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炳鑫 / 文
?
怎樣畫連環畫(四)連環畫創作的過程
顧炳鑫 / 文
連環畫的創作過程一般分為起初稿、起草稿、勾墨線、整理修改四個步驟。下面分別來談。
在研究了腳本,做好準備工作后,就可以根據腳本逐條內容起初稿。起稿時可直接畫在稿紙上,為了便于因反復思考而推翻原意進行修改,或局部進行修改,也可以把初稿起在另外的紙上,畫面也可以小一些,所以也有人把初稿叫做小構圖。等小構圖確定后,再搬到稿紙上進行正式草稿的加工。
初稿的要求,是布置安排好畫面大體的位置:人物的地位、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之間的聯系、環境的配置等,處理好初步的構圖。初稿上雖然只是決定畫面構圖的大體位置,要求并不細致,但要能表達出作者的意圖。所以看來似乎簡單,卻要作慎重周密的思考和研究。
初稿起好一幅,就加工成正式草稿,接著勾墨線就完成一幅——這樣一幅一幅地進行好,還是全部初稿一起起好,再全部一起加工成正式草稿,再一起勾墨線好呢?這兩種做法都為畫家所采用。從效果上來說,全部起完初稿再一起加工,一起勾墨線這種方法效果好,因為全部初稿一氣呵成,整個作品容易做到統一和完整,發生遺漏錯誤的機會也就比較少,即使發生這種情況也容易被發現,便于修改。起一幅初稿完成一幅的情況就相反。不過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并已有一定的創作經驗,還是可以這樣做的。初學的同志最好采用全部作品一起起初稿的方法,不要急于求成,當然有時為了先試畫幾幅,那也是可以的,而且很好。

《小辮子哥和我》第四十二幅初稿

《小辮子哥和我》第四十二幅起草稿(也叫精稿)
起好初稿,已決定了畫面的大體構圖位置,對畫面的處理和表現,也已有了初步的規劃,在這個基礎上,再經過一番思考加工后把構圖加以肯定,然后再進行細致的技術加工,就成為一幅完整的草稿。這樣的草稿基本上已和完成的作品差不多,只是沒有勾墨線而已。
草稿要求畫得越精越準確越好,因為草稿畫得精細,在以后勾墨線時就能畫得更準確。但一般在起草稿時很容易產生畫得馬虎一些,等勾墨線時再最后加工的想法和做法。當然,上墨線時還要進行加工,但如果草稿起得草率了,在勾墨線時雖可改進,但還是會影響效果的。所以起草稿時要力求嚴格和細致,才能使最后的效果更好,并且這種認真的做法,也是迅速提高藝術技巧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從初稿進入到草稿的過程中,還要對初稿上的畫面再一次進行推敲,如果有對初稿的構思不滿的情況時,需要推翻重畫的,就應該推翻已完成的初稿,重新再來,不要因為初稿上有些可取之處而不愿割愛,要盡量做到使畫面表現的內容更符合主題;如果初稿上的缺點只是部分的,那進行局部的修改就可以了。
起草稿時,可先把初稿上的鉛筆線用橡皮輕輕擦掉一層,但不能擦掉,要保持筆跡看得出,并把多余不要的線條和臟東西擦干凈,這樣初稿上要的東西清楚地保留著,并且稿紙也可整理得干干凈凈。然后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加工成草稿了。
起草稿的方法,一般先畫人物(起初稿也是這樣),因為人物是畫面的主體,在人物處理好后,其他的背景道具再根據人物的要求來安排。畫人物時,可把準備好的人物造型放在手邊,在畫一個人物時就可以用來參照,這樣就能把每一個人物畫得像。人物的動態姿勢、衣服褶皺等技術問題,如果很熟悉就可以直接畫起來。如果有些動作姿態畫不好,要是局部的,如手的動作、面部的一個神態表情,可以由自己做一個姿勢,用鏡子照著畫下來;要是大的動作、全身的動作自己不能扮的,或能扮而不能看著畫的,可以請人來幫助扮演一下,請他們做一個你所要求的姿勢,用速寫把動作畫下來。不過這種做出來的姿態不可能很生動,不可能完全符合作品中人物當時精神面貌的要求,所以不能完全依靠或滿足于這種扮演的動態,應該在這種動態的基礎上再進行修改加工,以符合作品中人物的要求。但是這種自己扮演或請人扮演的方法,對解決一些透視、比例、衣褶等技術上的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場景素材

將場景素材用于正稿的背景《小辮子哥和我》第三幅

場景素材

將場景素材用于正稿的背景《小辮子哥和我》第三十一幅
人物處理好后,就可以根據構思的要求和實地收集到的素材來布置背景。在配制背景時,要注意使背景的透視比例和人物的透視大小一致。在利用素材時,可以取素材的大部分,可以取小部分,也可以根據素材重新組織。總之,不能受素材的限制,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作者的創作意圖來運用素材。
配制背景看來便當,實則不容易,如果不準備好充分的素材,沒有一定的經驗,在配景時就會感到困難很大,就連一個普通的房間內的布置也會沒有辦法處理,甚至不知哪里該放一只臺子,哪里該有一張床。當然,如果能每一次都很好地準備,平時多觀察、多注意、多畫速寫,加上不斷地實踐,積累經驗,這問題也就能慢慢地解決。

