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平
高血壓患者生活習慣與高血壓控制率關系研究
李惠平
目的 探討生活習慣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之間的關系。方法 隨機抽取高血壓患者266例,統計分析其一般資料與生活習慣,分析生活習慣與其血壓控制效果之間的關系。結果 266例患者中,137例血壓控制,控制率為51.50%。男性的高血壓控制率低于女性,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年齡越小血壓控制率越低。年齡、吸煙、飲食不當、飲酒、肥胖等均與血壓控制不良密切相關(P<0.05)。結論 高血壓控制效果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加強健康宣教,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對于提高血壓控制率具有重要意義。
高血壓;控制率;生活習慣
高血壓是世界范圍內高發慢性疾病之一,以中老年人群較為多見,且近年來其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1]。本研究分析了生活習慣與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之間的關系,旨在為臨床治療干預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測井衛生院門診就診的高血壓患者266例,均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舒張壓(DBP)≥90 mmHg和(或)收縮壓(SBP)≥140 mmHg,或近2周內應用降壓藥物者。均對本次試驗內容知情并且同意,均能夠配合調查研究。男125例,女
141例,年齡18~90,平均(58.12±2.46)歲;文化程度:65例文盲,98例小學,67例初中,19例高中或中專,17例大專及以上。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表調查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及婚姻等),調查患者的生活習慣:(1)吸煙:吸煙≥1支/d且連續吸煙≥1年,分為現在吸煙和已戒煙。(2)飲食:主要是食鹽攝入量,食鹽攝入量為5~10 g/d為適合,<5 g/ d為偏淡,≥10 g/d為偏咸。(3)飲酒:飲酒量≥50 g/次,飲酒次數<1次/周為不飲或少飲,1~3次/周并且維持≥1年為偶爾,≥4次/周并且維持≥1年為經常,既往飲酒史但調查時已經戒酒為已戒。(4)體質量控制:合理采取體質量控制措施≥1年。調查均由經統一培訓合格的人員進行,均采用統一指導語由患者自行填寫或者由調查人員代為填寫。本次共方法266份問卷,均全數有效回收。
1.3 高血壓控制標準 經相關治療干預后,SBP降低至140 mmHg以下,且DBP降低至90 mmHg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66例患者中,137例血壓控制,控制率為51.50%。男性的高血壓控制率低于女性,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年齡越小血壓控制率越低,吸煙、飲酒、偏咸、體質量未控制患者的血壓控制率較低(P<0.05)。見表1。

表1 生活習慣與血壓控制率的關系[n(%)]
高血壓的發生原因較為復雜,目前主要認為與年齡、環境因素、遺傳、生活習慣、肥胖等諸多因素有關。近年來,諸多研究證實,上述因素同時也影響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這對于治療干預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2]。本組266例患者中,高血壓控制率僅為51.50%,與當前我國高血壓知曉率低、治療率低及控制率低等普遍現象相符。
高血壓屬于長期、慢性疾病,治療干預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高血壓的控制率僅為46.77%,雖與女性的55.6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仍表現出降低的趨勢,可能與男性吸煙、飲酒人數更多有關。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的高血壓控制率呈現顯著升高趨勢,可能是由于中青年患者的生活節奏較快、社交頻繁、不良生活習慣等所致[3]。吸煙對于高血壓患者具有極大的危害,可直接刺激交感神經而導致其過度興奮,進而造成心率及血壓升高,心肌收縮力增強且耗氧量增加。此外,長期吸煙還將增加動脈硬化發生風險,增加了高血壓及其并發癥發生風險[4-5]。本研究結果顯示,吸煙患者的高血壓控制率顯著低于不吸煙或戒煙患者。此外,飲酒也將增加高血壓及其并發癥發生風險[6]。本研究也發現,經常飲酒患者的高血壓控制率僅為41.38%,較偶爾飲酒的55.56%及戒酒者的85.71%顯著降低(P<0.05),認為鼓勵患者戒煙酒對于提高血壓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膳食鈉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存在密切相關性,在日常生活中,食鹽攝入量偏高將影響血壓控制效果[7]。本研究中,膳食鈉攝入偏咸的高血壓控制率僅為41.88%,明顯低于適中者的66.07%及偏淡者的54.84%(P<0.05),認為限制鈉鹽攝入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高血壓。臨床研究發現,肥胖人群的高血壓發生率約為正常體質量者的2~3倍,體質量每增加12.5 kg,DBP可升高7 mmHg,SBP可升高10 mmHg[8]。本研究中,體質量未控制者的血壓控制率僅為44.68%,顯著低于體質量控制者的59.20%(P<0.05),故密切監測和控制體質量是改善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的重要項目。
綜上所述,患者的生活習慣與血壓控制效果之間密切先關,吸煙、飲酒、肥胖、高鹽飲食等均將影響血壓控制效果。針對人群的年齡、性別、職業等特點開展針對性健康教育,鼓勵其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對于提高血壓控制率具有重要意義。
[1] 鄒佩伶,徐釗紅,楊川,等.南充市龍門地區高血壓患者生活習慣與高血壓控制率關系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4(4):424-427.
[2] 李學碩,王萍.涿州市農村居民不良生活習慣與高血壓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 2):185-186.
[3] 靳鈺,侯允天,王志方,等.腦利鈉肽基因型和生活習慣與高血壓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1,10(3):241-244.
[4] 邵彩慧,劉宏麗,曹曉斌,等.高血壓病患者腦血管病史及生活習慣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2,34(3):442-444.
[5] 盧麗姬,明庭武,曹梅馨,等.社區高血壓患者生活習慣及用藥情況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4(3):43-44.
[6] 吳壽嶺,張子強,宋勝斌,等.高血壓前期人群血壓轉歸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5):415-419.
[7] 潘桂俊,宋道平,陳利云,等.不同年齡段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1):2303-2305.
[8] 種冠峰,相有章.中國高血壓病流行病學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3):301-30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109
山東 257100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測井衛生院 (李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