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許多研究利用公共領域數據庫探究了酒店與旅游業對于人們生活質量的影響,因此,生活質量成為了學者們分析旅游對當地影響的標準。文章從四個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酒店與旅游業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影響。
關鍵詞 旅游開發 經濟發展 環境破壞 可持續旅游 全面平衡發展
對酒店與旅游業產生的影響的研究趨勢:
酒店業和旅游業都是地方性極強的服務性產業,它們影響著當地的發展以及當地人的生活。旅游部門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學者對旅游業所產生的影響高度關注。在對旅游業的研究中,旅游業給當地帶來的問題成為了最熱門的研究話題之一。
早在20世紀60年代,旅游影響研究的出現是為了探究旅游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美聯社&克朗普頓,1998)。最初,決策者和當地領導人認為開發旅游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當地居民的生活收入,對當地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大量的旅游發展研究旨在探索旅游開發對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然而,在某些地方,旅游業也給當地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潛在地破壞了當地的生活環境。到了20世紀70年代,許多研究學者意識到,成功的旅游開發依賴于當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再到20世紀80年代,旅游對環境影響這一主題飆升成為旅游影響研究中的熱門話題,并且對可持續旅游的產生起了重要作用。這些重點研究課題表明,弄清旅游所帶來的這些影響是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們促進旅游業、可持續旅游業以及當地的全面發展。
一、酒店與旅游業產生的經濟影響
對于旅游開發來說,使其產生積極的經濟效益是主要的目的。又因為決策者和當地領導人將旅游開發視為復興當地經濟的重要動力(特別是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旅游學研究者將注意力放在了旅游給當地帶來的積極的經濟效益上。
旅游對經濟影響的測試與評估成為了旅游影響研究中的常用研究課題。這類研究課題刺激了對旅游經濟影響的研究方法的發展,催生了各種研究方法。例如,凱恩斯乘數效應法、成本-效益分析、投入產出模型。凱恩斯乘數效應法雖然很簡單,但它提供的概念性框架解釋了游客的消費是怎樣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相應地,旅游影響著當地各種經濟活動,其中包括提高當地銷售水平,增加公司盈利,增添就業崗位,擴大稅收和整個地區的收入。旅游學研究者按來源不同將旅游業帶來的這些經濟影響分為直接的、間接的和誘導的三類。因為旅游業帶來的經濟影響主要來源于游客消費,所以這種效益被稱為直接的經濟影響,而間接和誘導型效益通常被稱為次級影響,前后兩種影響構成了旅游對當地經濟影響的總和。在這樣一個概念性框架中,主要旅游部門(如住宿、娛樂、餐飲、零售和運輸)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然后,它們再引起次級效應,影響當地大多數與經濟相關的部門。
旅游業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是指在收入來源、就業情況、政府稅收等方面因旅游消費變化而產生的經濟狀況的改變。例如,對一個地方的經濟來說,如果在當地留宿過夜的游客和在當地飲食消費的游客數量增多,就會帶動住宿經濟和飲食經濟,酒店與旅游業中,與之關聯的其他經濟活動的變化也是旅游消費直接導致的,其中包括工薪變化、稅收波動和服務狀況。人們最常說到的直接影響之一就是,旅游為當地人帶來許多新的就業機會。例如,當地居民認為旅游開發就意味著這能在當地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另一常被人們提到的直接影響就是,旅游活動能夠增加稅收和總的財政收入。那些忙碌于旅游景區的當地居民,他們的主要收入就來源于游客的消費。而對當地其他產業來說,居民的收入也影響著當地經濟的發展。
間接影響指的就是那些因直接影響而發生變化的經濟效應,其中包括酒店或其他旅游部門的再消費和旅游衍生品銷售。旅游衍生品銷售也能給當地的經濟體系帶來變化,如銷售、就業、收入等方面。
誘導效應則是引起的另一項經濟變化,它源于家庭支出,而家庭收入又主要來源于旅游支出。例如,酒店與旅游部門的員工會在住房、飲食、交通和日常消費上花費自己的收入。假如旅游消費者增加,員工收入增多,那么他們整個家庭的收入也將增多,自然,家庭支出就會上升。這類額外的消費又將刺激當地其他行業,使其銷售水平上升,工資上漲,工作崗位增多。這些附加的經濟變化都屬于誘導效應。但如果一個地方過于依賴其旅游發展,這些不良狀況就會給當地帶來許多經濟問題。例如,據旅游學方面的研究表明,全包游游客80%的消費都貢獻給了航空公司、各大國際酒店集團和其他的一些國際公司,而并非當地的經濟體。在這種情況下,酒店與旅游業對當地經濟發展所作的貢獻就微乎其微。當一個地方的旅游發展需要更高層次的基礎設施建設時(如機場建設、道路建設、公共旅游設施建設),它就會給當地政府以及他們的納稅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政府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增大花銷,就可能導致在其他核心領域(如醫療衛生,教育,安全)的支出減少。對于基本產品、服務和社區資源的需求增多常常會導致生活成本上升,從而負面影響當地居民對于旅游開發的態度。不管是對當地經濟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作用,都會嚴重影響當地的生活環境和當地人的生活質量。
二、酒店與旅游業產生的社會影響
盡管現代旅游業在起初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工具,但它不僅影響著經濟的變化,還對當地的社會變化起著一定的作用。