《紅日》中一組初稿和草稿 汪觀清作
勾墨線是連環畫創作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序,因為和讀者直接見面或印刷制版的就是墨稿。勾墨線的好壞對作品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如果掌握了熟練的勾線技巧,可以使草稿的效果更好;相反,如果草稿起得很好,而沒有熟練的勾線技巧,也往往會因此而失敗。所以初學的同志可以在平時多做一些勾線練習。
勾墨線,就是用毛筆勾出線條來表現物體。由于用線時的粗細、長短、曲直、輕重、緩急各種勾法,可以表現出物體的體質、透視、色彩等一切復雜的關系,可以表現出軟硬輕重不同的質感,如柔軟輕飄的衣服、粗重堅硬的機器、輕裊的浮云、萬重高山……勾線的方法也很多,所以在初學時,可以選擇一兩種來學習。學習時還可以臨摹一些勾線技巧運用得很好的作品,從這些范本中學習一些線描的基本知識。
勾墨線的步驟和起稿一樣,先從畫人物開始。在畫人物時應該先勾面部和手,因為面部的五官細、巧、難,還要表現出人物面部的各種表情,手也是這樣。面部和手畫好后再畫全身,人物畫好后再畫背景道具。背景道具要根據畫面上位置的近遠分先后來畫,先畫近的,再從近到遠,因為近的東西總是要遮住一部分遠的東西,所以從近畫到遠更方便。
在用筆時,畫細部蘸墨干些,這樣筆尖可顯得更細,能畫很細致的東西,畫一般的地方蘸墨可飽和些,但也不能過多,這樣在勾線時可以使線條流利舒暢。在下筆時要肯定,彎曲運轉時要自然,一筆是一筆,在沒有必要時不要中斷或停滯,否則畫出的線條很別扭,并且表現力也不強。畫人物的線條和畫背景道具的線條要有區別,因為對象不一樣,質感不一樣。在勾線時注意不能使人物和背景混合在一起,最簡單的方法,可以把畫人物的線條勾得稍微粗一些,勾背景的線稍細些,并且越遠的越細,比人物近的東西也可以把線條畫得比畫人物的線稍粗,這樣不但把人物背景區別開來,而且還能表現出畫面上的遠近透視的關系。
在初學階段勾墨線時,應注意不要做作,往往有些人從一開始勾墨線時就要追求老練,或者要學某某人的用筆用線。但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勾墨出來的線條不僅不能表現事物的質感,而且顯得生硬做作,這是很不好的。在勾線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要表現事物,線條是表現事物的手段,不是為了要表現線條本身。線條的純熟和老練是長期實踐的結果,并且所謂純熟老練的線條也只有在忠實地恰當地表現出事物本質時,才算是真正的好技巧,不然也只是華而不實地為技巧而技巧。所以在學習勾墨線時,主要應根據物體的輪廓形態和質感量感、明暗關系來運筆。理解了這些,就是在借鑒或臨摹別人的勾線方法時,才能領會到別人的長處,學到別人的經驗,也才能逐漸在實踐中創造出自己的風格。

《小辮子哥和我》第四十二幅墨線完成稿
全部墨線勾好后,還不能算完成了,應該從頭到尾進行一番細致的整理工作。把不統一的地方統一起來,錯誤遺漏的地方加以修改補充,對表現得不夠完整的畫面,還可以進行最后一次思考和加工。因此這個工作就很重要了。
整理的方法:可先根據腳本一幅一幅地檢查一遍,看看文與畫是否相符,表現得好不好,夠不夠;其次,校對一下全部作品中每個人物的面部形象、衣服細節是否統一,有沒有走樣和遺漏的地方;最后,檢查一下背景道具有沒有出入不符的現象。這樣的整理可能會找出一些毛病,然后再加以最后的加工或修改。
已勾好墨線的畫稿怎樣進行加工修改呢?有下面幾個辦法:
對一些需要作較大修改,或根本上推翻的原畫,就應該重畫。這樣說似乎并不是什么辦法。是的,因為碰到這種情況,只有這樣,才不致因一兩幅畫的缺陷,而損害了整個作品的完整性和影響作品的質量。
如果是部分的或很小的地方需要修改,可以用白粉(廣告畫顏料)來修改,方法是先把不要的地方用白粉涂掉,等干后就可在白粉上補畫,這是一種。第二種方法,可在不要的地方,貼上一塊紙,等紙干后在紙上重新畫。還有一種方法,可用剪刀剪去不要的地方,在空白處再補上一塊紙,然后再在紙上重畫。這幾種方法中第一種最簡單方便,但只能修改較小的地方,后兩種可以修改較大的畫面,尤其是第三種方法,如果順著輪廓線剪,補上去的紙貼得平整,修補過的地方幾乎看不出,所以這種方法效果最好,但也比較麻煩。
以上幾種修補的方法,在勾墨線時畫錯畫壞,或當場發現有什么問題要修改時,也可以采用。
經過最后的整理和修改,的確感到沒有什么問題,并且很滿意了,這時才能算是一個連環畫作品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