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磊 陳永旺



磁力起重器的永磁吸盤,作為吊運導磁性材料的專用吊具,其安全性和實際吊運能力關乎使用安全,但目前在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中,沒有將其納入強制檢驗的范圍。推行磁力起重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完整性管理,至關重要。
2011年7月28日17時50分,浙江省麗水市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噴漆工人陳某,在車間中進行涂漆工作。其涂漆的工件是利用一只懸掛于一電動單梁起重機上的永磁起重吸盤吊起懸在空中。當陳某對工件底部進行涂漆工作時,工件突然從吸盤上滑落,在一端率先著地后發生傾翻,將躲避不及的陳某壓在底下,造成陳某當場死亡。
經專家現場勘察和分析,認定造成該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永磁吸盤的制造和檢測缺乏監督管理。永磁吸盤作為吊運導磁性材料的專用吊具,其安全性和實際吊運能力關乎使用安全,但目前我國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中,沒有將其納入強制檢驗的范圍。一般起重機械檢驗也僅針對起重機械本身的部件進行檢測,對于懸掛其上的吸盤則沒有要求,所以特種設備檢驗機構一般不對吸盤的安全性和吊運能力進行檢驗、檢測?!?/p>
專家強烈呼吁:永磁起重器“需要在其制造、檢測、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加強監督管理,才能避免類似流血事件的發生?!奔赐菩杏来牌鹬仄魅芷诘陌踩暾怨芾?。
然而,這起流血事件已經過去5個年頭了,正在廣泛使用的永磁起重器的吸附力(即安全性能)能不能達到行業標準規定的要求?根據南昌永旺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磁力檢測中心(國家認可的磁力檢測CNAS檢測實驗室)近年檢測的部分永磁起重器拉脫力原始數據統計,2013-2014年部分著名企業永磁起重器安全性能抽檢情況如表1所示:永磁起重器的安全性能達到標準(即合格率)的只有4.7%,不合格的超過了95%,實測吸力低于額定標稱值一半的竟然有21.4%,不能不說是災難性的結果。雖然部分結果不等于全國所有結果,但這結果發生在資信優良的大型著名企業內,其它企業情況應該也是無法樂觀,可以說我國磁力起重器使用領域存在重大起重傷害事故隱患。
磁力起重器的行業概況
國內利用磁力起重器搬運笨重的鋼鐵物件,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許多工況下,用磁場吸附力作為起重機械與鋼鐵物件的連接裝置,代替鋼絲繩、鏈條、吊帶、吊鉤、夾鉗等連接附件,能達到方便、快捷、高效的目的。
目前,磁力起重器包括用永久磁場作為磁力源的永磁起重器、用工頻電源產生磁場作為磁力源的電磁起重器、用工頻電源產生磁場加永久磁場作為磁力源的電永磁起重器三大類,在船舶、冶金、機械、軍工等產品制造、加工、運輸等行業,有70%以上的廠家都在使用。
全國永磁起重器的生產廠家超過300家,電磁起重器生產廠家超過500家,電永磁起重器生產廠家超過100家。正在使用的手動消磁永磁起重器超過600萬個吸力噸,頂桿卸料永磁起重器超過20萬個吸力噸,自動消磁自動永磁起重器超過50萬個吸力噸,電磁起重器大約在1 000萬個吸力噸、電永磁起重器大約在1萬個吸力噸。
對危險源的辨識控制狀況
