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朱女士搬入新購的精裝房后,發現房間與陽臺出現滲水,經鑒定,罪魁禍首是樓上小陽臺未做防水。近日,法院對此案審理后,判令開發商修復朱女士家中因滲水造成的損壞,并對樓上的小陽臺進行防水處理。
朱女士于2008年12月在廣東省佛山市某小區購買了一套精裝房,并于2010年4月收房入住。買房時,開發商承諾,在業主正常使用情況下,將免費承擔保修期內的維修責任。朱女士稱,住了兩年后,家里小房間的天花板及墻體極少部位出現滲水。但不久,陽臺、房間開始出現大面積滲水現象。她通知了物業管理處前來維修,但并未解決滲水、滴漏問題。
備受困擾之下,朱女士將開發商以及樓上鄰居朱先生告上了法庭。一審法院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司法鑒定后發現,朱女士家樓上的陽臺往下漏水,是由于陽臺在施工時未做防水處理,直接導致上、下樓之間存在滲漏水、滴水現象。對此,開發商表示,舊版《住宅設計規范》未強制要求商品房小陽臺地面做防水處理。
法院一審后認為,經過專業公司的司法鑒定結論認定,朱先生家小陽臺地面未做防水處理是導致朱女士家陽臺和房間滲漏水的直接原因。雖然舊版《住宅設計規范》中有關小陽臺做防水處理的規定非強制性規定,但屬倡導性的內容,開發商向業主交付的房屋應符合正常、合理使用功能。因此,開發商應對此負責。
(摘自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