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楠 孟 昕 唐云祁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刑事科學技術學院,北京 100038;2.北京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54
?
淺談視頻偵查與現場足跡聯系方法
張嘉楠1孟昕2唐云祁1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刑事科學技術學院,北京100038;2.北京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北京100054
摘要:隨著平安城市建設的深入發展和視頻監控的大聯網,監控攝像頭的數量在逐年增加。視頻影像在對案件的偵破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顯著,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視頻偵查方法和刑事技術在許多方面具有非常緊密的潛在聯系,所以在案件中對其二者結合進行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視頻偵查與現場嫌疑足跡的判定之間的聯系方法做一簡要論述。
關鍵詞:視頻偵查技戰法;現場勘查;現場足跡
一、引言
公安視頻圖像偵查(簡稱為圖偵或視偵),作為尋找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偵查技術手段,是公安機關偵查辦案過程中獲取證據、線索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建柱同志任公安部部長時曾在“全國公安機關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建立視頻監控網:通過視頻監控網,形成空中“天網”,從而實現對社會治安的實時、可視、動態監控[1]。
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和方法,收集、分析、檢驗與犯罪活動有關的各種物證,為偵查、訴訟提供線索和證據所應用的科學技術的總稱[2]。
視頻偵查作為一種新生手段,必然要依托于傳統刑事技術方法。而傳統的現場勘查又要與時俱進,隨著科技化、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生改變。在此基礎上探討視頻偵查技術與傳統刑事技術現場勘查之間的聯系就具有了現實意義。
二、視頻偵查技戰法與案件現場足跡的聯系
視頻圖像偵查,是指偵查主體在偵查破案過程中,以視頻監控與識別技術、電子信息顯示技術、計算機技術及其他信息捕捉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為依托,依法調取視頻圖像,綜合運用其他偵查措施,通過關聯、分析、比對、碰撞,從中獲取偵查線索和犯罪證據,查獲犯罪嫌疑人,實現預防、控制、揭露、證實犯罪為目的的一種偵查方法。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實時性;二是直觀性;三是精確性;四是關聯性[3]。
所以公安機關在現場勘查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視頻偵查技術掌握、了解犯罪嫌疑人在現場的活動軌跡,從而劃定現場勘查范圍及勘查重點,提高現場勘查效率。將視頻偵查技術與現場勘查有機結合,可使視頻內容與現場物證相互印證,產生訴訟的證明力[4]。
通過對案件現場足跡的深入分析及綜合研究,可以推斷出犯罪嫌疑人的性別、身高、年齡、體態、鞋的種類等特征。再結合現場其他痕跡物證,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確定案件性質、作案人數、作案過程等。這樣可以縮小偵查范圍,為偵查破案提供更多的線索和證據[5]。其次,通過足跡鑒定,可以提供證明嫌疑人與案件關系的有力證據,所以足跡分析成為刑事案件現場勘查工作中的重點之一。因而將現場足跡的勘查與視頻偵查建立聯系的方法將會對現場勘查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通過視頻偵查確定可疑足跡
由于部分案件發生在人員不固定場所(如樓道、合租房、賓館、商場等)內,所以現場足跡種類較多,勘查人員無法快速排除并鎖定嫌疑足跡。通過對監控視頻的觀察分析,我們不難判別出嫌疑人所穿用鞋的種類,例如平底無跟鞋(可細分為:籃球鞋、休閑旅游鞋、板鞋、登山鞋等)、高幫靴、皮鞋、半高跟鞋和高跟鞋。以上每一個種類鞋的鞋底花紋都各有其特點,所以結合監控中嫌疑人所穿用鞋的種類,可以迅速判斷可疑鞋底花紋的種類,大大縮小了排查范圍,提取到的痕跡物證也可較為準確。
