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凱格爾運動在產后尿失禁中的臨床應用
林敏
目的 探討產后尿失禁防治中凱格爾運動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陰道自然分娩產婦100例,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為2組,各50例,就常規健康宣教(對照組)與加強圍生期凱格爾運動指導(觀察組)效果展開對比。結果 觀察組陰道分娩初產婦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排尿狀況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盆底綜合肌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尿墊試驗陽性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陰道分娩的初產婦圍生期應用凱格爾運動,可改善排尿狀況及盆底綜合肌力,降低漏尿率,對防治產后尿失禁意義顯著。
凱格爾運動;產后尿失禁;臨床應用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以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為主要表現,多由盆底支持結構發生功能障礙、損傷等所致。壓力性尿失禁通常于產后發生,與盆底肌肉結構和功能受妊娠和分娩因素影響相關,屬產科常見并發癥,若治療不及時,可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1]。凱格爾運動(盆底肌鍛煉)是指患者有意識自主性收縮盆底肌肉,以促控尿能力增強,是防治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一種最常用且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信豐縣人民醫院產科接收的陰道自然分娩產婦100例,均為初產,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年齡21~36歲,平均(29.2±3.6)歲;平均孕周(38.3±1.4)周;新生兒Apgar評分8~10分,平均體質量(3400.8±250.2)g。對照組50例,年齡22~35歲,平均(29.4±2.9)歲;平均孕周(38.5±1.7)周;新生兒Apgar評分8~10分;平均體質量(3392.7±245.2)g。組間孕周、新生兒Apgar及體質量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 均經陰道自然分娩,初產頭位;對本次實驗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巨大兒;經產婦;合并前置胎盤、高血壓等妊娠并發癥、合并癥者;陰道手術助產者。
1.3 方法 對照組圍生期行常規健康教育,就盆底肌功能受妊娠、分娩的影響予以講解,指導作一般鍛煉。觀察組:由1名專職教育護理人員在產前對產婦行一對一、系統、全面的盆底功能鍛煉指導。與產婦有效交流,評估并掌握其對保健知識的需求,就凱格爾運動具體方法、目的、產后鍛煉時機加以詳細介紹,并強調實施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以提高配合依從。具體操作:囑產婦取平臥位,將一軟枕墊于頭下,屈曲雙腿并稍分開,在吸氣運動時,肛門作收縮動作,持續時間為6~8s,呼氣運動時,囑肛門放松,不斷訓練至操作方法掌握。醫護人員需加強觀察,產婦臀部或大腿在收縮運動中參與時,需及時糾正,依據需要,護理人員可戴手套,將涂有液體石蠟的示指在肛門輕柔插入,囑孕婦收縮會陰、肛門,即同時完成肛門、會陰收縮,自覺肛門有力收縮且有小便感時,需忍受,或自覺有大便感需迅速忍住,肛門及會陰存在可見性收縮。盆底肌功能訓練在產后即開始實施,15~30min/次,3~5次/d,結束訓練后,行3~5次較為快速的收縮。指導產婦每次收縮時間、鍛煉頻率、鍛煉時間需漸延長。每2周護士參與指導1次。
1.4 指標觀察
1.4.1 排尿情況 依據國際相關尿控標準,按患者尿失禁量、頻率、發生時間評分,對嚴重程度確定。(1)尿失禁時間:如跑步、咳嗽、舉重物時,計1分;行走、上樓梯時,記2分;(2)頻率:若尿失禁每周均發生,計1分;若尿失禁每天均發生,計2分;(3)量:若每天較1張衛生巾少,計1分;每天較2張衛生巾多,計2分。
1.4.2 盆底綜合肌力 手指入陰道內,接觸肌肉,產婦收縮陰道,對盆氏肌力評分,按6個級別劃分。0級:無陰道肌肉收縮感覺,收縮所持續時間為0秒,計0分;Ⅰ級:輕度陰道肌肉顫動感,時間持續1s,并重復發生1次,按1分計;Ⅱ級:肌肉感覺有不完全收縮,時間持續2s,有2次重復,按2分計;Ⅲ級:有完全收縮存在,無對抗,時間持續3s,有3次重復,按3分計;Ⅳ級:陰道肌肉感覺完全收縮,有輕度對抗,時間持續4s,4次重復,按4分計;Ⅴ級:陰道肌肉感覺完全收縮,有持續較強烈對抗,時間持續≥5s,5次重復,按5分計。
1.4.3 尿墊試驗 依據1h測尿墊重量試驗(國際尿控協會推薦)對尿失禁嚴重程度評估。囑患者取6g衛生巾放置,開始試驗前15min,取500mL水飲用后休息,后安排如上樓梯、行走等30min日常活動,后15min咳嗽10次,坐下、站立10次,跑動(原地)1min,彎腰撿物5次,手用流水沖1min。結束試驗時,對衛生巾移重。尿失禁量為試驗前后重量差。評估標準,輕度漏尿:2~10g;中度:10~15g;重度:>50g。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輸入SPSS13.0,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排尿狀況評分 觀察組陰道分娩初產婦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排尿狀況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排尿狀況評分對比(±s,分)

表1 2組排尿狀況評分對比(±s,分)
