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落塵
少女求助:
總是被女生孤立
一天午后,我正仰臥在咨詢室陽臺的躺椅上曬太陽,突然聽到一陣敲門聲。
我打開門,見門口站著一個打扮時尚的美麗少女。她面色紅潤,身材苗條,神情卻有些焦慮和不安。還沒等我問話,她就急切地說:“老師,請您幫幫我吧,我快撐不住了!”說完就淚如雨下。我急忙把她讓到室內的沙發上坐定,詢問她發生了什么事。
她叫小鳳(化名),今年18歲,是高三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她開始訴說內心的困惑:
我最近沒法學習了,高考日漸臨近,我卻越來越焦慮不安。我住校,宿舍里有6個人。前一陣子,阿麗(化名)談了男朋友,常常不回宿舍住。其他四個人就天天趁阿麗不在時說她的壞話。有一天她們言辭太過分了,我沒法忍受,就告訴了阿麗。從此宿舍的氛圍就不對了。一開始,我很愧疚,想跟她們四個人道歉。可是我叫她們的名字,她們剜我一眼就跑了。之后,宿舍里就一直暗斗著。
事情一鬧,阿麗因害怕別人的風言風語,也與男友阿建(化名)鬧掰了。原來,我和阿麗、阿建都相處得非常好。阿麗與阿建分手之后,阿建總是找我訴苦。阿麗發現阿建與我走得近,也開始恨我了,而且在背后狠狠地罵我,說她非常鄙視我。你知道那種感覺嗎?我最信任的人,我處處保護她,處處為她出頭,盡心對她,然后被她捅了一刀!
這件事喚起我心里另一種很不好的感覺。我的身邊總是莫名其妙地圍繞著男生,他們總是對我好,給我買東西,想辦法找我套近乎。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有一種存在感、價值感和成就感,不管是不是我喜歡的男生,我似乎總有一種誘惑他們靠近我的魅力。偶爾我會不經意地給某個男生眉目傳情一下,對方就會產生幻想。而我做這樣的事時,完全是無意識的。過后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責,覺得自己很不純潔,總是有誘惑男人的潛在欲望。因此,我與女生的關系很糟糕,雖然我刻意與她們維持關系,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友誼。
我不明白自己怎么會這樣,我希望自己有擔當、獨立、坦誠、知禮,完全沒法接受自己是個誘惑男生的壞女孩。那些女生們罵我罵得很難聽。我格格不入,特立獨行。面對宿舍女生對我的謾罵和指責,我表面波瀾不驚,心情卻開始變得糟糕,慢慢地就開始暴躁。有一次我甚至在想象中看到自己把阿麗踹倒在地,然后打她的畫面。這個想法真是嚇了我一跳。這樣的暴虐與我父親如出一轍。于是我趕緊調整心態,努力平靜自己。可是架不住她一再挑釁,我被逼得無奈。周一,我發現我的東西被扔了;周二,我發現我的東西被弄壞了。我沒法忍,周三晚上,我去質問同宿舍的人為什么動我的東西,可是沒人承認。我不能理解,我怎么就成長為一個“不懂事”的人。我在家脾氣越來越不好,每次對年邁的姥姥惡語相向,大呼小叫,不耐煩亂指責,都讓我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嘴巴。我現在太討厭自己了,根本無法學習……
小鳳足足傾訴了一節課的時間。我一直在靜靜地傾聽,很少打斷她,內心感受到這個看似新潮的女孩內心的自卑和不安。我知道這肯定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系,于是我把話題轉移到她的家庭生活。
原因追蹤:
尋找缺失的愛和價值感
小鳳說,她的父親長年在外工作,經常不在家,有關父親的記憶很少。只記得父親很小氣,別人借用他的氣筒還收人家2角錢;父親的脾氣很暴躁,打哥哥非常狠;父親相貌英俊,可能在外面有女人,因此與母親關系不好。母親是塑膠廠職工,粗線條,不善理家,整天嘻嘻哈哈,人送外號“屁股沉”,到鄰居家一聊天就站不起來。童年父親不在家,媽媽又忙工作,小鳳經常沒人管,吃不上飯,上課啃干饃被老師批評,經常故意不交作業。
小鳳12歲時,母親因與父親生氣喝藥自殺了。母親去世不到一年,父親就又娶妻生子了,現在她和哥哥幾乎不與父親來往。她和哥哥都是跟著舅舅長大的。她非常恨父親,舅舅也對她的父親恨之入骨,還找人打過父親。哥哥學習也不好,愛打架,高中畢業后就出去打工了。哥哥每個月都會給她寄錢,給她買時尚的衣服,鼓勵她好好學習。