磁力起重器與起重吊運笨重工件的鋼絲繩、鏈條、吊帶、吊鉤、夾鉗等連接工具的使用功能、操作方式基本類似,常常需要近身操作,人和設備離危險源很近,但有一個特殊而關鍵的差異:磁場吸附力客觀上會因受溫度過高、極向擠壓、時間推移等因素影響,產生較大的磁力衰退且無法目測,使用中磁力起重器的磁場拉脫力究竟有多大?磁力有沒有衰退?衰退了多少?能不能達到作為起重附件的安全性能標準?如果不進行檢測,一直以來都只能是一個問號。
磁力起重器使用時,在接觸面異物鐵屑清掃、吊具晃動時的扶攜穩定、起吊重心的選取、擺放位置的準確調整、生磁翻版和生磁手柄的操作等,操作者都必須近距離地接觸;由于工作現場的設備、物料及其他工件等往往都特別緊湊,起重物件吊運的線路有時候無法避開人和設備的上空。因此,發生重物墜落而造成人和設備安全事故幾成必然。
電永磁起重器同樣存在磁力衰退問題,永磁起重器與電永磁起重器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磁場拉脫力還剩多少,用戶無法準確、及時知曉。還有許多用戶甚至都以為永久磁場的磁力是永久不變的,很少人知道造成磁退的因素。
針對永磁起重器危險源的客觀存在,國家發改委2006年底頒發了JB/T 10687-2006《永磁起重器》行業標準,其中4.8條規定安全系數必須為額定起吊質量的3~3.5倍,原因是:如果要起吊1t質量的重物,用磁場拉脫力為1.5t、2t、2.5t的永磁起重器,理論上也許吊得起,但由于磁極接觸貼合是否緊密、工件表面的氧化鐵皮厚與薄、起吊重心是否準確、工件厚薄和長寬尺寸、工件的材質等因素都會嚴重影響吸附的效果及穩定性。有些時候就可能吊不起,有時甚至可能在吊運途中會突然墜落,這一些客觀存在的偏差,必須要靠更多的拉脫力倍數來克服,倍數越高,發生墜落的概率就越小。如果采用磁場拉脫力3.5t的永磁起重器來起吊1t質量的工件,墜落的概率就會少之又少,就能提高永磁起重器的安全性能。
2011年4月,四川德陽某大型國企招標采購一批含2臺10t額定起重量的自動永磁吊,技術條件要求“安全系數3倍以上”,結果買回的產品使用了6個月后,委托中介機構進行性能和安全性復測時,發現這2臺10t的永磁起重器原要求3萬kg拉脫力的標的物,半年后實測只有1萬5 370 kg,僅為安全系數標準的51%。
四川自貢某上市公司數年前購買了3臺10t的手動永磁起重器,專門用來吊運10t左右的笨重工件,原來一直沒有進行過磁場拉脫力檢測,2013年檢測時發現,這3臺產品的安全系數分別為45%、43%、42%,一半的吸力都沒有達到。長期都是糊里糊涂地“超載危險吊運”。
對危險源的辨識控制狀況分析
電磁起重器和電永磁起重器涉及安全性能的危險源既有磁力的,也有機械的,還有電氣方面的。
停電保磁裝置是專門為起重電磁鐵工作饋電的整流設備及作業現場的安全保障系統,可為電磁鐵勵磁(吸料),反向消磁(卸料)。一旦電源因故中斷或系統出現故障(電源缺相,整流元件損壞,無觸發信號等),裝置能自動將備用電源(多組蓄電池)投入供電,保證電磁鐵不致斷電,一般要求保磁15 min以上,并發出聲光報警;同時該裝置可與行車自動進行互鎖功能,當電磁鐵處于滿磁狀態,行車正常工作;當電磁鐵處于失磁狀態,行車不能上升、只能下降,可以把提起的重物緩緩放到地上,避免電磁鐵吊運重物突然墜落而造成的設備或人身事故。
起重能力的實際狀況,涉及到安全系數,與永磁起重器的磁場拉脫力和通過安全系數標定的額定起重量參數類似;外殼防護等級涉及到用電安全;冷態絕緣電阻涉及到用電安全;內部溫升狀況涉及到用電安全;線圈冷態電阻涉及到用電安全;工頻耐高壓等級試驗涉及到用電安全;鏈條或吊具拉力試驗涉及到機械承重安全;接線端子、電氣間隙、爬電距離涉及到用電安全。
