多中國學生在專業課程上的基礎很差,與那些曾經用英文上過A-LEVEL專業類課程的外國學生相比,依然缺乏競爭力。這是中國的國際高考培訓經常面臨的問題:無法保證孩子獲得扎實的專業課程水 平。
主持人:困擾中國當前國際高考培訓的問題,與其說是教學方式上的,不如說是人才上的。
NIESL市場總監陳宇飛:限制中國國際高考培訓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師資問題。美國和英國受到認可的頂尖師資我們是無法引進的。在美國,許多中學自己的老師都不太夠用,又怎么能有富余的師資力量來到中國?那么,對于剩下的相對比較優秀的師資,又如何引進到中國來呢?目前中國市場基本采用兩種方法:一是靠砸錢,這是少數大的國際學校所采取的做法,付給外方教師三倍于其在本國收入水平的薪水,實現長期聘用。這種做法的后果就是:本來就有限的教師資源更加集中到北上廣等大型國際學校去了。
還有一個適合于多數機構的辦法是,利用老師的碎片化時間,實現老師的全真情景在線教學。通過先進的視頻影像技術,實現老師在現場上課的效果。
美高百匯國際教育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揚:其實,在國外搞國際教育的同行們已經有了相關思考。比如美國人就在考慮,把美國的教師培訓體系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將美國的教師資格培訓和認證體系引入中國來。我覺得這個努力是好的,假以時日也一定會有中國的機構來與美方進行對接。
北京追遠云教育咨詢有限公司VIP服務部總監王覺菊:國際教育作為一個熱點市場,一定會吸引到很多民間資本的投入。相對于由公共財政支持的公立教育,民間資本在資金的使用上較為自由,在辦學模式上的創新空間大,既可以在高中階段向學生開班講授外國課程,又可以在大學領域與國外院校開展合作辦學,甚至可以直接引入國外院校的資金來華辦分校。
主持人:中國的留學市場,可以說是競爭最持續、最充分的經濟部門之一。這樣的競爭的結果造成了一種雙重現象:一方面,市場中興起了一批有實力、有規模的大型機構;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的細分,廣大中小型機構也能通過把少量客戶做精、做細,贏得良好的口碑,從而在市場中獲得穩固的地位。那么,針對國際高考,大機構和小機構又應當如何自處呢?
教育寶董事長許連頌:大機構具有在市場上長期打拼所積累下來的優勢,但隨著留學家庭越來越理性,我還是比較看好那些規模較小但是業務精深的個人顧問、個人工作室。
啟德教育集團濟南分公司總經理蔣麗英:在未來,小型機構會遭遇整合與洗牌,在這個過程中,大機構會發揮自己的作用,而小機構本身則會得到長足發展。比如,啟德曾經兼并過一家小規模的機構,在幾年的經營后,這家小機構得以在北上廣等多個城市開設分點,這些分點為它帶來了巨大的客戶量。比如一個客戶來這家小機構做高端語言培訓,那啟德還可以為他提供如就業、生活等各方面的服務,這對用戶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NIESL市場總監陳宇飛:大機構和小機構的根本區別在于獲得生源的方式。大機構主要是靠營銷,而小型機構則主要靠渠道和口碑。后者靠著精細化的服務,獲得忠實度很高的口碑客戶,并且可以適當擴展自己的服務范圍,從而在市場中獲得立足之地。對于中小型機構來講,一個新概念特別有用,“共享經濟”,通俗點說就是抱團取暖。不同機構之間,會相互推薦自己手中質量優良的、適合對方去跟進的項目,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主持人:除了機構們所關心的市場問題之外,廣大留學家庭和學生關注的就是國際高考的課程應該如何才能學好、考好?
名師堂語言培訓學校嚴擁慶老師:以美國的托福和SAT考試為例。第一,如果孩子沒有任何參加國際標準化考試的經驗,建議從托福開始學習,效果會好一點。如果直接讓孩子接觸新SAT或ACT,孩子遇到的困難會比較大,容易半途而廢。第二,從家長的角度說,要避免求分心切、急于求成的心態,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不要立即涉及考試技巧培訓。如果一個孩子從初三或高一開始準備參加國際高考,應該把基礎全面打牢。這樣在后期能夠考出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分數。
比如,針對SAT的閱讀題,可以讓孩子先期多閱讀一些經典的英文名著,體會英文的美感、提高語言能力,再尋求分數上的突破,取得成功的幾率會大很多。
官方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