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爐煉鐵是鋼鐵生產的基礎生產環節,也是我國鐵礦石資源緊缺情況下,技術人員研究的重點內容。本文針對配置技術進行研究,為高爐煉鐵生產提供技術理論支持。
關鍵詞:高爐煉鐵;合理配置;進口精礦;精選選料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2.015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與工業生產的高速發展,我國鋼鐵產業作為基礎性產業支柱,其生產效率與質量提升技術研究,成為了鋼鐵生產技術人員研究的重要研究內容。在這一研究中,高爐煉鐵相關技術研究的開展,是其重要的技術研究對象。
1 煉鐵生產中新型選料的應用
在當前的高爐煉鐵技術發展中,選料計算的進步是促進煉鐵質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其中精料配礦技術的采用,是目前較為常見的高爐煉鐵選料新型技術。這一技術的采用可以很好的促進高爐生產節約與減量化要求的實現。在實際的應用中,精料選擇技術可以發揮出以下作用。一是生產資源成本。當前各類生產資源緊張,是影響鋼鐵生產特別是造成生產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在這一情況下,精料選料技術的采用保證了鋼鐵生產原材料使用精細化,在減少生產能源與材料的消耗同時,提高了材料使用效率,為鋼鐵生產節約提供了技術性支持。 二是提高了高爐煉鐵產品質量。資源成本的降低與煉鐵質量的提升,在技術層面保證了高爐煉鐵整體技術水平與生產水平的提升,也為我國鋼鐵生產整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效支持。
2 不同礦石精料配礦技術分析
在實際的高爐煉鐵生產中,技術人員根據礦石特點開展了針對性的精料配礦技術研究。根據礦石不同特點,采用了精細化配料方式選擇。
2.1 燒結礦精料處理分析
在我國自產鐵礦中,由國產赤鐵礦石加工而產的燒結礦占據了較大比例。赤鐵礦石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礦石粒度適合進行燒結處理;二是礦石中氧化鋁、二氧化硅比例較高。而在進口礦石中,巴西鐵礦也適合進行燒結處理,但是進口礦石運價成本較高。燒結礦技術重點在于:燒結中礦石氧化鋁不得低于百分之五,高爐燒取得礦渣保持在三百公斤,礦渣氧化鋁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十六。
2.2 球團礦精料處理分析
在我國的高爐煉鐵過程中,巴西等南美各國進口的鐵礦石由于鐵質含量較高,適于進行團球礦處理。其主要的處理方法是將礦石放入高壓輥磨機磨制處理,使礦石形成表面積每克1800平方厘米的顆粒。但是由于這類進口礦石屬于鏡鐵礦,其片狀結構造成了磨制處理難度的提高。為此我國的技術人員選擇了將進口精礦石與國產磁精礦混合磨制球團礦。但是這類球團礦對于煉制溫度精度要求較高。所以團球礦煉制方法在當前高爐煉鐵中較少采用。
2.3 塊礦精料處理分析
塊礦選擇中的熟料率,是決定高爐技術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在煉鐵過程中,技術人員經常采用國產與進口礦石結合方式,進行礦石處理,提高礦石處理有效性。
3 高爐煉鐵配礦實際案例研究
技術人員通過技術軟件對煉鐵技術經驗以及技術資料分析,發現采用不同的煉鐵配置方式,取得的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存在一定差異。
3.1 案例方案對于分析
案例:某鋼鐵企業,現年產鐵礦三千萬噸,在生產中使用單一磁選技術進行精選,生產鐵精礦一千一百萬噸,礦石中鐵含量百分之六十六,礦石生產成本為三百元/噸。利用科學分析軟件,技術人員設計了以下四個技術方案:
方案1:在選礦過程中,整體采用磁、浮選集合的技術進行選礦處理。選礦處理完成后,礦石鐵含量百分之六十九,二氧化硅含量為百分之三點四。選礦結束后,技術人員選擇五百萬噸處理為球團礦,其他礦石處理為燒結礦。
方案2:此方案在生產中,統一采用單一磁選技術選礦。生產出的礦石鐵含量在百分之六十六,二氧化硅含量百分之六點三。生產出的精鐵礦石,四百萬噸生產球團礦,其余精選礦石用于生產燒結礦。
方案3:此方案選用進口精礦粉二百萬噸,這類精礦中含鐵量為百分之六十六,氧化硅比例較低,小于百分之一。為此技術人員未采用磁、浮選精礦技術。在精礦配置中,利用進口礦與我國自產礦三百萬噸配合生產球團礦。其他剩余的八百萬噸精礦用于燒結礦處理。
方案4:用二百萬噸進口燒結粉替代國產精礦,用于燒結礦生產。進口精礦鐵含量為百分之六十四,二氧化硅比例為百分之四點四。將二百萬噸進口精礦與四百萬噸精礦配合使用進行燒結礦處理。剩余的七百萬噸精礦,利用磁、浮選礦技術,生產球團礦。
3.2 案例方案生產數據分析
技術人員通過以上的技術方案分析發現,四種配置方式方案的效果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對數據分析,技術人員得到了以下結論。(1)在四個技術方案中,采用方案1配置精礦,其生產效果最佳。在方案1中,精礦礦石中的鐵含量得到了較大提升,同時其生產成本較低,經濟效益得到了保證。但是這一方案中,精礦強度較低是其重要缺點。(2)方案3與方案4其生產出的精礦石,質量與生產效益較高。但是由于其采用了進口礦石,同時加工過程較為復雜,故而其生產成本較高。(3)方案2雖然采用了國產礦石成本較低,但是其生產出的精礦質量與生產效益低于其余三種方案。(4)結論:在我國自產精礦資源缺乏情況下,將進口礦石與國產礦石合理配置,在成本與精礦質量技術上進行合理選擇,進行選礦與精礦處理是當前較為合理的生產技術方式。為此以方案2為代表的傳統精礦配置技術已經不再適合當前高爐煉鐵生產。
4 結束語
高爐煉鐵生產是鋼鐵行業的基礎生產內容,其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鋼鐵生產有著重要影響。在國有精礦資源日益缺乏情況下,利用國產精礦與進口精礦進行合理配置,提高高爐煉鐵性價比,對于鋼鐵生產經濟效益與質量提升有著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馬錫民.現代高爐煉鐵[J].華東科技,2013(12).
[2]呂慶.石鋼燒結配加馬來西亞粉燒結性能的研究[J].河北冶金,2011(05).
作者簡介:貢獻鋒,主要從事高爐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