針對電磁起重器危險源的客觀存在,國家質檢總局2015年2月頒布了GB6067.5-2014《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第五部分:橋式和門式起重機》國家標準,其中第6.2.5條,以強標形式規定了停電保磁系統的配置和日常維護管理的要求,避免電磁起重器吊運重物時因電源故障突然墜落而造成的設備或人身事故;國家發改委頒發的JB/T10730-2007《直流電磁起重器》行業標準和湖南省磁力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岳陽市電磁制造行業商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近期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遞交的《起重電磁鐵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報批稿,針對2~9項危險源的辨識和控制給出了具體的檢驗規則和檢驗方法,規定了電磁起重器的這些安全性能的參數,既要進行出廠型式試驗,還要進行使用中的日常維護和型式試驗。
雖然電磁起重器產品出廠時,廠家可能進行過這些安全參數的檢驗,但使用中的電磁起重器由于沒有配套的專業檢驗機構,加上標準的宣貫缺少力度,大部分用戶都沒有把有關規定落到實處。有的設備使用年限長達二十幾年,但基本上沒有進行過規范的安全性能復測。對于停電保磁功能抱著“停電會提前通知”“我們大企業不會突然停電”等僥幸心理進行麻痹管理,許多用戶甚至沒有配置停電保磁系統,有的用戶即使是配置了停電保磁系統,也沒有進行過日常維護和例行檢測。
至于近年來發展起來電永磁起重器產品,由于還沒有標準,使用中的電永磁起重器基本上也沒有進行過規范檢測,情況同樣不能樂觀。
由于對這個特殊危險源的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還很不完善,磁力起重器大部分用戶都發生過被吊物件意外脫落、傷害人身、損壞設備等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哈爾濱某大型國企因永磁起重器發生了安全事故,管理者提心吊膽,干脆把近百臺(數百個吸力噸、價值數百萬元)的永磁起重器貼上了封條,一律禁止使用。西南某大型鋼軌制造廠用電磁起重器運鋼軌途中,因突然停電,造成鋼軌墜落在一臺價值千萬的設備上,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改善磁力起重器危險源辨識控制的
方法探討
磁力起重器許多重要的安全性能數值,使用者不能直接目測,而國內原來一直沒有專門的檢測認證機構,也沒有配套的行業安全操作規程和詳盡的管理制度,新產品配備的安全系數達標與否,使用了若干年的產品的安全系數還剩多少?用戶不知道如何檢測、到哪里檢測、檢測周期有多長?
行業內亟需設置磁力起重器安全性能法定檢驗認證機構,配套出臺相關法規和標準,并盡快推廣一次全國性普檢和周期性列檢,就可以將這個近在眼前的危險源從“看不見”轉化成“看得見”。
在永磁起重器的應用實例中,用鋼印在每一臺永磁起重器不容易碰撞的位置,打上永久性編碼,作為該產品永久性的戶頭名;用符合檢測認證標準的方法,檢測出每一臺永磁起重器的實際拉脫力,將實測拉脫力按標準折算成新的額定起重量,將新的額定起重量用醒目的大字噴印在產品上,同時釘掛包含重要檢測參數的檢測牌,提供帶有國家檢測認可標志的《檢測報告》和可逐年延續統計的《匯綜報表》。達得到標準的“原額使用”,達不到標準的報廢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降額使用”。
這些工作看似比較簡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成本也不會高,效果卻明顯。每一個操作者和管理者隨時都可以清晰地看見達標的額載量和有效的使用期。永磁起重器的這個應用實例,應用和復制于電磁起重器和電永磁起重器產品上,效果也是完全相同的。
事實上還可以通過應用RFID標簽和讀寫設備等物聯網技術,不僅可以方便使用者、管理者獲得磁力起重器的安全性能和檢測信息,還可以幫助企業建立起重設備的電子化檔案,通過性能分析和跟蹤評估,為科學判斷設備壽命提供依據,使得預測性維護和更新成為可能,不僅提高安全性能,而且降低運行成本,實現完整性管理。
編輯 韓 穎