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芬 孔祥榮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跟蹤護理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賈永芬 孔祥榮
目的 探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跟蹤護理對抗病毒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125例抗病毒藥物治療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55例)和研究組(7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跟蹤護理,對比2組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及抗病毒藥物治療情況。結果 研究組治療依從性88.57%高于對照組69.09%(P<0.05);研究組健康知識宣教、出院指導、出院回訪及服務態度依次為(23.17±5.59)分、(22.65±5.88)分、(21.56±5.74)分及(24.39±5.41)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13.23±5.26)分、(12.24±3.85)分、(11.66±4.22)分及(13.23±3.98)分(P<0.05);研究組HBeAg轉陰率47.14%、HBV-DNA轉陰率82.86%高于對照組20.00%、56.36%,且病毒變異5.71%低于對照組2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跟蹤護理可增強治療依從性,從而可以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能夠增強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
乙肝后肝硬化;跟蹤護理;依從性;滿意度;療效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開展抗病毒藥物治療是必要治療方式,長期規范抗病毒治療能夠降低肝癌發生率、死亡率[1]。由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需要長期堅持,如果無法堅持長期規范治療,則達不到治療效果,甚至導致病情惡化,因此提高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治療依從性至關重要[2-3]。本研究對7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實施跟蹤護理,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濟南市傳染病醫院診治的125例抗病毒藥物治療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55例和研究組70例,對照組男35例,女20例,年齡22~75歲,平均(52.56±7.14)歲,病程1~15y,平均(5.25±1.14)y;研究組男41例,女29例,年齡23~73歲,平均(52.18±6.01)歲,病程1~13y,平均(5.29±1.02)y;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對照組在住院期間均予以常規健康教育,服藥指導,飲食指導等。在此基礎上,研究組患者出院后安排專人負責跟蹤護理,內容包括:(1)責任護士每周電話隨訪1次,每月門診隨訪1次,以了解患者服藥依從性,并指導患者嚴格遵循醫囑用藥,不可以擅自減少或增加藥劑量,不可以擅自停藥。(2)責任護士定期督促患者按時復診,并認真詳細記錄患者每次復診結果,充分掌握患者服藥后體征、病情變化情況,以便及時合理調整治療方案。(3)責任護士以耐心、溫和的態度與患者溝通交流,告知患者乙肝后肝硬化相關知識,以及抗病毒治療目的、必要性和相關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樹立正確認知,消除未知、恐懼、焦慮等不良情況,積極面對疾病和治療。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3.1 治療依從性 完全依從:患者嚴格遵循醫囑執行,且堅持規范規律治療;基本依從:患者基本遵循醫囑執行,偶爾有不規范治療者;不依從:治療期間經常不遵循醫囑執行,且無法堅持規范規律治療或中斷治療者;依從性=(完全依從+基本依從)/總例數×100%[4]。
1.3.2 護理滿意度指標 包括健康知識宣教、出院指導、出院回訪、服務態度,分值均介于0~30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1.3.3 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 HBeAg轉陰、HBV-DNA轉陰、病毒變異。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依從性對比[n(%)]
2.2 2組護理滿意度指標評分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滿意度指標評分對比(±s,分)

表2 2組護理滿意度指標評分對比(±s,分)
組別例數健康知識宣教出院指導出院回訪服務態度對照組5513.23±5.2612.24±3.8511.66±4.2213.23±3.98研究組7023.17±5.5922.65±5.8821.56±5.7424.39±5.41 t值10.126511.351510.713312.8110 P值<0.05<0.05<0.05<0.05
2.3 2組抗病毒藥物治療情況 研究組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抗病毒藥物治療情況[n(%)]
由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伴隨治療時間的延長,病毒耐藥變異可能增加,若患者擅自減少藥劑量或停藥,可導致藥物治療失效,病毒反彈,嚴重可導致患者肝功能惡化[5-6]。由此可知,提高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治療依從性顯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主要將跟蹤護理應用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通過分析2組依從性,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依從性88.57%顯著高于對照組69.09%(P<0.05),考慮可能與研究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在患者出院后派專人進行跟蹤護理相關。目前國內醫療體系主要是以醫院門診、住院治療為主,缺乏對患者進行出院后的跟蹤指導,導致大部分患者出院后因自身缺乏相關醫學知識,較難得到正確護理與保障,嚴重影響臨床療效和患者生命健康。研究組采用的跟蹤護理是臨床重要治療措施之一,主要是在醫院護理結束后,對患者開展的一種延伸、不間斷的護理方式。通過跟蹤護理可及時了解患者治療依從性,積極疏導患者不良心理,做好健康指導等工作,督促患者規范用藥,按時復診,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同時該研究結果獲得王雪利等人[7]臨床研究的支持,其表示治療依從性與治療效果緊密相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則可增強治療效果。
為進一步探討跟蹤護理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通過對比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指標評分情況,結果顯示:研究組健康知識宣教、出院指導、出院回訪及服務態度依次為(23.17±5.59)分、(22.65±5.88)分、(21.56±5.74)分及(24.39±5.41)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13.23±5.26)分、(12.24±3.85)分、(11.66±4.22)分及(13.23±3.98)分(P<0.05),表明跟蹤護理有利于提高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滿意度,易于被患者接受和使用,具有重要推廣價值??紤]可能是責任護士采用溫和的語氣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后并作針對性疏導,同時告知其疾病相關知識,及抗病毒治療必要性、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使患者對自身疾病與治療方案均有正確認知,有利于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且有助于增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從研究組HBeAg轉陰率47.14%、HBV-DNA轉陰率82.86%均顯著高于對照組20.00%、56.36%(P<0.05),病毒變異5.71%顯著低于對照組21.82%(P<0.05)的結果中可以看出,跟蹤護理有利于增強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效果??紤]可能是跟蹤護理中責任護士通過督促患者定期復診,并記錄患者每次復診結果,從而便于主治醫師及時了解患者病情變化,以便適當調整治療方案,避免因延誤治療而導致病情惡化,減輕患者痛苦,從而可以增強療效[8]。本研究因時間、環境、樣本量等因素限制未對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觀察分析,尚存在不足之處,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分析予以補充。
綜上所述,跟蹤護理應用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中不僅可明顯提高治療依從性與滿意度,而且可增強抗病毒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1] 周俊霞,陳潔,王娟,等.目標管理對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人用藥依從性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21(4):1473-1474.
[2] 樊芳.延續護理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觀察[J].醫藥, 2015,33(13):57.
[3] 何艷玲,張水蘭.延續護理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遵醫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5,24(7):110-112.
[4] 毛鑫群,仲冬梅,蔣艷.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依從性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9):26-28.
[5] 李德勤.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6(15):80-82.
[6] 甘秀英.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3,36(13):18-19.
[7] 王雪利,張會訪.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遵醫行為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27(14):5-7.
[8] 毛鑫群,蔣艷,仲冬梅.跟蹤護理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5(11):90-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84
山東 250021 濟南市傳染病醫院(賈永芬 孔祥榮)
孔祥榮 E-mail:runzw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