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藝
乳腺腫瘤術后乳房缺損的修復方法
彭藝
目的 觀察分析乳腺腫瘤術后乳房缺損的修復方法。方法 選取68例乳腺腫瘤術后乳房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行帶蒂背闊肌肌皮瓣修復術,觀察組行雙環法加腺體修復成形術,比較2組手術的評分情況及術后患者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評價及術后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乳腺腫瘤術后乳房缺損患者應用雙環法加腺體修復術可顯著提高乳房美容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乳腺腫瘤;術后修復;保乳手術;美容效果;臨床療效
隨著乳腺癌醫療醫生的不斷發展,乳腺癌的預后工作得到顯著改善。女性乳房具有哺乳及塑造形體美兩種功能,若良性或惡性腫瘤對患者乳房造成嚴重變形或乳房缺損,不僅會對女性形體外表造成損害,甚至給患者造成嚴重心理創傷[1]。采用乳房修復手術對患者的乳房缺損及心理壓力都有緩解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自信心。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68例乳腺腫瘤術后乳房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乳腺腫瘤術后乳房缺損的修復辦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2年6月~2014年10月江西省萍鄉市湘雅萍礦合作醫院收治的乳腺腫瘤術后乳房缺損患者6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4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41.3±2.1)歲;發生部位:右側13例,左側21例;內上象限8例,外上象限13例,內下象限3例,外下象限7例,中央區3例;分期:Ⅰ期13例,ⅡA期15例,ⅡB期6例;類型:黏液癌2例,導管內癌4例,浸潤性導管癌26例,淋巴結轉移2例。觀察組34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40.8±1.9)歲;發生部位:右側11例,左側23例;內上象限9例,外上象限12例,內下象限2例,外下象限7例,中央區4例;分期:Ⅰ期14例,ⅡA期13例,ⅡB期7例;類型:黏液癌3例,導管內癌5例,浸潤性導管癌25例,淋巴結轉移1例。2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帶蒂背闊肌肌皮瓣修復術,選擇梭形切口時注意活檢切口在內,要求活檢切口與最寬處距離>1cm,后完全切除距離瘤體≥1cm處的基底胸大肌筋膜及正常乳腺組織[2],經病理學驗證切緣呈陰性后,再對腋窩進行常規清掃,取順皮紋切口,將乳房外上腺體后間隙打通,避免腺體與背闊肌蒂部重疊。患者取側臥位,切取背闊肌肌皮瓣,要求與乳房缺損處等大,且中央區及下象限病灶取出的肌皮瓣血管蒂必須足夠長,后轉移帶蒂背闊肌肌皮瓣至乳房缺損處。后對位縫合肌肉與腺體,將引流管置入患者背部及腋下,皮內縫合皮膚,拔出引流管的條件為引流量<15mL。
觀察組:行雙環法加腺體修復成形術,選擇單發腫瘤,要求腫塊直徑≤3cm,且距乳頭乳暈距離≥2cm,并要求乳房體積足夠大[3]。采用皮下潛行游離皮瓣在切除腫瘤后的缺損腔內,將皮下脂肪層保留,從腺體切口兩側淺筋膜層向乳腺邊緣游離,對合兩側腺體,后將腺體及皮下組織縫合。雙環縮乳成形:以乳頭乳暈為中心,切2個環形切口,其間皮膚去除表皮,對合內外環,將1跟負壓引流管置入,后選擇可吸收線于皮下將切口行連續縫合,并選擇胸帶適壓包扎,對于健側乳房按照患者具體下垂或對稱情況行雙環法乳房上提術。
1.3 觀察指標 調查并記錄2組患者的評分情況,根據患者對美容效果的評價分為優、良、中、差4個等級,優:評分≥90分,良:80~89分,中:60~79分,差:<60分。并調查患者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3個等級,非常滿意:再造乳房與健側乳房平齊,外觀及大小基本對稱;基本滿意:再造乳房與健側乳房外觀及大小稍不對稱,著衣后基本對稱;不滿意:再造乳房與健側乳房外觀及大小不對稱,著衣后仍不對稱[4]。總滿意度= (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來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評價比較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評價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評價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評價比較[n(%)]
2.2 滿意度比較 2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n(%)]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針對乳腺腫瘤治療方面,當前臨床上主要選擇兼顧治愈與生活質量的科學個性化手段[5]。患者對術后再造乳房,且重塑美好外形的要求越來越高。
治療早期乳腺癌通常選擇的治療手段為保乳手術,為獲取較為理想的腫瘤切緣,一般保乳手術在操作過程中會將切除范圍擴大,從而改變乳頭位置或引發乳房變形,最終美容效果變差,特別是對于乳腺體積較小者,患者滿意度因此而降低,對醫院聲譽也有所影響[6]。因此在行保乳手術時,應采用自體組織立即進行乳房再造,這樣不僅能獲取理想的切除范圍,還能達到較好美容效果。通常在行保乳手術后行乳房再造時并不需要較大的組織量,故可選取位于同側背闊肌肌皮瓣,在對較大腫瘤行保乳手術時,會提高切緣陰性率,減少術后并發癥。保乳手術過程中將乳頭乳暈、大部分腺體保留下來,有利于對稱健側乳房,促進形態自然,其美容效果比切除乳房后的再造乳房顯著美觀。
綜上所述,對于乳腺腫瘤術后乳房缺損患者,行雙環法加腺體修復術可顯著提高乳房美容效果,提高患者評分及滿意度,保障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促進醫患和諧,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1] 周素梅,張筱驊,潘貽飛,等.帶蒂背闊肌肌瓣轉移修復乳腺癌保乳手術后乳房缺損30例分析[J].腫瘤學雜志,2009,15(3):219-221.
[2] 韓學東,甄林林,施建華,等.即刻乳房再造在乳腺腫瘤手術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0):1799-1801.
[3] 張晨芳,田浩,張玉新,等.鄰近擴張皮瓣對局部晚期乳腺癌術中胸壁軟組織缺損的修復[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9,18(11):1229-1230.
[4] 穆蘭花,欒杰,李魏,等.保乳術后乳房部分缺損的修復[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6,11(1):53-54.
[5] 劉君,林杰,郝雅婷,等.帶蒂脂肪瓣在保乳術后局部缺損整形修復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雜志,2012,92(48):3420-3422.
[6] 王甌晨,陳雪敏,張筱驊,等.乳腺癌保乳術后帶蒂背闊肌脂肪瓣一期乳房重建[J].中國腫瘤,2006,15(5):341-34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52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鄉市湘雅萍礦合作醫院普外科 (彭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