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王超 祝曉彤
摘 要 跨國公司的財務戰略管控對其生存發展而言意義重大。本文從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管控面臨的主要挑戰入手,首先提出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管控的四項原則,并進一步分析了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管控過程中的具體實施策略,以期對跨國公司的財務戰略決策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希望與君共鑒,以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
關鍵詞 跨國公司 財務戰略 管控
一、背景介紹
1962年,美國學者Alfred·D.Chandler,Jr.出版《戰略與結構》[1]一書,首次將“戰略”一詞引入企業管理領域,揭開了企業戰略研究的序幕。直到1985年,E.F.Harrison與C.H.John首次提出了“財務戰略”的概念。[2]2003年,Ruth·Bender與Keith·Ward在《公司財務》一書中將財務戰略定義為“企業采用最適合本企業的方式籌集資金,并且有效管理這些資金的使用,包括企業所創盈利的分配以及再投資的決策”。[3]
我國學者對財務戰略的研究起步較晚,但也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如劉志遠(1997)、陸正飛(1999)、閻達五(2000)、黃國良(2004)、謝國珍(2006)、王滿(2008)、曹玉珊(2010)、閆華紅(2011)、戴天婧(2012)等。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本文中我們認為財務戰略是指在特定環境下,企業基于公司特定目標,對未來財務活動的目標、方向、實施手段等進行的指導性規劃。
二、跨國公司財務戰略
當下,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國際市場競爭加劇,財務戰略的制定與管控對跨國公司而言至關重要。在本文中,跨國公司財務戰略是指跨國公司在特定環境下和一定時期內,為實現公司整體戰略目標,對未來財務活動的目標、方向、實施手段等從總體上作出的指導性規劃。跨國公司的特殊性導致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司財務戰略的特點,具體表現為,系統性與整體性、范圍的廣闊性、風險的全面性等。
三、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管控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匯率風險、稅率風險與利率風險
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是指由于匯率變動引起的貨幣計價的收支款項、資產負債造成損失或收益的不確定性。匯率變動直接影響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變動,同時導致跨國公司現金流量的不穩定性。稅率風險是由于各國政府稅收政策的變化或管制松緊程度的變化導致原預測稅負的不確定性。利率風險,是指由于利率的變動導致損失或收益的可能性。
(二)信用風險與國家風險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契約義務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國家風險,是指在對外投資、貸款和貿易活動中,外國資產在東道國面臨的危險程度,這是源于因別國政治或經濟形勢變化而導致的外國暴露價值的變化。國家風險往往會給跨國公司帶來致命性的打擊。
(三)資本結構管控風險
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優化資本結構,保證資本成本最小化,從而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跨國公司在資本結構管控中面臨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籌資決策不當、投資行為不規范、資本結構缺乏彈性等。
四、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的管控原則
(一)現金流轉平衡原則
現金流轉平衡是財務戰略的一項基本原則。跨國公司從事全球性生產經營活動,現金流轉平衡對其而言尤為重要。一般而言,當跨國公司現金短缺時,我們建議其提高財務杠桿、增加權益資本、降低股利支付率或將資金從價值毀滅型項目中抽回。當跨國公司現金剩余時,我們一般建議其擴大內部投資或增加股利支付。
(二)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原則
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原則要求公司對每項財務活動分析其風險性和收益性,使公司可能獲得的收益與可能承擔的風險相互匹配,并據此作出財務決策。實際操作中,我們建議公司一方面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另一方面也鼓勵公司善于承擔風險,巧妙化解風險的不利因素,將風險轉化為收益。
(三)系統性和集成性原則
跨國公司應當重視財務戰略基礎上的系統性和集成性管理,強調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并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以發揮整體財務效應的優勢。跨國公司應當追求系統的、集成的財務目標,各子公司在此基礎上優化內部分工協作。
(四)動態管控原則
財務戰略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國際市場變化莫測,跨國公司的財務戰略也必須保持動態的調整。當環境出現小幅變動時,可以在穩定性前提下對財務戰略進行適當調整。當環境變化導致財務戰略不合時宜時,則應考慮改變財務戰略,以變制變。
五、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的實施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籌資決策,優化公司資本結構
籌資決策的核心是確定籌資規模、籌資方式,力求獲得資本成本最低的資金來源。實際操作中,跨國公司還需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明確投資需要,確定籌資規模。第二,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籌資方式。第三,權衡籌資風險,建立償債保障機制。籌資決策的重點之一就是優化公司資本結構。跨國公司在此過程中應當注意融資方式和融資工具的優化組合,力爭達到最優資本結構。
(二)規范跨國公司投資決策,合理管控投資風險
跨國公司的投資決策應當遵循系統性、可行性、應變性和效應性原則,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管理層在投資決策管控中應當注意建立投資風險約束機制和投資監管體系。巧妙利用多種風險管理工具,合理管控投資風險。
(三)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控體系
跨國公司財務風險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要求其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跨國公司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參考以下流程進行:第一,風險信息采集與風險監測;第二,風險識別與風險分析;第三,風險度量與風險分級;第四,風險預警報告;第五,風險處理措施;第六,監督與改進。值得注意的是,全面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需要不斷調整和更新。
六、結語
以上可以看出,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的制定與管控對其生存發展而言意義重大。跨國公司在財務戰略管控中應當遵循現金流轉平衡、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系統性與集成性、動態管控四項原則。在財務戰略實施過程中力求做到制定合理的籌資決策,優化公司資本結構;規范跨國公司投資決策,合理管控投資風險;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控體系。以此增強全球競爭力,實現跨國公司長遠發展。
(作者單位為大連海洋大學)
[作者簡介:劉杰(1990—),男,山東臨沂人,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財務會計與盈余管理。王超(1987—),男,遼寧錦州人,大連海洋大學校團委干事,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經濟管理。祝曉彤(1992—),女,遼寧朝陽人,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參考文獻
[1] A.D.Chandler.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M].MIT Press , 1962.
[2] 杰夫利·哈里森(美),卡隆·H·圣約翰.組織戰略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1998.
[3] Ruth Bender,Keith Ward.Corporate FinancialStrategy[M].Butterworth:Heinemann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