組別例數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觀察組502.06±0.322.01±0.30對照組502.98±0.532.79±0.44 t值10.50710.356 P值0.0000.000
2.2 盆底綜合肌力比較 觀察組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盆底綜合肌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盆底綜合肌力比較(±s,分)

表2 2組盆底綜合肌力比較(±s,分)
組別例數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觀察組503.97±0.414.95±0.35對照組503.01±0.523.12±0.19 t值10.25132.492 P值0.0000.000
2.3 尿墊試驗陽性率對比 觀察組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尿墊試驗陽性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尿墊試驗陽性率對比[n(%)]
凱格爾運動又稱盆底肌鍛煉,由美國醫生AmolldKegel在1984年提出,通過患者有意識的自主性行盆底肌肉群收縮鍛煉,使盆底被損傷的神經肌肉被喚醒,促盆底肌肉彈性和肌力增加,功能恢復正常[2-3]。女性盆底肌由筋膜和多層肌肉組成,孕產婦在妊娠階段,因胎兒體積不斷增大,加之分娩階段,產道擴張,胎先露下降,促使盆底肌纖維受到程度不等的牽拉,進而誘導損傷事件發生[4-5]。通過囑產婦有節律、有意識的對肛門周圍、陰道、尿道口肌肉收縮,可使盆底肌收縮力和緊張度最大程度增加,使盆底肌血液循環得到有效改善,進而加快了盆底肌張力恢復的進程,對因妊娠分娩誘導的壓力性尿失禁具有效防范作用[6-8]。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示,觀察組陰道分娩初產婦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排尿狀況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盆底綜合肌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3個月、產后6個月尿墊試驗陽性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陰道分娩的初產婦圍生期應用凱格爾運動,可改善排尿狀況及盆底綜合肌力,降低漏尿率,對防治產后尿失禁意義顯著。
[1]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盆底學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試行)[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46(10):796-798.
[2] Sabrina MB,Lucas BS,Elza B,et al.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predicts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rimiparous women after vaginal delivery[J].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2012, 23(7):899-906.
[3] 盧明霞,朱玉蓮.妊娠期及產后早期盆底肌鍛煉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雜志,2012,18(24):4195.
[4] Dumoulin C,Bourbonnais D,Morin M,et al.Predictors of success for physiotherapy treatment in women with persistent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Archives of Physicat Medicine and Rehabilitiati on,2010,91(7):1059-1063.
[5] Sangsawang B,Sangsawang N.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regnant women:a review of prevalence,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J].Int Urogynecol J,2013,24(6):901-912.
[6] 冷秀蘭,董玉楠,阮莉妮.盆底功能康復訓練預防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0):1543-1544.
[7] Spahlinger DM,Newcomb L,Ashton-Miller JA,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and vaginal wall movements during Valsalva in women wit and without pelvic organ prolapse:technique development and early observations[J].Int Urogynecol J,2014,2(4):29.
[8] 金回芳.產前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婦盆底肌張力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1):48-4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67
江西 341600 信豐縣人民醫院(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