20世紀70年代,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一些旅游目的地因旅游發展而受到嚴重破壞。這與決策者和當地領導人所期待的經濟效應大相徑庭。這些惡果從社會層面上影響著一方水土。普遍的社會影響包括引起當地人與游客間的沖突,產生地區分裂,違法犯罪率上升,地方擁堵,它們都威脅著旅游業的發展,甚至破壞著當地的生存環境。因此,旅游學者意識到,可持續的旅游發展是建立在對社會影響有效管理和當地居民的支持之上的,而且他們也已經開展了此類課題的研究。旅游發展帶來的社會影響是當代旅游學研究中的常見話題。
然而,社會影響也被分為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兩種。從旅游帶來積極社會影響的角度出發,它能夠幫助人們建立起保護文化遺產的社會意識,強化文化內涵和人們對文化的理解,提高當地居民的文化認同感和地域歸屬感,使他們引以為豪。旅游業的發展還會促進社會和文化的多樣性,為人們享受文化活動、促進娛樂活動的發展提供機會。大量的就業機會,地方的優越性,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受人喜愛的地區印象,這些都能吸引外地人移居到這里生活。
在關于旅游帶來的影響的研究中,負面的社會影響也是重要的課題。當人們認識到旅游所帶來的許多負面社會影響時,旅游開發得不到當地居民的支持,想要再向上發展是很難的。然后,他們會越來越反對旅游開發活動。
為了衡量和分析上述社會影響,學者們著重研究了旅游發展中的社會影響方面。現今,關于當地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態度及看法的研究已成為主流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包含了一項基本原理,即當地居民能夠接受旅游給當地及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而盡管研究人員只用一些客觀的數據去衡量其影響會很困難,但當地人提供的一些信息還是非常有用的。然而,這種主要的方法也有一些局限,它會阻礙人們得出關于對旅游開發的社會影響的探索結果。
三、酒店與旅游業產生的環境影響
在關于旅游影響的研究中,對環境的影響研究是一個新興的話(下轉第頁)(上接第頁)題。旅游開發會改變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而旅游帶來的環境影響就與這些變化息息相關。有趣的是,在過去,這個話題被放在了經濟和社會影響里來討論,它主要關注的是,怎樣評估作為非市場商品的環境旅游資源的經濟價值。
在這篇文章中,把環境影響作為社會影響研究的主題。在旅游對社會的影響的研究中,人們普遍認為,環境質量下降是人們談到旅游帶來負面社會影響的原因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對環境的影響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學術研究也已經有了新的成果,那就是發展可持續旅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伴隨著資源的急劇消耗,世界經濟迅速增長,但這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包括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以及環境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學者們提出了替代性理論。其中一個理論就是環境保護論,這一理論為可持續發展打下了理論基礎,而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布倫特蘭1987年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上所作的報告。這篇報告提出了新的范式,并將它傳播開來??沙掷m發展的中心理論就是,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相平衡是可以實現的。同樣的,談到旅游業,學者們將這一理念用到了發展可持續旅游上。例如,在戰后經濟增長時期,現代旅游業迅速發展起來,并且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單一產業。經濟的增長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問題,旅游業更是如此,必須處理好環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提倡發展可持續旅游。通過減少旅游與環境、游客與當地人之間的負面影響,使旅游業穩定持續地發展下去。具體地說,酒店與旅游業利用了當地的資源,就會對它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產生影響。例如,其中最大的一個積極影響就是人們充分認識到環境資源和自然資源有多么重要。另一個積極影響則是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這也刺激了大眾參與到從旅游角度減少環境壓力的行動中去。關于旅游帶來的負面環境問題,美國聯合通訊社和康普頓公司將其劃分為七個種類:環境污染,自然景觀消失,動植物滅絕,歷史遺址和景觀退化,擁堵,沖突,惡性競爭。于是,旅游發展所產生的環境影響也許會破壞周邊環境,毀滅當地的生態系統,增加污染,導致公共場所和休閑地帶人滿為患。
近年來,許多研究者注意到,上述環境問題是導致疾病、健康問題和當地長期生計退化的主要原因,而許多研究就將旅游影響與空氣質量關聯在一起。旅游發展和其關聯的交通運輸發展可能是空氣質量下降的潛在原因,而這些負面的環境影響會對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影響,改變當地人的生活質量和他們對旅游開發的態度。
(作者單位為四川外國語大學)
[作者簡介:袁鳳嬌(1994—),女,重慶人,重慶市沙坪壩區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翻譯專業本科生。]
參考文獻
[1] 巴德,R.A.與洋行,V.A.職業體育,卡特里娜颶風和新奧爾良的經濟重建[J].當代經濟政策,2007,25(4):591-603.
[2] Andereck,K.L.沃格特,C.A.居民對旅游業的態度與旅游發展之間的關系的研究[J].旅游和旅游業的發展,2000,39(1):27.
[3] Andriotis,K.酒店和地方經濟發展的規模——克里特島案例[J].旅游管理,2002,23(4):333-341.
[4] Andriotis,K.社會團體對于旅游的看法和他們對于旅游發展的喜好[J].酒店及旅游研究,2005,29(1):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