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鳳華
摘 要:在中國銀行業改革的刺激下,國有商業銀行在參與市場競爭中逐漸認識到人才在提升自身競爭力方面的重要性,并在實踐中有意識的結合人才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激勵措施、機制措施、培訓措施、情感措施等達到激勵和留住人才的目的,本文針對此現象,結合國有商業銀行人才需求,對國有商業銀行激勵和留住人才的途徑展開探索。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人才;留住和激勵
一、建立與人才需求相匹配的機制
首先,轉換經營機制,現階段國有商業銀行雖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但受長時間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其在體制方面仍存在產權混亂、行政干預等問題,國有商業銀行要達到留住和激勵人才的目的,要針對產權制度進行改革,向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性質轉變,形成獨立的產權主體,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權責平衡、風險與收益平衡的經驗,并建立客戶中心理念,結合市場變化規律,對內部組織機構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不斷進行業務領域、金融工具、利潤增長點等方面的創新,通過內部組織機構的強化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使人才形成創新意識[1]。其次,進行用人機制改革,現階段雖然國有商業銀行在用人機制方面積極作出調整,但其仍具有計劃經濟模式的特征,使人才的利用、開發等環節受到限制,所以國有商業銀行在體制改革的同時應該建立更加滿足現代需要的人事管理制度,并將競爭機制引入人才管理的過程中,使人才自身形成工作的緊迫感和成就感,在用人機制改革的過程中,將全員勞動合同制與競爭上崗、雙向選擇等有機結合,滿足人才的自我發展需求。
二、利用與人才需求相匹配的激勵策略
首先在確定員工薪酬方面,將效率優先、多勞多得相結合,即針對不同崗位分配工資,又結合人才的實際貢獻確定獎金,通過薪酬的差距調動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其中實行年薪加股份期權獎勵薪酬模式的人才應結合其具體的責任風險、范圍以及完成情況等進行分配,以此提升此類人員與國有商業銀行的聯系,提升其優化工作的積極性,通過薪酬方面的激勵不僅可以有效的留住、激勵人才,而且對優化國有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結構也具有重要的意義[2]。其次,注重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相輔相成,當人才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其精神需求將對其職業選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國有商業銀行要認識到精神激勵的重要性,將薪酬與保險、假期、晉升機會等福利相結合。
三、開展與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培訓工作
首先,制定人才培訓基本戰略,人才對培訓的需求相比普通員工更強烈,所以國有商業銀行要達到人才留住和激勵的目的要為人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培訓機會,使人才自我提升的需求得到滿足,這要求國有商業銀行結合市場發展趨勢,制定具有吸引力、預見性、超前性的人才培訓戰略,這不僅有利于人才穩定性的提升,而且對提升商業銀行自身的軟實力也具有積極的作用。其次,落實培訓制度與相關工作,國有商業銀行應結合其對國際金融人才、技術突出的金融管理人才、各類專業人才的實際需要制定與其相匹配的培訓計劃,將知識培訓、技術培訓、業務培訓等有機結合,通過培訓內容與培訓時間的合理分配,達到預期的培訓戰略,與此同時將培訓工作與人才的薪酬福利等相掛鉤,使人才認識到國有商業銀行對員工培訓的忠實度,這有利于人才對國有商業銀行建立忠實度,提升人才的穩定性。開展與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培訓工作,既是國有商業銀行留住、激勵人才的有效途徑,又是其提升自身競爭力的直接方法,是人才管理的根本措施,現階段外資銀行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優于國有商業銀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盈利空間、市場影響力、人才培訓機制等方面優于國有商業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培訓戰略的逐步開展,可以使其競爭能力、市場影響力等方面得到提升,推動國有商業銀行的持續穩定發展,可見人才培訓工作要受到國有商業銀行的高度關注。
四、運用與人才需求相匹配的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落實過程中的具體體現,首先國有商業銀行應有意識的培養人才對企業的忠誠意識,以此達到留住和激勵人才的目的,這要求國有商業銀行在人才管理的過程中樹立“員工第一”的思想,以調動員工積極性和能動性作為國有商業銀行管理制度制定和優化的基本方向,以此提升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其次,國有商業銀行應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將愛國精神、服務理念等以及國有商業銀行在長期發展中所積累形成的文化核心相結合,使人才在對國有商業銀行文化認同的基礎上主動在國有商業銀行中工作,并深度挖掘自身在專業、技能等方面的潛力,為企業創作盡可能多的利潤。
結論: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國有商業銀行已經認識到留住人才、激勵人才對提升其整體競爭力的重要性,并在實踐中通過機制、激勵、培訓、情感四方面與內部人才需要相結合達到人才管理的預期目的,實踐證明在提升人才穩定性、調動人才工作積極性等方面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 李峰.廣西國有商業銀行綜合柜員激勵研究[D].桂林:廣西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