小鳳上初二時遇到一位非常好的班主任,同情她的遭遇,經常開導、鼓勵她,她因此開始發奮學習。初中畢業時,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市重點高中。高中開始住校,她發現噩夢開始了。雖然成績始終比較靠前,卻總是得不到女同學的欣賞和信任。不論在哪個宿舍,她總要跟同室的姐妹鬧矛盾。看到別的女孩都有閨蜜相伴,自己卻總是很孤單,她心里很不是滋味。相反,喜歡她的男生倒不少。這讓她感到有些安慰,暗自以“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勸慰自己。
我給她分析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因為父親的淡漠、母親的忽視和意外死亡,她內心隱藏著一個巨大缺愛的空洞,這個空洞讓她一直都在尋找愛并且證明自己值得被愛。這是個非常強大的內在驅動力。當她被女生們排斥時,就會再次喚起她被父親拋棄、被母親忽視的痛苦。這時候,她急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以證明自己是可愛的。如果這時有一位男生對她表達欣賞和愛慕,就滿足了她對愛的需要和價值感。為了保持這種被愛感和價值感,她就會在潛意識產生一種內在動力,想辦法喚起男生對自己的好感。另外,因為父愛的缺乏,比她大6歲的哥哥替代了父親在她心里的位置,于是她把對父親的俄狄浦斯情緒轉移到哥哥身上。在學校時,她會把這樣的情緒投射到男同學身上。因此,她顯得很有“男生緣”。這又引起女生對她的妒嫉、排斥和冷落。而這種情緒讓她重新體驗與母親在一起的感覺,這也是她在潛意識里與母親保持聯結的一種方式。
心靈解藥:
找回真正的自己
小鳳聽完我的分析之后,用祈求的目光望著我說:“老師,您快幫幫我吧,再有幾個月就高考了,我不想這樣下去了!”
我說:“其實你對父母是有怨恨的,但是這種情緒你一直壓抑著,沒有宣泄出來。這種怨恨就是痛苦的根源,不發泄出來,你就不能真正獲得愛的滋養。”
小鳳聽我這樣說,淚水再也抑制不住地流淌下來。她哽咽著說:“是的。自從我媽媽去世之后,我就再也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好像我從來不會哭,而且經常對我的親人發脾氣。比如對姥姥咆哮。她一直對我那么好,永遠包容我,永遠愛我。每次對她大喊大叫之后,我總會去道歉,可是感覺永遠也無法彌補,永遠對她有虧欠。現在我很想為親情流淚。我的姥爺被診斷為老年癡呆,我沒時間去看他,他卻總是盼望著能見到我。我不敢想象老人每次心里有多么的失落。我也能感覺到他在一點點老去,他分不清我的幾個表兄表姐,卻一直記得我。想起這些,我就替老人難過。相對而言,受委屈、挨罵、被誤解,我覺得沒什么好哭的。哭,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
我從小鳳的敘述中找到了她的社會支持系統,她的外公、外婆都是給予她愛和滋養的人,但是因為對父母的憤怒沒有得到處理,她不能很好地接受這份愛。因為她的心被怨恨堵塞,愛的滋養就進不去。同時考慮到小鳳面臨高考,時間緊張,用一對一的談話治療效果不佳,我決定用心理劇的方式,讓小鳳快速走出困境。
在征得小鳳的同意之后,她在心理劇成長小組中成了主角。我讓小鳳選出12歲時的自己、父親、母親、哥哥,重現當時的家庭場景,讓她把對父親的怨恨、對母親的抱怨、對哥哥的感激,還有自己的委屈、辛酸等情緒都宣泄出來。在團體強大動力的支持下,小鳳邊哭邊說了整整20分鐘,情緒宣泄得非常充分。之后,我又讓她找出理想父母,讓父母給她道歉、給她鼓勵、給她擁抱和滋養。伴隨著溫柔的搖籃曲,小鳳在父母的懷抱里安享親情之愛,原來那個缺失愛的內心空洞被滿足了。接下來的一幕,我又讓小鳳對外公、外婆表達她的愧疚和自責,讓外公、外婆對她表示原諒、無條件接納。最后一幕,我讓小鳳與12歲時的自己對話,達到接納自己和整合自我的效果。整個劇結束之后,我又讓每位陪伴者與小鳳聯接,表達對她的愛、欣賞和贊美。這是一個“賦能”的環節,讓她更加接納自己,真正樹立起自信和自我價值感。
這場心理劇之后,小鳳發生了很大變化。她的內心真正有了力量,變得更加淡定從容了。針對宿舍女生的挑釁,她很淡定;針對男生的示好,她能夠理性回應,不再產生自責和罪惡感;她完全接納自己當下的狀態,內心充滿了上進的力量,正在全力備考。
看著美麗的小鳳不斷成長的過程,我似乎聽到了花開的聲音。我相信,當她的內心變得強大起來時,就會真正贏得男生的欣賞和女生的親近。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