例如:2016年某月某日,在本市某地區某小區43號樓一出租屋內兩名女子被殺。市局領導親臨現場指導案件偵破工作,并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開展工作。

現場勘查過程中技術人員了解到出租屋內平時有三家共7口人居住,所以屋內足跡眾多,一時不能馬上排除可疑足跡,只能一一提取。就在勘查工作陷入僵局時,外圍調取監控結果顯示,嫌疑人作案后離開時腳下穿用鞋傾向于一雙帆布板鞋。隨即,技術人員在勘查過程中注重對屋內一種板鞋足跡的勘查。在之后的勘查中,也顯現出了該花紋鞋所形成的潛血足跡,從而印證了之前的判斷。

此外,視頻條件較好的則更可以根據偵查人員的社會經驗判斷出嫌疑人所穿用鞋的具體品牌。那么我們在對現場的勘驗中就可以通過可疑鞋底花紋的特征迅速鎖定嫌疑人的可疑足跡,從而更準確的找準勘查重點。
例如:2016年某月某日凌晨,本市某區某小區發生一起搶劫猥褻案,兩名男性犯罪嫌疑人在小區內預伏,以捂嘴并持匕首方式將事主陳某帶至頂層,搶走現金2000余元、黃金手鐲及蘋果6plus手機一部,并實施猥褻行為,犯罪手段惡劣。案發后,領導高度重視,并作出盡快會同屬地分局破案的指示。為此,市局刑偵總隊立即會同通州分局成立專案組開展工作。
由于該案件發生地點在該小區4號樓26層樓道內,往來出入人員較多,在對現場勘查時不可能將26層所有住戶的鞋全部檢查,所以無法通過常用的排除法快速鎖定嫌疑人足跡。
但是本案的勘查過程中,提取到了較多的小區監控視頻影像,并在這些材料中可以找到嫌疑人在作案后下電梯時較為清晰的圖像畫面(見圖1、2)。通過此段監控錄像,明顯可分辨出嫌疑人所穿用鞋為Nike(耐克)板鞋AirForce空軍一號。這種鞋的鞋底花紋特征為前掌后跟各有一組同心圓環狀花紋,足弓部有線條連接兩組同心圓環狀花紋,四周環繞有短棒狀整齊排列的花紋(見圖3)。那么我們在對現場的勘驗中就著重尋找中心現場及外圍地面上的此類紋型的足跡,并進行提取。運用這種方法,大大減小了勘查提取現場可疑足跡的難度,并且提高了所提取物證的準確性。
在現場26層西側安全出口門下地面上用直接拍照法提取到一塊左腳鞋所留足跡(見圖4,照片已翻版)。后經比對,現場提取的足跡與龐某某所穿用的左腳灰白色旅游鞋鞋底的花紋種類及相應部位磨損痕跡和缺損痕跡的形態、位置均相吻合,可以作為同一認定的依據。從而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為法庭的審判提供了強有力證據。
四、結語
視頻偵查技術作為繼公安刑事技術、行動技術(即技術偵查)、網絡安全保衛技術之后的第四大公安專門技術,是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的強有力手段。隨著“天網工程”、“金盾工程”、“平安城市”等大型信息化工程的建設以及社會上各企事業單位對各種視頻監控設備的廣泛應用,利用視頻監控為偵查服務已經成為現實,而且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6]。
未來的現場勘查將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現場空間內的勘驗工作,更多的將是以中心現場為中心,向各個有關聯方向發散的輻射狀空間勘查。在每個空間之中找到潛在的關聯變得尤為重要,這些關聯之處就是案件偵破的線索。找對這些線索將會對提高破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安冉,周冰茹.淺談視頻偵查技術與刑事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J].物證技術研究,2015(3):9-11.
[2]張毅,皮建華,王渝霞.刑事科學技術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
[3]吳霞,劉宇.淺談現場勘查與視頻偵查的結合[J].法制與社會,2015(2):112-113.
[4]陸安,孫宇哲.淺談視頻偵查技術與現場勘查技術的結合應用[J].法制博覽,2015(11):168-169.
[5]農達史.立足現場足跡、拓展視頻偵查[J].法制與社會,2015(8):255-256.
[6]李春宇.視頻檢驗技術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5:1-29.
中圖分類號:D9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4-0172-02
作者簡介:張嘉楠(1995-),男,北京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刑事科學技術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